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野先生像
新诗集《垦殖的歌》封面,1947年新书局版
《竹屋诗词》,封面题字虞愚
父亲涂元渠,笔名枫野,生于1921年,福建莆田常太莒溪人。他出生在偏僻山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里,他的父亲虽只曾读过三年私塾,却是一个精于书法、熟吟古诗词、有长远目光的农民,一心要把儿子栽培成为有文化修养的人。祖父先是把父亲送到离家七八十里外的莆田涵江镇去读小学,接着又让他进入县城砺青小学高年级,继而送他到砺青中学读初中。初中毕业后,父亲以优异成绩考入福州福建省立高级中学,并于1942年考取厦门大学政法系。父亲学生时代的生活是很艰辛的。这不仅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更由于适值抗日战争时期,烽火连天,学校内迁。福高迁沙县,厦大迁长汀。他年纪轻轻便辗转跋涉于家乡与莆田城厢、福州、沙县、厦门、长汀之间。读大学时,他利用课余兼职当小学教师,以兼课收入补贴生活。他从小喜爱文学。读福高时,在《沙县青年》半月刊上发表历史小品《金谷之春》《易水岸上》等作品。这些可能是他最早正式发表的作品。
父亲的大学时代,举国上下正在轰轰烈烈地开展抗日救国运动。木刻以其便于战斗,成为抗日宣传的利器。父亲考入厦门大学后第二年,便参加了厦门大学木刻研究会。父亲当时刻了许多黑白木刻,刊载在福建省内各种报刊上,内容大多表现中国人民英勇抗敌的事迹,刀法娴熟多变。父亲这一时期木刻的创作情况,华东师大教授钱今昔在《南平艺林烟云》文章中回忆,1943年至1945年他接编《东南图画》半月刊时,经常为漫画版画动笔动刀的就包括枫野。这个时期,父亲的诗歌创作也同样活跃。父亲1944年至1946年所写的部分新诗,收入他的诗集《垦殖的歌》,《垦殖的歌》贯穿了“企盼光明”的基调,1947年由台湾新创造出版社、大新出版社出版发行。父亲大学毕业论文《太平天国的政治思想》,从论文的内容、结构、逻辑思维以及语言表达诸多方面都表现了他作为一个大学毕业生在学术上所取得的值得称道的成绩。
1946年7月,父亲从厦门大学毕业,被学校推荐渡海前往光复后的台湾工作。先后在几所中学任教,后在台中农学院任教。父亲在台湾期间,积极参加进步文化艺术活动。
在台湾光复初期,即1945年至1949年间,中国大陆大批文化人士来到台湾从事文化界的建设工作。其中由吴忠翰、伯石、公丁、枫野等组成的“厦大校友作家群”在《国声报》“南光”副刊中详实地推介大量中外文艺名家名作,并以出色的创作活动实践自身的文艺主张,为当时台湾文艺界的繁荣做出了独特的贡献。父亲当时发表于“南光”副刊的诗文有《静静的夜》和《论太平天国的婚姻制度》等。诗歌《静静的夜》用“一枚向往于黎明的跳动的心”朝冀着光明的未来。
在台湾期间,父亲有机会与田汉相遇。1948年1月30日,父亲在台湾花莲港以版画家的身份参加接待田汉的活动,陪同田汉参访花莲港阿米族,并与田汉一同漫步海边沙滩,拍下不少照片。访花莲港阿米族时之情景如是:灯火蕉林映绿莎,轻舒彩袖发清歌,铿锵踝佩舞婆娑。稜粿和糖抓五指,旧醅家酿醉颜酡,细陈身世泪滂沱!
1948年2月1日,父亲与田汉从花莲港同返台北,寓版画家黄荣灿家,田汉即席草成《过清水断崖》七绝一首:“先民创业自艰难,鬼斧神工绝壁间。回首海云犹黯澹,好从风雨建台湾。”父亲情不自禁,当即依田汉此诗之韵,呈奉绝句两首:
一
一夕歌欢相见难,
宁忘笑语浪花间?
嘘寒问暖荒山泪,
顾曲谈词明月栏。
二
杯酒休歌世路难,
椰城灯火闭荒寒。
天涯一纸辛酸句,
留与他年仔细看。
1949年4月,解放战争取得全面胜利,远在台湾的父亲接到革命先辈的密札,承告已与地下党接上线,嘱他即归。父亲归心如箭写下:“遥天尺璧落南皋,赤帜依山意气豪。欲振狂飙思健翮,莫愁夹岸有惊涛!”
