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莆仙方言寻根(十五)
【发布日期:2019-11-25】 【来源:本站】 【阅读:次】

1.问病,莆仙读如“mai5病”

问病,慰问病者。莆仙方言有俗语“使鬼问病”,谓让不恰当的人做事,只会把事情弄得更糟。《春秋左传正义》:“病则亲问,敛则亲与。”根据上下文,意思是:卿佐有病,君王亲自慰问;卿佐去世,君王亲自参与入敛仪式。

听闻的闻,古读似muén,韵尾变音为i,是阳声对转为阴声,读为muéi。莆仙人说“听闻”,音似“tiā muéi”。问,古读似muen5,,阴阳对转为muei5,又弱化韵头,剩下mei5,古mei5音又与mai5相通,“mai5病(人)”莆仙读的正是上古之音。类似的例子,“还”字古读如huén,莆仙读上古弱化之变音héihé,北方方言和普通话则读hái。又如,买,北方方言读mǎi,而莆仙方言读běieiai两韵本相通也。

2.

qì,莆仙读似ka7。《仪礼·士昏礼》:“妇拜扱地。”新婚仪式时,新妇拜,双手及地(接触到地面)。又,扱xī,《康熙字典》音吸。莆仙读似ka6,通拾(音似确)。《礼记·曲礼上》:“凡为长者粪之礼,必加帚于箕上,以袂拘而退;其尘不及长者,以箕自乡(向)而扱之。”凡是为长者打扫垃圾,必须把扫帚放在畚箕(畚斗)上,以衣袂遮挡而后退;垃圾离长者较远的,往自己的方向打扫。

3.尴尬,莆仙读似ga6ge2

尴尬gān gà,处境困窘或事情棘手,难以应付。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今日事逢尴尬,想出一个计较。”

4.置喙,莆仙音似“宙嘴”

置喙,插嘴;议论。置,上古读似diè,莆仙稍微音变似diù。清·王夫之《读通鉴论·玄宗》:“士人正己以匡世,则小人自弗能置喙。”《四库全书·新刊墨子叙》:“今观其非仲尼,无所置喙,第拾晏婴之言而讬之乎。”现在看到,墨子非难孔子而无从置喙(无从切入议论),只是拾取晏子的话罢了。

5.抯、摣

抯、摣zhā,二字其实是同一个字。《广韵》:“女加切。”音同拿。又《集韵》:“庄加切。”音同渣。又读浅野切,音且。西汉·扬雄《方言》:“抯、摣,取也。南楚之间,凡取物沟泥中谓之抯,或谓之摣。”东汉·刘熙《释名·释姿容》:“摣,叉也。五指俱往叉取也。”莆仙方言说“抯鱼仔”,读摣、抯似“早”阳平或第5声。莆仙又有用“鱼仔抯(音同且)”抯(音同且或音同早第5声)鱼仔的说法。

6.淬雨

cuì,七内切。莆仙音qi5,似“市”。把烧红了的铁件往水(或油或其他液体)里一浸立刻取出来,用以提高铁件的硬度和强度:淬火。王褒《圣主得贤臣颂》:“清水淬其锋。”又,冒着。《广韵·队韵》:“淬,犯也。”《淮南子·修务》:“身淬霜露。”莆仙人说“我昨暮淬雨了”,意为淋了雨。

7.“结果”不是结果

莆仙有一个词听起来像“结果”。比如说,某人老是赌博“大结果”,意思是下场会不可收拾。但是“结果”这个词没有这个意思。其实莆仙人所说的“结果”,正字是“结祸”,乃上古读音。《康熙字典》祸,户果切,上声。普通话读去声。《诗经·小雅·何人斯》:“二人从行,谁为此祸?胡逝我梁,不入唁我?”上古“祸”与“我”二字皆上声并押韵。实际上,“祸(禍)”字上古读似果,并且与过(過)通假。《古文字通假字典》引银雀山竹简《晏子·一二》:“过始弗智(知)也,过终弗智也。”传世本作:“祸始吾不知也,祸终吾不知也。”又,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毋喜富,毋恶贫,正行修身,過去福存。”過与福相对,過就是禍。所以“结祸”音似“结果”。

汉·何休《春秋公羊传注疏·宣公卷十五》:“今襄公、缪公已死,可以止矣,而复伐晋,恶其构怨结祸无已。”今秦襄公、缪公已死,可以休兵,却又出师攻伐晋国,孔子厌恶秦国无止境地结怨结祸。《史记·苏秦列传》:“以有尽之地而逆无已之求,此所谓市怨结祸者也。”《全唐文》:“至於无须而横死者,不可胜言。岂非结祸之深,自危之速。”

8.不事,无能也

莆仙人常说某人大“不事”,谓无能也。《诗经·大雅·文王有声》:“武王岂不仕。”毛传:“仕,事。”《晏子春秋·谏下第十九》引作“武王岂不事”。唐朝杨倞注《荀子》说:“仕与事同。事,所能也。”

9.遳脆,“cā脆”

遳脆(cuō cuì),莆仙读如“cā脆”,意思是急躁干脆。西晋·左思《魏都赋》:“宵貌蕞陋(zuì lòu,丑陋),禀质遳脆。”李善注:“遳,亦脆也。”刘良注:“遳脆,急躁轻蹶之貌。”清脆则指声音清晰悦耳。唐·白居易诗句:“楚思淼茫云水冷,商声清脆管弦秋。”青翠指颜色鲜绿。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二》:“重峰叠秀,青翠相临。”遳脆、清脆、青翠声音相似,所指各异。

10.挥酒与挥汗

莆仙戏有刘秀的二十八宿将之一铫(俗作姚)期打破玉杯的故事。《礼记·曲礼》:“饮玉爵者弗挥。”孔颖达《礼记正义》曰:“挥,振去余也。”用玉杯饮酒的不可以挥去余酒。清·于鬯(chàng)《花烛闲谈》里说今天人们以为与对方干杯完后把杯底一点点酒甩干是不尊重对方的无礼行为,然而古人却可以,即“挥余酒”。只有玉杯不可挥,《郑玄注》说玉杯宝贵而脆,若非玉杯,“则余酒皆挥矣”。所以明·胡广《礼记大全》说:“谓不可振去余沥,恐失坠。”“杯(桮)”字木字旁,古多用木头制作酒杯。“挥余酒”时即使失手摔坏,也是小事一桩。

挥,《说文解字》:“许归切。振去;抛洒。”郭璞注《尔雅》:“挥,振去水。”《战国策·齐策一》:“挥汗成雨。”宋·陆游《送范舍人还朝》:“酒醒客散独凄然,枕上屡挥忧国泪。”挥读如辉,但是“挥汗(如雨)”“挥泪”的“挥”莆仙方言却读似“希”的极短促音。

“挥”字在平水韵上平五微:妃、衣、希、沂、依、肥、非、威、祈、韦、飞、旗、晞、围、几、机、归、饥、扉、挥、稀……原来,“挥”除了读huī之外,还可以读似hi,音似“希”。因为“振去水”这个动作短促,莆仙还可以把hi读成入声,“希”的第6声:hi6。与莆仙人说“熻饭”的熻(xī,莆仙音hi6)同音。挥汗,莆仙读似“hi6gua5”。顺便说一下“振”字读音。“振”字上古读音似den,把衣服里的水或杯子里剩下的一点点酒“振去”,莆仙音变为tan5。(朱祖厚)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