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回忆往昔的放映岁月
【发布日期:2019-08-30】 【来源:本站】 【阅读:次】


电影下乡放映




   今年夏天,笔者访谈近10名老放映员,重新聆听他们讲述往昔放映岁月,辅以档案的查阅,回顾那一段段尘封的光影中一代代电影放映人的故事,铭记历史。

50年代电影与莆田老百姓最初的邂逅

据莆田县电影公司档案记载,解放初,莆田县民众教育馆虽置有一部无声的电影放映机及几部短片,但因放映经费无着,极少到农村放映,广大的农民群众,在建国前几乎没有机会看到电影。

1952年初,福建省抗美援朝分会派电影放映队来到莆田,在城关、涵江、黄石等地放映《抗美援朝专辑》,放映场上人头攒动,男女老少呼朋唤友往放映场赶,不少人还走几十里路只为看那幕布上的声、光、画。那时广袤的农村视电影为稀罕之物。

1954年911日(农历八月十五),福建省电影教育工作队第34小队来到莆田,担负起莆田县的电影放映工作。那天晚上,在县体育场放映了第一部电影故事片《智取华山》,整个县城老街上的男女老少几乎倾城出动,电影场上全是赶来看电影的人。小孩子挤不过大人,只好爬到树干上远远望着银幕。电影场上人挨着人,把场里场外挤得水泄不通。

1955年7月,省电影教育工作队增派第51小队来到莆田放映电影。这时,全县分两大电影放映区不定期进行放映:自常太、华亭、莆田城关至笏石沿海公路线靠壶公山一侧,为第34小队巡回放映区域;自萩芦溪沿岸至南北洋、沿海公路线另一侧为第51小队巡回放映区域。两个放映队带上放映设备和简易铺盖,穿梭于乡间,每走到一个村子,就放映一晚上,每次大概两三部电影。有不少人最初不理解放映原理,觉得可稀奇了,就问怎么那个喇叭里可以装这么多人。有些老人生平第一次看电影,看到白幕布上打斗的场面更是激动得不得了,一些孩子看到战争片段里打枪放炮,还低下头来四处寻找弹壳。

上世纪50年代电影与大多数莆田老百姓最初的邂逅,充满着奇闻轶事。50年代也正是现代化技术与莆田农村相遇的时刻。幻灯片、新闻简报、科教片伴随着各种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政策的宣导,进入农村。通过影像,广泛的群众开始认识什么是开国大典、科学种植、抗美援朝。在这共同观影的若干个夜晚,人们开始感受到国家认同的社会主义道路,即作为新中国主人这一身份得到不断地强化。

70年代放映员最艰苦也最光荣

像吴金俊所带领的放映队,是莆田第一批的放映队。他们背着最重的放映设备上路,走在崎岖不平的乡道,却也收获了最多的荣光。隔着几里路就有人来接送,村里派饭吃,上千人在晒谷场上盼着他们的到来。那时候,每个大队一年才能看到几次电影,放映员出门一趟就是好几个月在外回不了家。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上世纪70年代。

那时候人们观看露天电影时的沸腾气息,许多人还记忆犹新。上世纪70年代,为了大力发展农村的放映网络,莆田县电影公司组建15个农村电影放映队。因为放映拷贝的严重不足,有时放映一部电影要求来回传拷贝,放映员常常需要骑着脚踏车,深夜来回穿行于乡间小路许多趟,这样的记忆对同时代的放映员来说并不陌生。那时候电影队的到来于村民就跟过年一样,往往放映到深夜,观众还不舍离去。上世纪70年代中期,大部分影片遭到封存。农村因为文化生活的贫乏,只要有电影放映,不管重复放了多少次,都会有人山人海的观众。

