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为了“莆田学”创立与发展(下) ——记文史学者金文亨
【发布日期:2019-12-29】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六)

玉皇文化信仰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玉皇信仰在两岸民间具有广泛的基础。1997年,金文亨根据莆田市及福建省和台湾省民间玉皇信仰普遍性、广泛性的情况,发起成立全国第一个以研究玉皇信仰为对象的群众性学术团体——玉皇文化研究会,开始组织玉皇文化学术研究,也把其作为“莆田学”的一个内容。1998年,金文亨担任莆田市玉皇文化研究会会长后,又创办主编《玉皇文化研究通讯》刊物,作为学术研究、宣传莆田历史文化的阵地和窗口。

2001年,已经从工作岗位退下来的金文亨仍任会长,积极抓好玉皇文化研究会的五件事:一是以文会友,广交朋友,建立三支队伍,与大学和科研部门建立密切联系;二是组织学术研讨活动;三是发展农村旅游、做好二十六个研究基地(分会)所在地方旅游景区景点建设、文物保护工作;四是加强与台湾民间往来和文化交流;五是做好慈善工作,为老百姓做好事。同时,组织全国和国际性玉皇文化学术研讨会,编辑出版一批文集、专著。

他还继续研究莆田历史文化。先后发起、组织、主持召开8次全国性和2次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主要有:1997年底,参与组织全省“民俗与旅游学术研讨会”在莆田召开;1998年秋,在莆田壶公山上召开全国“玉皇文化与旅游学术研讨会”,通过全国学术研讨会,把壶公山和凌云殿作为名片推出去,凌云殿建设发展迈出突破性一步;1999年,市玉皇文化研究会与大洋乡党委、政府联合在大洋举办全省性“张公文化与旅游学术研讨会”。会后,主编《永兴岩与大洋》一书。不久,永兴岩被列为福建省风景名胜区。1999年,他主持的玉皇文化研究会和平海天后宫联合举办平海天后宫建宫一千周年庆典活动。2006年金秋时节,在秀屿区平海举办莆田市首届玉皇文化节。省市领导出席会议。会上进行学术交流,考察平海,举办文艺晚会,出版《寻游平海》一书。2008年夏,与台湾天公庙联谊会联合举办“玉皇文化与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会上编辑出版《两岸学者论玉皇文化》《素描秀屿》《玉皇文化研究十年》三本书。两岸学者专家一百五十多人参加。台湾六座玉皇殿以及新加坡玉皇殿都派代表与会。会上还向汶川灾民捐款二十多万。组织召开“国际玉皇文化学术研讨会”,于201210月与莆田学院中文系、台湾天公庙联谊会、中国神话学会、华中师范大学道家与道教研究中心、新加坡北辰宫等九个单位联合在莆田举办。八个国家学者与会。会前编辑出版《海内外学者论玉皇文化》《问道壶公山》《闽台玉皇信仰》三本书。举办大型玉皇祭典,考察部分玉皇殿。新闻媒体都作了报道。2016年,组织“施琅与妈祖学术研讨会”,编印《施琅与妈祖》《妈祖的足迹》二本书。莆田市玉皇文化研究会开始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近10多年来,他又先后发起、召开全省性、闽台、全国性和国际性的学术会议,又得到海内外学者支持,都取得圆满成功。

除此之外,金文亨还积极做好对台学术文化交流和民间往来。与台湾省草湖玉尊宫等二十多座玉皇殿和新加坡北辰宫保持不断往来,相互交流;还联合举办两岸的、国际的学术研讨会,共同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搞好慈善工作,大力弘扬慈善文化。莆田市慈善总会成立,市玉皇文化研究会捐款一百万;汶川地震捐款二十一万;每年慰问100200户困难户和百岁老人;还坚持慰问市福利院残疾人、国际儿童村孤儿、市聋哑学校学生、莆一中新疆班学生等。莆田市玉皇文化研究会被莆田市人民政府评为“慈善之家”。

从金文亨论文、专著、文集成果等,我们不难看出他对故土的真挚之情;也不难看到每一部专著的字里行间,都跳动着他对兴化父老乡亲的热爱之心。他有很强的奉献精神,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有较高的学术素养,更有锲而不舍的可贵品格。正如他所说:“对莆田历史文化探讨和研究,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和付出艰辛的劳动,更需要勇敢的开拓、责任的担当、执着的奉献精神。”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无论是繁忙的行政工作还是节假日,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他不辞辛苦,不怕困难,废寝忘食,伏案疾书,有时通宵达旦,为莆田的文化学术研究,默默地付出心血和汗水。在老金影响、推动下,近10多年来,在莆田掀起一个研究莆田历史文化的浪潮,“莆田学”学术研究蔚然成风,其领域涉及莆田文化各个方面,人物、科举、旅游、经济等等,据不完全统计,“莆田学”研究著作达到数十部,且多是自发的。

金文亨有着较自觉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勤于思考又严谨务实,三十多年来他把“莆田学”当成一项事业来做,倾注了毕生的精力。他研究“莆田学”有着自己的特点:一是,他不但提出莆田历史文化积淀丰厚,且有鲜明的特征,又作为一门学问,一个学科进行研究,而且亲力亲为,三十多年坚持不断地有计划地组织专家学者对“莆田学”进行深入研究,从不间断。二是,研究领域较为宽广,既研究古代莆田历史,还研究近代史的地方史,又研究经济、文化、教育、宗教、民俗、莆田戏剧、交通,涉及领域广;既研究历史事件,又研究历史人物,及其遗址遗迹。三是,注重第一手文献资料搜集,又进行田野调查,进行对证,既重文字资料,又重口头传说,互相补充。四是,把研究莆田置于全国大背景之下,敢于提出自已的见解,发表的著作、论文观点新颖,如《湄洲湾开发利用》是第一本研究莆田经济成果的著作;《闽中人民革命史》是第一本莆田红色文化专著;《莆田纵横》是第一次从纵横两方面全面介绍莆田历史文化内容,被誉为“莆田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五是,既重史,又重文,遵循写作“信、达、雅”原则,他出版散文集、著作或论文注意通俗,作品面向广大读者,文字通俗易懂,颇受读者欢迎。(李福生)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