1949年5月上旬,父亲辞去台中农学院教职。他潜赴梧栖港乘帆船秘密离开台湾返回大陆。父亲明知此征程充满风险,他却全然不顾,勇往直前:“海云西望气如山,漫道征程九折艰。敢借天风三万里,梧栖僻港挂梯帆。”父亲从台湾潜回大陆途中还一度遭遇“潮退,舟搁浅滩”之险,遭遇海盗,遇匪船三艘揽道,船被迫驶入惠安小岞港,入村投宿康某渔家。从5月15日离台一直到5月20日他乘坐的小帆船才驶入泉州湾。返回大陆后,父亲径往晋江县公署,动员时任县长的同乡起义投靠共产党,未果。之后,便直奔游击区,参加闽中游击队,在司令部服务团创作组工作。在那儿,他创作了《庆祝七一歌》《欢迎你,解放军同志》两首歌词,均由郑德裕谱曲供歌咏队演唱。前者庆祝中国共产党生日,后者迎接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侦察营进大洋与游击队会师。1949年8月21日莆田解放,父亲随即被任命为莆田砺青中学解放后第一任校长。一年之后,父亲意识到把宝贵的时光耗费在繁杂的行政事务,实非己愿,于是请调到泉州第一中学任语文教员。
父亲虽然大学时攻读的专业是政法系,后来又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但他最为用心的却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早在1957年当他再读《三国演义》时,对书中的几个主要人物有了深入的认识,撰写《略谈〈三国演义〉里的几个人物》一文在《解放军文艺》1957年第5期发表。由于它的独到见解,两年后,被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明清小说研究论文集》。该书“出版说明”说:“收在这里的论文,在我们看来,其中有确有研究和独创见解的。”
父亲是一个极其勤奋好学的人。他教古典文学,有深厚的语言文字和文学修养功底,驾轻就熟,何等轻松,但他不满足于现状,旺盛的创作能力和倔强好胜的性格决定了他是不甘寂寞的。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是父亲从事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极为活跃的时期,他在繁忙的教学之余,刻苦读书,勤奋写作,不间断地在国内各大报刊杂志发表文章,体裁多样,诗词、儿童文学、特写、戏曲曲艺、戏曲剧本、古典文学研究论文等等。他的学术成果及其影响越来越大,至盛年,他身兼多种社会职务:中国语文学会福建省总会理事、中国语文学会福建省厦门分会理事、中国语文学会晋江地区会员组组长、泉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理事、泉州市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福建分会会员。
1972年3月,父亲从泉州第一中学被下放到泉州最北郊的马甲中学。那里交通不便,生活艰苦,父亲不但在那里度过了五年单调枯寂的时光,而且染上了乙肝,直接导致了他的早逝。
从马甲中学提前退休返回泉州后,父亲被返聘至《汉语大词典》晋江地区编写组参加“寸”部词条的撰写工作。从1976年10月开始至1980年这四年时间里,父亲在紧张地参加《汉语大词典》编写工作之余,坚持文艺创作和古典文学研究。这期间,父亲除应上海古籍出版社之约,着手从事《高适岑参诗选注》之外,还专注于高适、岑参这两位唐代诗人生平思想及其诗歌的研究,撰写有关他们的论文,参加古典文学界关于唐代边塞诗问题的讨论。
父亲的目光是敏锐的,1980年5月28日父亲给我来信说:“最近一期《文学评论》刊登《边塞诗派评价质疑》一文,已读。该文中对岑诗之评价,企图以一概全,否定岑之边塞诗之爱国主义主题,是有偏颇的。我将写文章批驳之。”半年后,1981年《文学评论》第一期便发表了父亲的《谈岑参的边塞诗——兼与吴学恒、王绶青同志商榷》,文章一开头就对《边塞诗派评价质疑》否定边塞派爱国主义精神予以有说服力的批驳。文章接着以充分的历史材料,论证了岑参边塞诗中所反映的一些战争题材,属于唐朝镇压边境部族贵族集团的叛乱、保卫西陲境内的安全、确保中西交通要道的正义战争。因而得出岑参边塞诗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不容否定的结论。
