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莆田纪念陈文龙的古迹文物(上)
【发布日期:2019-08-04】 【来源:本站】 【阅读:次】

 

 

 

 

 

 

陈文龙像

 

莆田扶宋抗元民族英雄陈文龙的丰功伟绩彪炳华夏辉煌史册。他抵抗外御、坚贞不屈的忠烈事迹可歌可泣、感人肺腑,他的史绩与英名在中华大地耸立起巍峨的丰碑,在中国《宋史》和许多地方志分别记载了他的光辉业绩。在他担任官职和活动过的地方,群众纷纷修建了奉祀他的祠堂、庙宇和纪念馆。歌颂他英雄事迹的文章、诗歌、词曲、戏剧、楹联层出不穷,已汇编成册。在陈文龙的家乡莆田,奉祀他的祠堂与庙宇数量很多,我们就选择比较著名的有文字介绍的古迹文物11处,简述如下。至于遍布在莆田市300多个村庄的陈氏祠堂,不胜枚举。可谓:“民族英雄杰馆开,文章节义济时才。千秋爱国精神在,激励子孙壮志来!”(陈禅心作)

()荔城区阔口村玉湖陈氏祖祠

莆田市玉湖陈氏祖祠旧称“陈丞相里第”、陈府,也称“二相祠”,坐落在莆田荔城东郊一公里的木兰溪畔的白湖境后浦边(今属荔城区阔口村),是“一门二丞相,九代八太师”的诞生地,也是莆田玉湖陈氏始祖陈仁的祖居地,现辟为扶宋抗元民族英雄陈文龙纪念馆。

据莆田旧郡志记载:玉湖祠“地皆平田,前临街,后临浦前,筑土为阜,形如曲尺,引水自坤申方入,历未午至巳,转折至寅,作陡门泄水入浦,海潮则从浦入接莲塘”。宋代理学大师朱熹曾到莆田阔口村讲学,称赞莆田玉湖陈氏祖祠云:“坎山午水,天下罕有”。此乃一处风水宝地“溪海汇源”。当时阔口村陈氏人丁兴旺,科甲联芳,宗族昌盛,有“百井千烟”的传说。

岁月沧桑,南宋末年,元兵大举入侵中原,南宋的首都杭州沦陷。元兵又入侵福建,在莆田,由于陈瓒、陈文龙叔侄招兵抵御元兵入侵,浴血奋战,最后城破兵败,以身殉国,满门忠烈,阔口村也被元兵夷为平地,陈家子孙四处逃难,祖祠被焚毁,宗地荒废,人丁稀少。直至明代初,渐有各姓氏群众回流定居,宗地才逐渐兴旺发达。莆田玉湖陈氏后裔于明代初重建祖祠,奉祀陈俊卿和陈文龙两位宋代丞相,明宪宗成化三年(1467)重修。

新中国建立后,莆田阔口村玉湖陈氏祖祠作为公产分给私人居住,20世纪八十年代末,玉湖陈氏裔孙集资收回祖祠。福清市蒜岭村旅外华侨——印度尼西亚玉湖陈氏裔孙陈德发先生独资修建祖祠、拜亭、重建坊门等。祖祠坐北朝南,围墙砖埕及附属房屋齐全,祠内奉祀莆田玉湖陈氏“八太师”和其他玉湖陈氏先祖神像,也是玉湖陈氏族亲议事活动的好地方。祠内有珍贵的文物,如:“陈丞相里第”、“状元里”石碑,“世笃忠贞”大匾和“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文章魁天下、节义愧当时”、“一门二丞相、九代八太师”的楹联石柱。1990810日,第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名誉主席屈武先生应福建省文史研究馆员、中国抗日“空军诗人”、莆田市城厢区民革党员陈禅心先生的邀请,为祖祠题写“玉湖陈氏祖祠”祠名和“民族英雄”匾额,为玉湖陈氏祖祠增添了光彩。19936月莆田阔口玉湖陈氏祖祠已辟为莆田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莆田玉湖陈氏祖祠诞生出宋代两位丞相:(一)玉湖陈氏始祖仁公第四代孙陈俊卿(11131186),他高中榜眼,最后官至宋代宰相。他为官直言敢谏,弹劾奸臣,为政宽简、清廉,体贴百姓,坚持抗金,深受民众爱戴,他还是抗金名相。宋高宗称赞他为“仁者之勇”,他死后谥“正献”,赠太师,封“魏国公”,御赐“清忠亮直”;其墓葬在莆田常太里妙寂院后,现已修茸一新,正在申报文物保护单位。他的父亲诜公赠太师,封“冀国公”;祖父贵公赠太师,封“蜀国公”;曾祖父仁公赠太师,封“沂国公”。