那时候,电影放映队轮流在各村放映,放的是“老三战”《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还有《平原游击队》和《英雄儿女》,每次轮到放映日,就早早收工,天还大亮着,晒谷场就坐满了人,附近乡村也来了许多人,来晚了就坐在银幕后面反着看。有时遇上刮风下雨,银幕被风刮起,电影中的人都变形了,也不影响大家的热情。这些场景深深感动了那些在乡村一线的放映员,也成为他们随后在电影放映最艰难的时期都没有放弃这项事业的重要动力。1976年后,一大批老电影解禁,莆田县的电影放映工作空前活跃起来,16毫米流动放映队有二十多个,放映员不辞辛苦,跋山涉水,走乡串村巡回放映,电影放映场上重新涌现出观众潮。可以这样说,上世纪70年代后期的放映员经历了露天电影放映事业在新中国时期最大的发展。

80年代放映员的坚持弥补了空白

上世纪80年代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公社大队再也无力支付电影放映的费用,此前放映队的工资基本上是通过放映收费自给自足的。乡村的集体化时代终结,集体化生活解体,电视的普及更是加速露天电影走向式微,从聚集观看露天电影到走回家观看电视,这一变化正体现了市场经济下的中国农村从集体化到私人化的政治变迁。

身处其中的放映员,大多放下了手中的放映机另谋出路,但还有不少放映员却没有因为电影行业的滑坡而对电影放映失去信心,他们继续上山下乡为村民放映电影。不少人还承包乡镇上的电影队,陆续购置摩托车、新的放映机和发电机等,成为专业电影放映人。他们的坚守,弥补了上世纪莆田市乡村8090年代农村巡回电影放映的空缺,是不少放映员作为个人在乡村包产到户后重塑集体文化生活的重要努力。

上世纪90年代,尽管农村电影式微,但陈作辉、张国栋、林金明、吴国清等农村放映员对电影放映事业的持续坚守让他们收获了“全国农村电影先进工作者”的荣誉。这背后隐含了不知多少心酸难过的岁月,且不说吴国清在放映途中因乡道崎岖不平,摩托车侧翻被压成重伤,却坚持电影放映完后才回家治伤。如果你到过林金明的家里,又感受到了另一种放映员对自己电影工作的热爱。林金明的家门口,停着一辆经过他精心布置过的放映专用车,车上浓墨淡彩画了各种跟电影放映有关的图案和字符,车子擦得铮亮,车头还插着小红旗。走进他家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大的白墙上挂着的红布,布上贴满关于电影事业的相片和报道。在他的工作间里,收藏有10余台不同时期的8.75毫米、16毫米老放映机,这是他的“珍宝”,可以体会到一个老放映员对电影纯粹的热爱。还有他收藏的电影旧物,像电影老拷贝、幻灯机、各种幻灯片、碟片,仿佛唯有那些尘封的旧物而不是言语本身方能道出过往的故事。林金明现在还在坚持放映电影,不过放映的却是数字电影,老放映机和胶片都已经被淘汰,进入古董行列。在他的工作间里,除了这些“珍宝”,还安放了电脑和非编剪辑设备,在这变动的时代中,他与时俱进,从专门放映员转型为集拍片播片于一身的全能电影人。偶尔在开展电影放映工作的时候,他也播放起自己拍摄的影片,这些片段都是关于村子本地的生活文化,也受到当地观众的热烈欢迎。林金明现在已经成为了当地的文化名人,在文化广场的宣传栏印着他大大的头像与介绍,但他依然还是开着他的放映专用车,驰骋于各个村落之间。看着他开车远去、小红旗扬起的背影,我想,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这句话在林金明身上体现得再精确不过了。还有放映员张国栋从事电影放映35年,在农村巡回放映电影上万场,他放映行程2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跑了五六圈。

如今,随着各种资讯娱乐的发展,万人空巷看露天电影的场景亦不复存在。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是电影放映的胶片时代,三代电影放映人以不同的方式书写着这一段段放映的历史。数字电影的兴起,更加速了我们与胶片电影的告别。现代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带来生活上的各种简易便利,但正如林金明所说:“只有放胶片才有放电影的感觉”,机器转动的嗒嗒声,胶片的真实触感,翻山越岭放电影的辛苦,走几十里路看电影的心情,这些感觉记载了新中国电影放映事业发展的各个重要时刻,因为这些不容易,成就了今天的种种,因而值得我们铭记。(李福生)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