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8月20日,涵江区乡村生态产业振兴研究院在大洋乡正式揭牌成立,标志着涵江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入全面深化落实阶段。
眼下正是水稻成熟收割的季节。记者在涵江区大洋乡车口村看到,一串串成熟的稻穗透着金黄色的光泽铺洒在稻田里,约3.33公顷再生稻头季开镰收割。收割机在稻田里来回穿梭,一边吐出黄澄澄的稻谷,一边将水稻秸秆粉碎还田,农用车来回运输刚脱粒的稻谷。“再生稻具有生长期短、成本低和米质优等特点,今年我们首次在大洋乡车口村探索栽培再生稻。”涵江区乡村生态产业振兴研究院副院长张志兴告诉记者,接下来,研究院还将指导开发建设大洋知青农场生态基地,改造提升现有育种实验基地,打造集农业观光、农场孵化、瓜果采摘、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全区生态产业示范点。
据了解,涵江区乡村生态产业振兴研究院由中共涵江区委、涵江区人民政府和福建农林大学联合建立,研究院成立后将坚持开发、共享、合作、共建理念,立足涵江生态资源特点和乡村产业发展现状,服务推动乡村生态产业振兴,为全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技术支持和政策咨询,研究探索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相关政策在涵江的落地转化,指导开展相关领域的示范创新,总结和推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示范点的经验模式。
福建农林大学原副校长、涵江区乡村生态产业振兴研究院院长林文雄表示,研究院成立后将围绕着乡村生态产业振兴这个主题,针对涵江区生态农业产业发展的需求,整合学校各方的资源和人才,探索“低投入,高质量、有效益”的乡村生态产业发展之路,建立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模式,服务乡村振兴。建立福建农林大学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服务涵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同时研究院也将强化实践技能,通过这个平台的建设,也为学校的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实践的基地,组织开展学术交流、科技服务、培训等活动,帮助对接社会资本和市场渠道,打造涵江特色农产品品牌,推动产业振兴发展。
近年来,涵江区委、区政府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整合资源优势,积极探索了新县张洋田园综合体项目、白沙坪盘村产业旅游示范点、蒜溪流域生态旅游示范带以及大洋乡车口村“中心村党委+龙头企业+示范基地”等经验模式,加快推动全区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此次,涵江区与福建农林大学联合推动成立乡村生态产业振兴研究院,将为涵江实施乡村振兴提供更加有力的智力资源和人才动力,打造创新试点和示范基地,助推涵江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
(时报记者 吴芹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