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莆田海事局局长洪一飞向媒体记者介绍莆田辖区内港口的发展现状
本报讯 国庆前夕,莆田海事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莆田海事局VTS建设以及成功试运行,填补了福建沿海港口VTS建设的最后一块空白区。这一讯息的发布,也是该局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上振奋人心的礼物。
VTS是船舶交通管理服务系统(Vessel Traffic Service)的简称,是指由海事主管机关公布并实施的,旨在保障船舶航行安全、保护水域环境、提高船舶交通效率,实现船舶动态监管,并为船舶提供交通服务的科技信息化监控系统,是现代化港口管理的重要标志。莆田海事局VTS的建成与投入运行,标志着莆田沿海港口水上交通安全管理与服务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对改善莆田沿海和港口安全管理硬件和软件环境,打造平安海域、安全港口,促进港口建设发展,提升港口综合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据莆田海事局局长洪一飞介绍,为保障辖区水上交通安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莆田海事局立足自身职责使命,积极开展VTS筹建工作。莆田VTS项目总投资为2500万元,主要包括雷达、VHF通信、数据处理、交通显示及控制、管理信息、记录重放、搜救指挥显示控制、信息传输及网络、支持保障等9个子系统以及相应的系统集成与信息交换工程,引进了荷兰SAAB公司提供的当今VTS行业内最为成熟的监控设备和数据处理软件,形成了“六站一中心”的系统整体规模,监控服务范围覆盖了莆田三大港湾的沿海、港口水域。该项目,自2014年开始,历经五年多的可行性研究、申报、批复、设计、施工等建设阶段,于2019年8月完成了建设工程交工验收,填补了福建沿海港口VTS建设的最后一块空白区。
据了解,近年来,莆田市《建设美丽莆田行动纲要》提出了打造以“东南大宗散货枢纽港、海西产业集群工业港、世界妈祖文化旅游港”为核心的莆田深水良港品牌的港口发展目标。伴随莆田港口规划的实施和港口、码头工程的建设发展,莆田港已成为莆田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同时,随着莆田港口规模的不断壮大,大型LNG船、危险品船、超大型船舶等进出港船舶数量剧增,港口吞吐量日益增大,船舶交通流量显著增长,通航秩序日趋复杂,船舶航行风险明显增高,安全监管压力不断加大,给莆田辖区水域港航安全生产工作带来新的风险和隐患。
莆田海事局副局长方天富告诉记者,莆田VTS试运行监管服务区域为兴化湾南日水道(由兴化湾南一报告线、兴化湾南二报告线两条报告线与岛屿岸线所围成的通航水域);管理服务对象为国际航行船舶、乘客定额超过50客位的客船、装载危险货物船舶、从事拖带的船舶、操纵能力受到限制的船舶以及300总吨及以上的其他船舶;在莆田VTS试运行区域内的船舶,在航经报告线,锚泊或停泊后,移泊、开航前,发生或发现交通事故、污染事故或其他紧急情况,发现助航标志或导航设施移位、灭失、损坏或有碍航行安全的障碍物、漂浮物及其它妨碍航行安全的异常情况,应通过甚高频(VHF)或其他有效手段向莆田VTS中心报告。
新闻发布会后,在洪一飞局长陪同媒体记者、船舶公司代表参观了莆田VTS中心。洪一飞为记者朋友详细介绍了莆田辖区内港口的发展现状。莆田海事局通航管理处处长林鸿飞现场演示了VTS如何对辖区船舶进行高效监管与服务,并解释VTS成功运行的重要意义。 (时报记者 林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