1. 答拜 答拜,又叫“请答拜”或“请纳拜”。
由于这种礼俗,有时会给人客增加负担,造成临时难堪,普遍认为是“陋习”,于是,大部分地方都“缩了”。缩了,在方言中的意思是“削了”,即摒弃、去除,不再实行。
这是仅就结婚礼仪中的“答拜”或“请答拜”而言的。由于大部分地方已经“缩了”很久的时间,所以年轻一代竟不知如何行答拜礼,相应地也就不知是何字词。我以前就曾臆想为“打爱”或“豆菜”之类不知所云的书写符号。
作为古礼,“答拜”自然是“古已有之”,但与极少数偏僻乡村婚礼中遗存的“答拜”,却不尽然。
《左传·文公》中有“郑伯拜,公答拜”之句,而《鸡肋篇》(中华书局,1983、3,北京)引“蔡京《太清楼侍宴记》”则可见蔡京自我吹嘘云:“……淑妃从。臣京朝堂下,移班拜妃,内侍连呼‘妃答拜’。臣欲谢,内侍掖起,膝不得下。……”
可见这里的“答拜”是双方互动的礼数,一方(卑者)先拜,另一方(尊者)后答。后答者,乃答人所拜,是谓“答拜”。
民间婚礼中的“答拜”“大体模”与古礼相仿,也是先拜后答,卑拜尊,尊答拜。
答拜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由于答拜需要付出代价,所以,民间对此又有戏谑、调侃的说法,如“请豆菜,铲一大铲”“掘豆菜,使力掘一锄头”之类。“铲”,方言音如“且”或“请”。有些人架子大,难以“请”得动,旁人则说“去拿煎匙(锅铲)来铲(且、请)”。用锄头“掘”,义同,即趁机捞一大把。
答拜代价的付出过程是这样的:
婚礼进行中,新郎挈新妇在人陪伴指引下,来到有关人员跟前,庄重礼拜,恭敬称呼;被礼拜称呼者,则以钱财赏赐之,答拜礼毕。
因为答拜是有代价的,所以若要行答拜之古礼数,必须是有“预谋”的;否则,有些不知还有此古礼的人,临场可能会相当尴尬。
我的山里乡亲苏先生还补充一个说法,说他们村里把答拜戏称为“掘冬笋”。他的这段话可资窥豹,故敬录于兹:
家里长辈多的亲戚,往往会答拜很多次。老到的司仪会熟知你家里还有什么长辈,每个长辈都要“掘”到。比如以前我去吃喜酒,人家会从我爷爷“掘”起,然后是我父母,接下来才到我,最后把我老婆也“掘"一下,所以我一般要备5个红包。虽然只有我一个人去吃酒,但是“答拜”红包一定要备足!
在莆田话中,还有一个与“请答拜”读音很接近的词“请纳拜”。陆游《老学庵笔记》(中华书局,1979、11,北京)中记道:
前辈遇通家子弟,初见面请纳拜者,既受之,则设席,望其家遥拜其父祖,乃就坐。先君尚行之。
从字面及全段分析,莆田今存之“请答拜”礼数或当以此“请纳拜”为是?又从“先君尚行之”语气分析,至陆游记此条时,已废此礼。
如今吾莆某些乡村“尚行”“请答拜”或“请纳拜”礼俗,仅此一端,足见民风古朴,民俗有自。
2. 挂脰 婚礼中有答拜的礼数,也有挂脰的礼数。但挂脰礼数不唯婚礼仅有,其他如过厝(乔迁)、做十(祝寿)等正式家事,乃至普通的人来客去中初次见到人客随带的稚子(小孩),挂脰也是不得免的礼数。
大家事场合,无论大稚子、细稚子,挂脰是一种普惠共沾的福利待遇。所谓挂脰,据说起初是真正的“挂脰”,即把钱挂在脰(脖颈)上。把那个外圆内有方孔的铜钱,用红髻索(红头绳,《白毛女》里喜儿唱《扎红头绳》那个就是。)贯穿成一个项链,挂在稚子的脰上,即挂脰礼毕。
钱肯定是好东西。虽然名士们不屑言钱而称之为“阿堵物”,现代屌丝无钱而想撩妹时,也会以“谈钱伤感情”来遮面皮,但稚子人不管这些,他们只知道挂脰“赚”来的是他的“私家钱”,可以自由支配,买他盼望已久的零食杂饵,或“古董”玩艺。所以,当大人假装推辞时,稚子们真的好担心,生怕主人真的把挂脰钱收回去!
