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巡天遥看一千河
【发布日期:2019-11-25】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浩瀚太空,以中国古代、现代和当代科学家命名的小行星,已经有数十颗。“林元培星”闪耀其中。每一颗经过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认定的小行星,都有其精彩的奋斗史,都是中华民族的荣耀,都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林元培和我孩提时代都饮过莆田水,吃过莆田地瓜,点读过莆田的秀山丽峦。我对他格外留意,对他的事业建树钦佩有加。

林元培在莆田西天尾渭阳小学受过启蒙教育,所以对老家的感情是铭刻于心的。其夫人孙竞华相告,公婆在时,家中日常用语就是“地瓜音”莆田话。父母故世后,他恪遵遗嘱先后让父母叶落归根于渭阳青山。在设计上海市区段黄浦江的首座大桥——南浦大桥时,林元培把对家乡山路的深刻记忆,巧妙地表达于盘旋而上的引桥。既因地制宜为寸土寸金的上海节省了地方,又体现了设计的智慧捭阖之美。

桥梁,是人类飞越天堑、征服自然的物化步伐。逢壑、遇水架设桥梁,历来被视为善德之举。而“大件,非常人所能达成,达成者非常人也”。由林元培负责总设计的南浦大桥等中国特大型桥梁跻身国际顶尖行列。重庆的石门大桥(1988年底竣工)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南浦大桥(1991年通车),则是他殚精竭虑贡献于世的最高水平设计成果,其解决了叠合梁结构斜拉桥的“抗震裂缝”等重大世界性难题,被国际桥梁界誉为“世界建桥三大流派的代表性人物”。

林元培具备莆田人勤奋纯朴的特质。他设计出了世界一流大桥,却无心去“设计”自身的“学术生存环境”。由于个别学院派“权威”认为林元培起步“学历低”,他和袁隆平一样,都不是第一次参选院士就被评上。我正是在他参选院士受挫、工作过度劳累而身体出现某种状况时登门拜访的。当时,他谢绝别的媒体,只接受我这个老乡记者采访。

进门落座甫定,他的太太孙竞华便说“这回又没有(指又落选)”。林元培与妻子对视了一眼,说:“在国家大局面前,在推动上海前进的节骨眼上,个人得失是很小的事。”稍停说:“他们学校(某大学)拿我的建造桥梁理论作为教材,却又排挤我,把我当‘外人’,从做人道理上有点不厚道。”接着又补充道:“前辈一直没有机遇,改革开放给了我这个机遇,把桥造好才最重要。”他们从《新民晚报》上看到我的采访文章,竞华对元培说:“还是你老乡胆子大。”其实谈不上胆子大不大,我只是仗了一点义,说了几句公道话而已。后来,我又撰写了微型报告文学《桥梁巨匠林元培》。1999年底,莆田宣传部门策划出版《爱我莆田丛书》(后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编辑搜索“报纸上率先写林元培的作家”,才发现收录了我这篇文章。

元培马不停蹄,一心扑在“桥”上,经常夜以继日,“在家里构想,在单位里操作”,往往脱下的毛衣反了就反穿,正了又正穿,简直达到了唯桥是命的地步。继南浦大桥之后,又有他总设计的杨浦、卢浦、徐浦三大桥跨越浦江,横空出世。每桥只间隔两年,可谓心到事成,越发迅猛。众所周知,有了这些连结浦东和浦西的强固纽带,助力上海改革发展,才使得上海不负全国期待。其中杨浦大桥,把世界斜拉桥的跨径从南浦大桥的465米,一下子延长到了602米,雄踞那个年代世界桥梁跨径之首,令国际同行为之惊叹、信服。他还提出了全新的广用性“空间结构稳定理论”,并底气十足地预言,将会有跨越能力更大的“第九种桥型”问世。

在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近半个世纪的桥梁设计生涯中,林元培始终把国家利益搁在心上,勇于探索,敢为人先,负责设计了包括东海大桥在内的上百座大桥,创造了世界桥梁史上的一个又一个奇迹。天道酬勤,他的所有努力都没有被辜负。

是的,大型桥梁设计是集体创作,犹如大战役,而林元培无愧为一场场大战役的主帅和灵魂。事实的力量远胜于偏见。这位桥梁总设计师的超凡能力明摆着!鉴于林元培的卓著功勋,1989年建设部授予他“中国工程设计大师”称号。2005年,林元培终于被评上院士,获得了这一中国工程科学技术最高学术称号、终身荣誉。2015年,即笑傲于世的东海大桥建成后的第二年,天上增加了一颗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命名的小行星——林元培星。其国际编号为21023号,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林元培的经历印证了时代进步和学术风气渐趋清明。其获得命名于苍穹,乃实至名归!

辐无际涯智慧光,“巡天遥看一千河”。“林元培星”自然也“遥看”着他深爱的日新月异的家乡莆田。我了解到,在这批以中国科学家命名的小行星中,居首领衔的是1977年命名的“张衡星”。当代人能与我国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和发明家张衡为伍,这意味着什么?莆田人,自当为跃出一颗“林元培星”而倍感骄傲与自豪!(曾元沧)

作者与林元培(左)合影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