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秋,在李富捐建顺济祖庙的后八年,位于郡城东门外五里的白湖港(圣墩上游,也是宋时一处繁华的城郊水市贸易港),有乡人章、邵梦神指点立庙,名相陈俊卿“乃以地券神立祠”。次年,白湖妈祖庙告竣。在陈俊卿的极力倡导影响之下,妈祖信仰的传播,产生着新的飞跃契机,加上莆郡人人为之,扬灵显威,感恩颂德,使起源于圣墩的妈祖圣迹,几经演化,终于成为航海经商者与依海谋生的渔民百姓推崇的信仰,延续了一千多年。
元代成宗大德间(1297—1303年),因妈祖屡显圣迹,驱寇护民,已第十六次褒封为“辅圣庇民显佑护国明著天妃”。李清淑(李泮派下七世孙)承继先志,前后历时六年,在重修顺济庙的基础上,他对旧而陋的正殿和寝殿“易而新之”,并在两殿之间新建一座蕃釐殿。使白塘李氏世代虔诚捐建,精心维护长达二百多年的顺济庙,显得更加宏伟壮观,进入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宋人黄渊,于元大德七年(1303年),撰记的《圣墩顺济祖庙新建蕃釐殿记》对此也作了记述:“自制干公李富奉妃像正作序始。”对白塘李氏宗族募建圣墩祖庙,以及妈祖神祇地位的重大举措,均有相当明确的记载。
黄渊的记载,为人们叙述了一个铁的史实:是白塘洋尾李氏(李泮、李富、李清淑……)凭借着雄厚的经济实力与德高望重,首次使原先仅仅局限于弹丸之地,海隅孤屿的妈祖信仰,迅速传播并立足于繁华的内陆港口,为妈祖信仰的对外传播,作出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贡献。
清康熙(1662—1722年)间修编的《白塘洋尾李氏族谱》,是洋尾李氏前人留传下来的一本价值较高的族谱,其中收录几篇有关妈祖信仰的珍贵资料,此谱曾于1994年作为福建省文物局选送参加台湾妈祖文化文物展的展品。《白塘洋尾李氏族谱》清楚记载了以下白塘李氏族人的妈祖信仰因由。其中廖鹏飞编撰的《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记载了妈祖宫庙最早受到朝廷褒封的情况,被专家学者公认为“是已知最早的妈祖文献资料”。廖鹏飞这篇撰记对朝廷赐额“顺济”的历史背景、庙址、奉祠等,均有十分明确生动的描写。另外,重点记载圣墩赐额二十七年后,李富承继父志,不但捐资重建宏伟华丽的顺济祖庙,同时力排众议,毅然把原庙中已按传统排列百年之久的三尊神祇,作了新的位置调整,彻底改变了“湄洲神女”百年以来的传统位置,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妈祖的信仰分量,成为天下渔民百姓与航海者唯一崇拜的女海神。
同时载于《白塘洋尾李氏族谱》宋黄渊《圣墩顺济祖庙新建蕃釐殿记》,元洪希文《圣墩宫天妃诞辰笺》等,也是我们所能见到的较早的关于圣墩祖庙的文献记载。
北宋朝廷赐予圣墩祖庙“顺济”庙额,南宋时期妈祖海神的地位得以确立。此后,元、明、清几乎历朝帝王一再对妈祖褒扬诰封。据史料记载,历代朝廷褒封妈祖为天妃、天后达36次,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航海保护神。现在全球33个国家和地区共有上万座妈祖宫庙,信众达3亿多人。历经千年的传承衍播,妈祖文化已形成“立德、行善、大爱”的精神内涵以及“平安、和谐、包容”的文化特征,渗入人们的精神和社会生活,深刻影响大众的思想意识、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妈祖信仰在白塘洋尾李氏后裔中十分普遍,可以说妈祖信仰对其产生很大的作用。白塘洋尾村,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宋时,此地即为李氏族人聚居的地方,为莆田望族。在这块科甲鼎盛的土地上,热心公益、传递大爱的种子一直在这里生根发芽,传为美谈。
