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特定年代产生的莆仙方言词句及由来
【发布日期:2019-08-20】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每个地域的方言,在各个年代的环境中,或多或少都会约定俗成地在本地区范围内产生一些方言词汇或用语,从而烙上了当时年代的烙印。随着时间的推移,此类的方言词汇或用语,有的自行消失,有的一些引申涵义却被保留了下来。莆仙方言也不例外,在其随时代的进展中,也有此类词汇和用语在特定年代应时势而产生的。

【牵驴驮】

指养骡从事畜力运输的人或职业。

过去,农村中有许多人除了从事农业外,还养驴或骡替人运载货物,以增加家庭的经济收入。当地人骡驴不分,因其体形都比北方的马小,且很能驮载重物,故统称为“驴驮”,即是用驴或骡子来驮运货物。据《郊尾镇志》记载:清光绪八年(1882),埕边村民许床养骡子6匹,用于驮运货物。随后村民陆续购骡子,形成了驮运队。至1949年,全村有骡子92匹用于运输。后来,人们就“牵驴驮”一词,来称那些养驴或骡从事畜力运输的人。同时,也用这一词来称其所从事的职业。

解放初期剿匪时,解放军在仙游沿海一带沿途夜间站岗布哨,查问过往的路人。一次,一个牵驴驮的路过,解放军在隐蔽处用普通话突然问道:“哪一个?”那个牵驴驮的吓了一大跳,赶紧用本地话应道:“牵驴驮。”由于这两句的问答很是押韵,所以即刻引起在旁的当地民兵禁不住地哈哈大笑起来。后来,这一有押韵的一问一答,就被当地人作为一种通俗的口头语来使用而流传开了。如,有人丢东西,他怀疑被另一个人故意藏起,就说:“我这物乇是给‘哪一个’给偷行?硬框是汝这个牵驴驮呃提行(我这东西是给‘哪一个’偷走?定是你这个‘牵驴驮’的拿走)!”

【牵马车】

也是指养骡从事畜力运输的人或职业,引申为道听途说的消息,或传播虚假消息的人。

农村之人,由于骡马驴不分,有时也把骡或驴统称为“马”。马车,这里是指用骡拉车来运输货物。据《郊尾镇志》记载: 1949年前,三埔村主要副业是畜力运输,全村有马车46辆,从事仙游、莆田、惠安、泉州等地货运。

由于用骡车运输的路途较远,所经的地方也多,因此搞运输的人在沿途中所听到的传闻消息也就比较多且广,其中的真实性多少是有打折扣的。所以当地的人们就把“牵马车阿”一词作为“道听途说”或“传播不确切消息新闻”的代名词了。如说:“伓通听伊这牵马车阿夷讲讲(别听他的道听途说)。”或者说:“汝转再躲者牵马车咯(你又在这里传播没脚的新闻了)。”

【小组】【签枝】【买签】【拆签】【放签】【收签】【清点】

1956年,全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就饮食行业来说,当时是由街道所有的点心店(小吃店)联营为一家合作小组的饮食店,进行统一营业。当地人就把这合作小组饮食店,简称为小组。如说,到小组里去捀点心(买小吃)。合作小组的饮食店每日营业的程序是,先到收银处向收银员(出纳)交纳所要吃的点心(小吃)种类及款额。如顾客所要买的豆腐汤是每碗5分,他把钱交付给收银员后,收银员就以一支称为签枝的竹签(上面标注钱额5分),作为收据的凭证发给顾客,这一过程叫作买签。因为收银员是把数十根竹签串在铁丝上,有人来买签,他就从铁丝上拆下一支给与的,故称为拆签。收银员把竹签发给顾客的过程,叫作放签。端点心(小吃)的店员收了顾客手中所拿的签枝后,才把点心(小吃)放在顾客的桌前让其吃。这一过程,称为收签。各端点心(小吃)的店员把所收到的签枝都交给店会计。到夜晚结账时,会计把当天所收到的签枝上所标的钱额总数目跟出纳当天所收到的现金进行核对,称为清点。