1983年8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父亲的《高适岑参诗选注》。今天读来,仍然可看出父亲古典文学研究的水平。《高适岑参诗选注》在选诗、注解和阐释三个方面都做得比较好,特别是在“说明”部分,更见出他对作品的深刻理解、独到见解及其流畅的文字表达。
父亲在选注此书的基础上撰写了《略论高适及其诗歌》和《岑参及其诗歌》两篇论文,分别对高适和岑参及其诗歌给予全面的综述和高度的评价。《略论高适及其诗歌》通过揭示“安禄山之乱”中高适、杜甫、李白的不同表现、不同遭遇的对比,有力地说明了高适一生在政治、军事上的胆识和实干才能,无论李白或杜甫都是不足以与他相比拟的。高适除了是杰出的诗人之外,还称得上是一位具有远见的政治军事实干家。高适的诗歌在艺术上也是有特色的。父亲在论文中指出:“高适的边塞诗便往往抒写了这种远戍万里、不畏艰苦、慷慨悲歌、勇往直前的战斗情绪和奋发有为、豪迈不羁的英雄气概,传达出盛唐时期积极进取、昂扬乐观的时代精神风貌,为当时诗坛开拓了崭新的境界。”文章特别指出,高适的边塞诗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燕歌行》这首长诗,称赞“《燕歌行》不愧为唐代诗坛上一朵光彩照人、永不凋谢的奇花。无疑的,高适一生只需写出这首《燕歌行》,便足以千古不朽了!”父亲在《岑参及其诗歌》一文中概括了岑参诗歌的艺术特色及其对后代的影响:“岑参的边塞诗为唐代诗歌创作开拓了广阔的题材和崭新的思想境界,在诗歌艺术上,作者继承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比兴的表现技巧及积极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而加以发展,从谋篇、立意、艺术构思到白描手法和通俗语言的运用,结合作者新奇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均能匠心独运、别开生面,塑造出鲜明绚丽的艺术形象,特别是对七言歌行体和七言绝句的创作,无论在内容或形式方面,都取得了独特的成就,有所创新,有所突破,不但对唐代诗歌的繁荣与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后代诗歌创作,也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父亲还计划撰写《高适传》和《岑参传》两本书,可惜未能如愿。
父亲读书,专心致志。精于思考,勤于辨析。“做学问要在细小处求甚解,永远不去人云亦云,决不沽名钓誉……总之,安于贫贱而不妄,勤于解难而不惑”。无论是古典小说《三国演义》、高适岑参诗歌长文,或是《漫话荔子》《古荔“陈紫”与“宋香”之间》《唐代的双鬟》《“海酿千钟酒,山栽万仞葱”辨析》《释“了语”》《释“凌云”》等等短文,父亲都是这样做文章的。1979年6月,在上海参加《汉语大词典》审稿期间,一天他从新华书店买来《唐宋传奇选》,回到住所,便立刻阅读起来。此书第220页《梅妃传》是他重点阅读的文章。父亲在这篇文字上画满红线。他为什么如此认真阅读这篇文章呢?因为传说梅妃是福建莆田人,正史虽无记载,但野史、古代戏曲和民间传说中却有不少有关她的故事。父亲曾经让我向复旦大学戏曲文学史家赵景深教授请教关于梅妃的几个问题。父亲早就有意写一出《梅妃》的剧本,因此他购得《唐宋传奇选》时如获至宝。
1979年,父亲到上海参加《汉语大词典》审稿会议,会议结束后,父亲在离沪返闽途中游览江浙一带名胜古迹,写诗20余首,取名为《江南纪游》;1981年2月完成的近万言长文《漫话荔子》,都体现了他一生为学、孜孜不倦、毕力钻研、死而后已的精神。1981年4月下旬,正当父亲为调进福建教育学院任中文组组长这一工作而高兴的时候,突然病倒了。1981年9月24日,病魔夺走了他的生命,年仅六十便离开了他无限热爱的学术生涯。1983年8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他的《高适岑参诗选注》,1983年9月子女自行印制他的《竹屋诗词》,1996年1月台湾建宏出版社出版他的《高适岑参诗选注》的繁体注音今译本,他都没能亲眼见到。为了纪念他刻苦勤奋、多才多艺的生命历程,2013年12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他的文集《枫野集》,内容包括古典文学研究论文、新诗、古体诗、小说、书画、篆刻、日记等,共30万字。(涂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