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金冷
看电影,现如今已成为一种常见的消遣。逛街散步、吃饭聚会,闲暇之余总会问一句“最近有什么好影片”。若有心仪的好片,便会带上家人,或约上好友,一起去享受光影的精彩。
而我小时候,看电影却不是件小事。那时,多半是到驻地部队的露天电影广场去看。特别是国庆、春节等节日期间,部队往往会连续放映几天,那真是大饱眼福。看电影如同过年,每逢放电影,村里就像揭开盖的锅,即刻沸腾起来。这一消息会迅速蔓延至十里八村。空气里弥漫着无法言说的节日味道,孩子们欢呼雀跃,大人们喜笑颜开。
20世纪60、70年代,乡村的文化生活十分单调、平淡,看电影成了一种共同的爱好和兴趣。在我们村的驻地,解放初期驻扎着一支部队。每当部队钟声敲响(部队集合看电影时,是以敲钟为集合信号),通往部队的公路上,那真是车水马龙,人山人海。赶紧吃了晚饭的乡亲们,肩扛手提着板凳,互相招呼着。那喜悦的神情,好像是中奖似的。上厝下厝、左邻右舍互相招呼着去看电影。田埂上、村道里,手电筒光闪来闪去,照亮夜空。寂静的村庄顿时沸腾了起来,不一会儿工夫,部队的露天电影场上汇聚从四面八方而来的父老乡亲,相互簇拥,人头攒动。大人孩子大呼小叫,吵吵嚷嚷,拥挤之中,不是你踩了我的脚,就是我撞了你的腰,笑骂声、嬉闹声淹没在人声鼎沸之中。由于人多,还有的干脆就坐着或站在电影屏幕的反面(背后)去看。
得知有放电影的消息,最忙的是各家各户了,乡亲们几乎是统一时间生火做饭。炊烟袅袅,令乡村美如童话。不少家长一边拉着风箱做饭,一边还惦记着电影场的位置,他们吆喝着自家的孩子,搬上家中的椅子板凳,去电影场占位置。孩子们几乎全出动,很快,电影场正面及两边甚至背面,被密密麻麻的椅子板凳占尽。来晚的,有的站在公路上或斜坡上看,有的骑在墙上看,有的爬到树上看。
最早的电影是单机放映,一盘放映完后,要停顿一段时间换片,后来条件好了,改为两部机轮流放映,一部放映一盘后,另一部接着放映,期间就再也不用停顿了,人们可以连续观看电影,心情就舒畅多了,愉悦多了。观影之前给人以神秘感,观影之中给人以梦幻感,观影之后给人以满足感。
到了20世纪70、80年代,乡村看电影的情况有了很大改观。村里也放映电影,有时相距数里的两个村庄,可以同一天放电影,只是需要“跑片”。所谓“跑片”,就是一个村先放映,另一个村等候着。等第一个村放完第一轱辘胶片后,由负责跑片的交通员,骑车飞速把第一轱辘胶片传送到第二个村放映。这样来回跑片和传递,第二个村也就比第一个村晚结束大约一轱辘胶片的时间。那个年代,武打电影风靡一时。我与伙伴骑车去十里外的后卓部队观看电影《少林寺》。看完夜场,乘着月光,疾驶在回家的路上,月光把身影拉得老长老长。
20世纪90年代后,家乡的影院开始快速发展。乡里建起自己的电影院,电影场次也由月变周,由周变天;影片范围,亦由少变多,种类齐全。影像厅、投影厅,如雨后春笋,四处皆见。购好票,或三三两两,或集群结队,只需提前十分钟入场,寻位坐下,就可轻松惬意地观看,过去的那种东奔西跑与匆匆忙忙早已成了历史与记忆。
近些年,城里建起现代化影视城。走进影城,两三个放映厅,数百个座位,可同时播放几部电影,每天放映二十余场次。座椅优雅舒适,甚至比家里的沙发还舒服。高起坡、低视角、弧形宽银幕,有的还放映三维立体电影,让人更添身临其境之感。在现代生活中,许多家庭都是全家上阵,在这样的影院里享受着合家欢电影,幸福感更是倍增。
从露天影场到电影院再到电影城,过去翘首以盼的事情,现在已变得习以为常。电影生活的变化,折射的也是社会的变化,这变化的背后,是人们幸福感拔节生长的历程。愿我们的生活能像一幕幕精彩的电影,带给人更多的温暖和快乐,也带来更多的幸福与美好。
看电影,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