其实,稚子人的担心是多余的。出钱的人不会自己打脸把钱收回,收钱的一方也决不肯把钱推回去。这倒不是贪财不贪财那么简单的“小问题”(但是,人们在心里还是很在意挂脰钱的多或少,然后腹评其“大慷”或“小气”),而是“性命攸关”的“大事件”,因为在此收与不收的紧要关口,主人及围观的人,都会引用一句颇有巫咒色彩的俗语来解局:
挂脰吃老老!
原来挂脰的意义,在于祈祝或保证接受挂脰的稚子平安长大,健康长寿。既然如此,谁不想托此吉言?而反面呢?不言自明,又有谁甘当风险,“以命相博”呢?于是,“不得不收”了。
制钱退出历史舞台之后,挂脰的形式几经变革,如今多以红包“内”钞票行之。但是,其内容意义却是一脉相承的,即金银钱币具有镇邪驱凶的巫术功能,具有抵御邪崇侵害的威力!这对于体能尚且薄弱的童稚而言,那是相当有效的防御护持。
由此可见,在社会交往中,挂脰这一礼俗,既映射出人们的敬畏之心,又饱含浓浓人情。
3. 表记 “表记”(或作“表礼”)一词尚遗存于莆田话中。但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已经相当陌生,仅在戏剧表演或民间“谢恩”“拜忏”之类的“法事”活动中,偶或一见。
莆仙戏《梁祝》中[江头别]唱词有“奴今送这香罗戒指也准祝英台殷勤共表记”和“枉送这表记挂在身”之句。从前一句约略可知“表记”之为“物”,当如“香罗戒指”之类便携的小物件。
在民间法事“糊纸”中,元宝布帛之类的模拟象征物,或亦统称“表记”?而“表礼”当指赠送“表记”的礼数,或本即同实异名者?
《红楼梦》是一部“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旷世巨著,事涉人情世故的“表记”“表礼”的或显或隐的描述,多有所见。
《红楼梦》第七回“宴宁府宝玉会秦钟”中写道:
“早有凤姐的丫鬟媳妇们见凤姐初会秦钟,并未备得表礼来,遂忙过那边去告诉平儿。平儿知道凤姐与秦氏厚密,虽是小后生家,亦不可太俭,遂自作主意,拿了一匹尺头,两个'状元及第'的小金锞子,交付与来人送过去。凤姐犹笑说太简薄等语。秦氏等谢毕。”
这段只有100多个字的话,不仅让人了解了“表礼”的大概,而其中丰富的信息,更让人深刻领会到“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含义!
《红楼梦》第十八回贾妃归省中的“赐物”,也让贾府上上下下都得了“表礼”。可能要注意的是这是“贾妃”御赐的,而不是史太君之孙、贾政之女贾元春顺带回家的见面礼。
《现代汉语词典》《辞海》均收有“表记”一词,而不见“表礼”。前者释义为“记念品或信物”,后者仅释为“信物”。根据运用实例,我相信《现代汉语词典》;若补收“表礼”,亦当如此释义。
无论是“表记”,还是“表礼”,均有“表”;而表则有“表示”“表达”“表露”“表面”“外表”之类的构词,且与“里”相对。这就自然引起了“面子”的联想。
莆田民间现存的“行喜”礼数中,举凡“挂点心”(饯行、送平安、送顺风,接风、洗尘、“脱草鞋”)、捧花粉、添妆(送嫁)、办盘担、“挂花篮”诸多名目,均能得到一份回礼。回礼组合或手巾(洗面毛巾)、肥皂(香皂),或条肉、索(线)面。莆田话“面前”,或即此谓?
“面前”的准确写法,是否如此,不得其详,有待继续调查,请教学习。但从“做面目”“遮面皮”“面皮水”之类土话中,或许可以揣摩“面前”即“面前礼”的省称,而“表面”一词的词素构成为“同义复合”,即“面”等于“表”,那么,这“面前”或由“表礼”演变而来?或“表礼”竟是源于“面前”!但是,“面前”与“表记”或“表礼”之间存在关连,则应该是可以确定的。
莆田话词义和记字的演变与选择,情况相当复杂,限于见识,不能尽述。虚心期待方家高人,赐教指谬。(今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