()莆田玉湖陈氏仁公第八代孙陈文龙(12321277),原名子龙,宋代度宗咸淳时高中状元,度宗皇帝改他名为“文龙”,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他为官廉政,嫉恶如仇,是南宋铁骨铮铮的抗元民族英雄。南宋末,元军大举入侵中原,逼围杭州,国家处于生死存亡关头,陈文龙坚持主张抗元,反对妥协投降。以后元兵攻陷杭州,南宋灭亡。元兵继续进攻福建,陈文龙招兵买马,与文天祥、陆秀夫一道继续抗元,奉命回莆田组织兵马。他发动不满千人的官兵,制有“生为宋臣”、“死为宋鬼”两面大旗置于军营前,坚守兴化城,决心与元军血战到底。后因叛徒林华出卖,城陷陈文龙被捕,被械送杭州,一路绝食,誓不投降,于景炎二年(1277)到达杭州,到岳庙祭拜“精忠报国”的抗金民族英雄岳飞,死于庙中,寿46岁。其墓葬在杭州西湖智果寺旁,现为浙江省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当时陈文龙的母亲也被元军关押在福州寺庙中,听说儿子绝食殉国,她也绝食死于寺庙中。母子俩坚贞不屈,为国家为民族英勇献身,是忠心爱国的典范。

陈文龙身为南宋宰相,取义殉国后,宋代端宗皇帝下诏赠太师,谥“忠肃”,庙号“昭忠”。其父亲粢公累赠太师,封“荣国公”;祖父袞公累赠太师,封“安国公”;曾祖父钦绍公,赠太师,封“永国公”。从此,莆田玉湖陈氏祖祠有“一门二丞相、九代八太师”的美誉。

陈文龙坚贞不屈,取义殉国以后,其从叔陈瓒义愤填膺地说:“侄不负国,我当不负侄”!他捐尽家财,发动家人与义勇,组织义军,继续抗元,与元军誓死搏斗,夺回兴化城。后因寡不敌众,城陷兵败,陈瓒被俘,拒绝投降,最后被元军残酷车裂,为国捐躯,年仅四十五岁。宋代端宗皇帝追赠陈瓒为兵部侍郎,赠谥“忠武”。至此,莆田玉湖陈氏有“二忠”之荣光。群众曾在莆田荔城梅园路兴化府城隍庙旁修建“二忠祠”纪念陈瓒、陈文龙叔侄。

2008年,荔城区阔口片区改造,玉湖陈氏祖祠异地迁建,现迁建在原祠东面100米左右的“玉湖公园”内,占地864平方米,主殿与拜亭保持原来的文物模样,两边新建副殿壁廊。20091221日,莆田玉湖陈氏族亲举行了隆重的乔迁庆祝仪式。

莆田玉湖祖祠每年春秋两季祭祖,即清明节前三天和重阳节前三天,祭祖主祭由玉湖裔孙各聚居村庄乡老轮流担任,参祭人员自愿参加。祭祖仪式先鸣鞭炮,由主祭人带领参祭人员在玉湖陈氏先祖神像前行三跪九叩拜,宣读祭文,再向玉湖陈氏先祖进献香花、茶果礼物与贡仪,以示对先祖的尊敬,祭祖场面非常隆重与热烈,风雨无阻。

莆田玉湖陈氏祖祠有自己独特的遗规,每年元宵佳节,附近玉湖陈氏裔孙聚居村庄必须派代表先到阔口村玉湖祖祠恭请香火,然后回乡踩街游行,沿途各户群众排礼仪、放鞭炮迎接,以示敬祖。晚上各村陈氏族亲点燃灯排游园,跳粽轿,非常热闹。

