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日,记者从莆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获悉, 为积极应对当前复杂国际贸易环境,市政府及时部署,精准施策,在原有加快鞋业转型升级若干措施的基础上,出台“新十条”措施,从建立“白名单”,成立鞋业产业投资基金、行业创新联盟、创新服务中心,以及加大外贸、电商、稳工、创牌、智能制造扶持力度等方面,为企业加持,为行业赋能,加快推进我市鞋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基础和产业链水平。
鞋业是我市第一支柱产业,以工艺精湛、品质优良享誉海内外,是世界重要的鞋类生产、出口基地以及世界著名运动鞋品牌的定点生产基地。现有制鞋及相关企业4200多家,直接、间接从业人员近50万人,产业链不断延伸,产业配套日趋完善,产品线更加齐全,已形成规模化产业集群,近三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近13%,2018年鞋业全部产值超千亿,规上产值865亿元,分别占全国、全省鞋业规上产值约10%、30%。在稳就业、保稳定、增加财政收入、拉动第三产业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稳鞋企促升级新十条措施如下:
第一条:建立滚动认定“白名单”制度,培育鞋业产业链龙头企业、核心企业、“两高”和创新型企业,建立“百名干部挂百企”机制。
第二条:列入“白名单”企业享受系列措施:一是叠加享受省、市及县(区)惠企政策。二是贷款按基础利率(LPR),贷款额只增不减,信用等级不降。三是市再担保公司给予每家单笔不超过500万元的担保,担保费由市财政给予补助;市再担保公司每年完成担保额3亿元以上,各县(区)国有融资担保机构配套1亿元以上,完成情况列入担保行业主管部门考核;风险补偿金在省上补助的基础上,财政部门给予等额配套。四是所缴纳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市、县(区)所得部分,由县(区)政府“即征即奖”;以上年度为基期,市、县(区)财政贡献新增部分(新投产企业按30%折算),由县(区)政府给予全额奖励,涉及市财政部分,通过上下级结算。五是对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等联合设立研发机构、技术转移中心,研发技术行业领先、年研发投资超2000万元的,给予最高500万元的专项支持。六是引进年薪超30万元(税前)的经营管理、技术研发、外贸业务等高层次人才,按每人薪酬30%予以最高不超过30万元补助,对有引进台籍高层次人才2人以上的,按每人薪酬50%予以最高不超过50万元补助,每家企业不超过5人。
第三条:成立鞋业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30亿元,首期10亿元,由市金控公司出资3亿元,并引入相关基金入股,投资于提升产业基础和产业链水平的创新型企业、项目。
第四条:加大稳外贸扶持力度,对承接重点国家鞋类年出口超500万美元的鞋业生产、外贸企业以及出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新兴市场增量超100万美元的企业,实行领导干部挂钩制度,并给予“一企一策”帮扶。
第五条:加大电商扶持力度,对年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的鞋类电商企业,按销售额2%给予最高不超过50万元奖励;对通过我市海关监管服务平台实现年跨境电商交易额500万元以上的鞋类电商企业,按交易额5%给予最高不超过50万元奖励;对当年度投入国际商标注册、国际认证、检验检测费用超过20万元的鞋类企业,按实际支出费用的80%给予最高不超过30万元补助。
第六条:成立莆田市鞋业创新服务中心,进入众协联平台采购的鞋企优先列入“白名单”,采购交易额前20名的鞋企直接列入“白名单”,每季度采购交易额前10名的鞋企奖励20万元。
第七条:加大稳工扶持力度,对生产经营面临暂时性困难的鞋企,在享受省上失业保险稳岗补贴基础上,再给予等额配套补贴,市、县(区)各承担一半。
第八条:加大创牌扶持力度,鼓励联盟创牌、抱团营销,对打造区域品牌的,给予“一事一议”支持;对搭建集销售、直播、培训、咨询等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带动推广莆田区域品牌的,按实际投资的50%给予单家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奖励。
第九条:加大智能制造扶持力度,每年实施5家以上智能化改造提升试点示范项目,对投资超500万元的,按实际投资额的30%给予单家最高不超过300万元补助;每年实施5家以上鞋业技术攻关及工业设计试点企业,给予每家不超过100万元的补助。
第十条:成立莆田市鞋业行业创新联盟,调整充实市各类鞋业行业组织力量,对行业组织开展工作给予专项补助。
据了解,新十条措施相关操作兑现办法也在同步推进,“白名单”企业也将于近期公布,并将进一步细化任务,明确挂钩责任人,确保政策及时兑现、即达即得,增强鞋业企业获得感。 (时报记者 吴芹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