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扳罾人生(上)
【发布日期:2019-11-22】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刘青华

一日,我沿着老家附近河道悠闲地转遛着,凭着儿时零碎的记忆,寻找童年一些难忘的印记。不觉间,在一座小桥洞的一侧,居然发现一张简易、粗糙的扳罾。说起扳罾,于我有一番特别的人生经历和生活感悟。我记忆的思绪飞越千山万水,穿越到20世纪80年代那个烙印深刻的苦乐年华。

扳罾,又叫搬罾,是利用竹竿做支架的方形鱼网。屈原在《九歌·湘夫人》中记载:“……罾何为兮木上。”说明先秦时期,先民们就已经能够制造和使用罾这种捕鱼工具。细心的朋友,可从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找到印证。图中:人在集市逛,舟在水中行,波光粼粼的河流两岸,忙碌的人们有挑水的,有淘菜的,有捣衣的……热闹非凡。在一棵大树底下,站着一位壮汉,双目炯炯有神地盯着河里的罾,还做着随时起罾的架势。可见,扳罾捕鱼方式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了。

木兰溪及其下游支流众多,土地肥沃,水源丰沛,物产丰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莆田人民。

父亲既是一个制罾能手,也是一个扳罾好手。自小我就目睹父亲如何把一张张罾网编制出品,也时常跟着父亲在十里八村的河里扳罾捕鱼。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搬罾人才能真切体会到。

罾主要由罾网、罾架、罾绳等附件组成。多数扳罾者把罾设置为“搬”罾,随时变换位置,便于“主动出击”,他们不畏艰辛,只为获取更多的“猎物”来改善生活,迫切解决眼前的困境。少数固定的罾,通常设置在桥洞一侧有落水差或具备洄流的河道,“定”罾对扳罾者来讲比较轻松,不用费劲随时扛着大罾变换位置,但是这种“守株待兔”的方式,往往捕鱼的数量就受到了限制,此为“多劳多得”。

20世纪80年代,要编制一张罾需要全家省吃俭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因为一张罾的费用是平常人家两年的积蓄。做大罾,罾网是关键,做罾的人家,要提前把那金贵的半纱半纶的网线买好,雇专业能手编织。织罾是一种技术活,从四周边线约两个指头大的网眼开始织,越往里越要依序缩小网眼尺寸,同时还要依序不断增加网眼的数目。照此法编织,约距罾底一米处,网眼仍需依序变小,此时网眼数目反而要依序减少,直至收底,这样罾底才能自然形成一个小网兜,便于起罾时抄底收鱼。如此这般,编织好一张罾网,一个编织能手通常需要一个月时间。把刚织好的罾网拿回家之后,父亲就用适量的蛋清浸泡,让网线吃足蛋清液。据说,经此包浆过的罾网具有易漂洗、耐腐蚀、好保养等功效。听完之后,我恍然大悟,原来广大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积累了如此丰富的生产经验。吃饱浆的罾网,将其置于阴凉通风处凉干。

接下来,制罾师傅会用小拇指粗的呢绒绳护住罾网的四条边,每条边长约为5米,按照尺寸用细线将网眼均匀地、牢牢地固定在四条边框上,在与四根支竿的连接处均留有固定的、加粗的绳套,专门用以固定罾网的四个角与罾架的四根支竿,以便将整张罾网撑开,这样一个面积25平方米的罾网基本完工。

罾架是由一根与小腿般粗细约5米的长竹竿、四根与手腕般粗细约3.5米长的支竿和一个由两根约0.5米长与小腿一般粗细的竹筒叠放在一起的连接器组成。大竹竿要选用壮直的、韧性强的,因为这根大长竿是起、落罾的支柱。做罾架的四根支竿需经过千挑万选,需挑选韧性十足的,否则容易断裂。这四根罾架支竿需经过炭火烘烤,再根据需要蹩成一道合适的弧度,经过炭烤的竹竿用鼻尖闻闻,还能闻到毛竹散发出来的清香呢!选用上好有弹性的毛竹作为罾架,罾网才能绷得紧实,才能撑得方正,就像一个人,抱臂交叉,四只脚,稳稳当当地,一头扎进河床的淤泥中,像一个巧妙的设防,期待一个机会,打破一句谶语。

罾架连接器的内径要容得下四根支竿即可,在两根竹筒中间部位穿个洞,然后用十二厘的钢筋将其串起,固定成可灵活调整的连接器。扳罾人会在竹筒两端各箍上一个铁环,一来是加固连接器管口,二来是防止连接器爆裂。

罾绳是起、落罾主要控制器。罾绳不能随便弄一条拉绳了事,对于一个晚上起、落罾百八十下的扳罾人来说,这条绳就显得尤其重要了,否则会因双手磨起血泡而难以完成如此多起落罾次数量。经验老到的扳罾人,会做一个十分精巧的罾绳。选用上好的桂圆木,在盛产桂圆的莆田地区此木料易得,且质地坚硬、抗腐蚀强,是不二的选择。将桂圆木截成约15厘米长的小段,用刨子将其刨直、刨光,再用刀在其两端1厘米处挖个绳槽,用于固定绳子,然后再把中间部分削成纺锤型,选择此型的目的是便于手握,有手感,好用劲。两个锤型握柄之间的距离通常为40厘米,根据罾架大小,罾绳照此做法直至达到需要的长度即可。做好的罾绳极像一条微型的绳梯,很精致。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