莆田玉湖陈氏自始祖仁公定居荔城区阔口村以来已有950多年,繁衍30多代,分有六个房系,即评事公房,侍郎公房,郎中公房,丞相公房,通判公房,朝奉公房。在莆田玉湖陈氏后裔人口近50万,分布在莆田与仙游两个县300多个村落。因战乱与自然灾害逃难,迁居在福建省内各县市,以及广东、广西、海南、江西、浙江等省市,迁东南亚、北美州等国家以及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的更为可观。目前玉湖陈氏裔孙已超过百万之多,是莆田第一大姓,也是福建乃至中华民族的一大望族,陈氏人口排名中国姓氏的第五位。

莆田玉湖陈氏人才济济,名人荟萃。自仁公自立家门到第八代文龙公,除了“二丞相”与“八太师”以外,已有朝廷命官一百多人。科举鼎盛时期更有进士数百人,朝廷命官更多。如今,玉湖陈氏后裔的专家学者、工程师、企业家遍布在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以及世界五大洲。

陈禅心先生曾作为玉湖陈氏祖祠修建组理事长,分别填词二首纪念:

思佳客·全国政协副主席屈武应邀寄题莆田扶宋抗元民族英雄陈文龙纪念馆横匾,兼寄台湾陈立夫先生

“大老年如德义高,文章业绩振风骚。遥颁‘民族英雄’匾,丞相祠堂气益豪。

题拙集,运柔毫,欲凭肝胆化金桥。和谈早定兴邦策,风雨同舟饮绿醪!”(陈禅心 1990810日)

清平乐·莆田《陈丞相里第》玉湖祖祠重建落成,奉赠荔城区阔口村修建组诸同仁与海内外宗亲

玉湖波暖,梦落熙宁畔。故里于今重建,瀛海同宗往返。    忆昔文献为邦,英雄节义难降。九代太师有八,一门丞相成双!(陈禅心 1991120日)

()莆田城关小西湖畔“二忠祠”及其石碑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下令全国修建城隍庙以纪念先烈英雄,褒封扶宋抗元民族英雄文天祥为其故乡江西庐陵的城隍庙主神,褒封陈文龙为福建省福州城隍庙主神,褒封陈瓒为莆田城隍庙主神,褒封张世杰与陆秀夫为广东崖县城隍庙主神。

福建莆田由官方正式建祠祭祀陈文龙、陈瓒,是在明代正德三年(1508)。大理寺左寺左评事徐元稔奏请为陈文龙、陈瓒叔侄立祠致祭,诏准在莆田择地建祠。最后祠址定于荔城小西湖右侧,即城隍庙外东边三贤祠后一段空地。东至湖边宫路,西至城隍庙地,南至三贤祠,北至城隍庙道,深十丈余,广八丈。此祠名曰“二忠祠”。于明代正德五年秋开始修建,正德七年竣工,并开始春秋致祭。祠内立一巨碑,刻《二忠祠记》。明代万历十四年,祝致和任莆田县知县时,曾加以重修,并立一块巨碑,刻有沔阳陈文烛所书《重修二忠祠记》。清朝建立后,于顺治三年起即照旧例拨银祭祀,后因战乱而废祀典。康熙二十四年才又恢复祭典。此后历经二百多年,年久失修,“二忠祠”遂废而鞠为茂草。如今,祠址尚存两块石碑。

附录:被中国文豪郭沫若誉为“爱国诗人而兼唐诗集句圣手”的莆田玉湖陈氏二十九世裔孙陈禅心颂诗一首:

谒扶宋抗元民族英雄、家丞相忠肃公与其从叔忠武瓒公“二忠祠”(集唐代李欣之句)

陈侯立身何坦荡? 倾财破产无所忧。

举世皆亲丞相阁,承恩赫赫如王侯。

沥肝坠胆惟恐后,九雏鸣凤乱啾啾。

高歌击节声半苦,新诗乐府唱堪愁!(注)

注:家先祖忠肃公(讳文龙)殿试第一。南宋灭亡,他与其从叔“忠武”瓒公举兵抗元扶宋于福建兴化,制有“生为宋臣”、“死为宋鬼”二旗。后兵败被执,忠贞不屈,制有绝命诗一首,绝食殉国,葬于杭州智果寺旁。其墓一夜生竹,竹皆有刺。后人谓之“民族英雄”,建有“二忠祠”以祀。(陈禅心 1945629日)( 陈禅心  陈季衡)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