宋代抗金将领、慈善家、妈祖文化重要推动者——李富,即是莆田白塘李氏族裔中的佼佼者,是莆田“乐善之士”第一人。据史料记录,李富(李制干)在莆田境内广建桥梁34座,可谓莆田之最。这些石拱桥,把面积约460平方千米的兴化平原连成一片。一些桥梁至今还在沿用。他还捐家财修筑海堤,围垦造田3800亩,重修囊山寺、梅峰寺、重兴寺和满月院,建凉亭2座。他十分重视教育,捐巨资修缮兴化军学,在梅峰寺畔建卧云轩和梅峰书院,兴学授徒,提供学子费用,培养了不少名人。
“种德传心”是李富门人为其总结的家风或者说是高度概括的族训。李富家风中“乐善好施”和族训“种德传心”,还体现在李富及其族裔对道教体系中妈祖信仰传播、妈祖文化的发展做出过卓越的贡献。鉴于李富对妈祖文化的推动之功,大约在明代开始,李富就被妈祖信徒推崇为妈祖的主要配享神之一——“白水都公”,而今在湄洲岛妈祖祖庙主殿右边第一序的配祀神就是李富。不难发现,李富的“种德传心、乐善好施”等文化精神,与“立德、行善、大爱”的妈祖文化核心精神,高度契合、浑然一体。在李富数以万计的裔孙里,以李富风范为道德榜样和行为准绳的代不乏人。譬如:李富的六世孙李清淑“好贤乐善,执礼施仁,尝兴建圣墩顺济祖庙蕃釐殿。”;清淑次子讠燕老“笃实忠厚,振制干丕基。”;李富十一世孙李道童“性好施,咸称高士。”;李富十四世孙李诰“嘉靖壬戌岁饥,捐谷数百石赈灾。”;李富十八世孙李逢试“生平豁达隆施赈穷助葬,由亲及疏,识者以为无愧制干家风云。”
一千多年以来,一代又一代白塘洋尾李氏后人对妈祖非常虔诚崇信,妈祖“立德、行善、大爱”的精神和李富“种德传心、乐善好施”的家风一直感召着白塘李氏代代子孙,他们诗礼传家,家学渊源,书香浓郁,人才辈出。自宋至清有进士98名,举人62名,职官216名,其中宋代就有李茹,淳熙十三年(1186年)恩赐进士,官至湖口知县;李肃、李若兄弟,均为庆元二年(1196年)特奏名进士,李若官至吉州文学;李頔,庆元五年(1199年)特奏名进士,官至古田县簿;李颜,嘉定七年(1214年)特奏名进士,官至福州司法参军;李日新,绍定五年(1232年)进士,官至肇庆府簿。在明代有李元镇,成化五年(1469年)进士,官至广东按察司佥事;李廷梧,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官至大理寺左寺丞;李仰止、李长盛,均为嘉靖二十年(1541年)进士,仰止官至绍兴府推官,长盛官至沔阳知州;李寅实,嘉庆三十二年(1553年)进士,官至两淮转运使;李宗著,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政。还有清代李殿臣(海坛总兵)、李光文(直隶州司马)……
厚德载物,泽被子孙。白塘洋尾李氏百年家风不坠,不仅子孙昌盛,且人杰辈出。李富一心向善、报效国家、造福桑梓的人格魅力,如春风吹拂,在李氏家族中“开花结果”。李氏后人始终遵从良善家风,一向以积德行善为族范,爱心传递,默默地将“爱国爱乡,热心公益”的操守融入日常生活之中,代代传承着、践行着。白塘李氏后人族裔还有不少人活跃于当今的政界、商界、学界中。商界巨子李嘉诚、李文光、李王十二妹、李文正,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福建省政协原副省长李川、福建省政协原副主席李祖可等均是李富裔孙,虽时代不同、事业各异,但妈祖精神、李富家风一直在李氏后人身上得到了弘扬。(李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