【排队】【接龙】【走后门】【开后门】【坐座】

1959年至1961年期间,出现全国性的粮食和副食品短缺危机。当时到供销社购买物品或食物的人太多而供应的货物又少,为此众多的顾客就争先购买,造成了拥挤混乱现象。为了解决这种现象,维持秩序的店负责人想出了一个办法,即是让所有的顾客在店前排成一条纵向直队,这样才能做到一个接着一个有序购买。当时人们称为排队。后来,人们形象地把这一排成一个接着一个的长条队伍,说是接成一条长龙,就称为接龙,或称接龙排队。

当时,一些店里出售的是较为紧俏物品,有人怕买不到手,就悄悄地来到店后门,从平日与之相熟的店员那里买到了东西。人们就把这种行为称为走后门,或开后门。

当时,饮食店服务人员就想法改进在店前排队的方式,而是让买完签的顾客直接到饭桌前每桌十人地围坐着,等到收满十支签后才端上点心(小吃)。这种先坐好座后吃的方式,称为坐座。

【乌市米】【高级饼】【高级糖】

1958年至1963年期间,作为一种缓解饥荒的举措,也是为了应付黑市带来的经济冲击,中共中央决定开放自由市场。当时自由市场中的米价一般为一斤2元左右,比每斤早米138厘、晚米144厘的国家供应粮贵得多,故此当时人们称自由市场中的高价米为乌市米。

1963年,国家为了回笼倾向,稳定市场,在国营供销社出售一些价格略高的食品,如糖类、糕点之类。如一个肉饼2元,一颗糖果5角。人们就把它们称为高级饼、高级糖。

【食猪骹着扫咝后切喙买矮切】

指有收贿的人要受到惩罚。

这是解放初流行在仙游郊尾地区的一句用语。在一次群众大会上批斗一个曾在国民党时期当保长的人,有个曾被抓壮丁的人上台揭发其当时的营私舞弊,说是他为了躲避抓丁,送一只猪脚去暗贿这个保长。结果,猪脚被收下,人还是被抓走。那人当场问保长说,当时是否吃了那猪脚,保长点头承认。那人又问,现在要如何惩罚你。顿时,场下的人们马上愤怒地应答说:食猪骹着扫咝后切喙买矮切。即是说,吃猪脚就打嘴巴。

后来,人们就用这一句话作为对“有收贿的人要受到惩罚”的用语。如,有贪官因受贿而下了台,人们就会说:“着哪,食猪骹着扫咝后切喙买矮切(活该,既有收贿,就提受罚)”,用这一句来说明其下台是活该的。

【七症无蜀症】【无蜀症】

喻指一点本领都没有。简称无蜀症。

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在商品供应极为匮乏的年代,国家为了保障供需平衡,对城乡居民的吃穿用等生活必需品,实行计划供应,按人口定量发行了粮票、布票等专用购买凭证,这些凭证通称为“票证”。在1955年之前尚未发行粮票各种类的票时,是时行用本子来作为购买各种物品的证件,当时这种本子证的种类繁多,有粮证、布证、油证、棉花证、鱼证、肉证、糖证、火油证等等。在当年,没有这种本子证,有钱也买不到东西。1953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扫除文盲运动时,有一个农村小话剧,说是一个不识字的老头不肯进扫盲班学习,一次带七本证件本子去买糖,由于不识字,结果没有一本本子证件是带对的。旁人笑他因不识字成了一个“七证不一证”的人。在莆仙方言中,“症”的一种含义是指本领,因这字的读音与“证”是同音,为此就有人特地把“七证不一证”这一句换用为“七症无蜀症”或“无蜀症”的莆仙方言用语,用来喻指一点本领都没有。如说:“汝真是‘七症无蜀症’,连这曹(这么)简单呃事体也勿会之(不会)做。” (吴松江)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