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知府钱顺德撰《重修兴化城隍庙记》
兴化府城隍庙拜亭前中门石柱题名石刻
兴化府城隍庙拜亭后中门石柱题名石刻
兴化府城隍庙大殿石柱题名石刻
兴化府城隍庙拜亭东侧通道石柱题名石刻
明代莆人林俊书丹《二忠祠记》
兴化府城隍庙位于莆田市区梅园路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原莆田县医院)旁,坐北朝南,为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目前我省保持明代古建筑最完整的古城隍庙之一。
明洪武三年(1370),始建兴化府城隍庙,由知府盖天麟将原子城内西北角的军城城隍庙迁建于现址。弘治二年(1489)拓建。后代屡有增修,现存大殿保持明代营造手法,极为典型,为研究莆田明代中期建筑史的实物资料。现存石刻有明知府钱顺德《重修兴化城隍庙记》,拜亭石柱上明万历、天启、崇祯时重修城隍庙的石刻题记,大殿石柱上崇祯四年重修的石刻题记;以及原立二忠祠的二通明代碑刻《二忠祠记》《重修二忠祠碑》,今移存城隍庙。现综录之,以存史料。
一、万历十四年七月兴化府知府钱顺德撰《重修兴化城隍庙记》碣
碣高61.5厘米,宽46厘米。楷书。嵌立于城隍庙大殿后墙上。此碣文录下:
重修兴化城隍庙记
郡县之地,提封百里,古侯国也。有民人政事,则社稷之寄存焉。水旱丰歉,民食攸关。祈报之事烦,则祭祀之典重。我国家以农立国,太祖高皇帝□受□怀柔百神,命天下郡国遍祀城隍之神,以复古社稷遗意,典至重也。洪武三年(1370),前守盖公(盖天麟)奉命择地北城,创建斯庙,规模粗具,初仅设坛而祭耳。宏(弘)治二年(1489)始建正殿及两庑大门,塑神像衣冠而坐,复考古礼,题栗主曰:“先农后稷之神,凡地方水旱灾祲,有司皆虔祷于是,灵爽式凭,有自来矣。”
今岁(1586)余奉命来守是邦,下车之始,有事谒庙,见殿宇倾圮,虑祀事有阙,而神不飨也。命道士葺而新之,勤其洁治,时修香火,罔或失坠,今而后神人以和,疾厉不生,嘉祥洊至,以答国家无疆之休,讵非重民事者之先务欤,是役也。縻金钱九十二缗,悉余捐俸以助,不敢烦邦人。谨缀始末,以谂来者。
知兴化府事、武林钱顺德撰
万历十四年(1586)岁次丙戌七月谷旦泐石
按:钱顺德,武林人。万历十四年(1586)由进士任兴化府知府。清乾隆《兴化府莆田县志》卷之七职官志·文职官·明兴化府知府载“钱顺德,常熟人。由进士万历十二年(1584)知”,有误。
二、城隍庙拜亭石柱上明代重修题记
(一)万历甲寅(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住持杨大琯、郭稷募修大门、竖屏墙、石砌甬道、庙埕诸处。
拜亭前中门右柱,高232厘米,宽22厘米。楷书。
(二)天启甲子年(天启四年,1624),住持杨大琯、郭稷募修正殿、建后殿并仪门、立石柱栏杆、濬众井。
拜亭前中门左柱,高232厘米,宽22厘米。楷书。
(三)住持杨大琯、郭稷等募建
拜亭后中门左柱,高232厘米,宽23厘米。楷书。
(四)天启甲子岁孟春吉旦立
拜亭后中门右柱,高232厘米,宽23厘米。楷书。
(五)崇祯乙亥岁(崇祯八年,1635)孟秋(七月)吉旦
拜亭东侧通道左石柱,高203.5厘米,宽20.5厘米。楷书。
(六)住持杨大琯、郭稷募建
拜亭东侧通道右石柱,高203.5厘米,宽21厘米。楷书。
三、城隍庙大殿石柱上明代重修题记
(一)道士杨大琯、黄镇、陈贞元、郭稷、郑璇仝募建
大殿中门左柱,宽29.5厘米,高262.5厘米。楷书。
(二)崇祯四年(1631)岁次辛未季秋吉旦
大殿中门右柱,宽29.5厘米,高262.5厘米。楷书。
四、移存立城隍庙的原二忠祠明代二通碑刻
(一)正德七年(1517)十月邑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林俊书丹《二忠祠记》
二忠祠记
赐进士出身、中顺大夫、福建提刑按察司副使、奉勅提督学政、慈溪姚镆撰文
赐进士出身、资善大夫、都察院右都御史、凤山林俊书丹
赐进士出身、文林郎、河南道监察御史、梅峰陈茂烈篆额
莆阳在前宋时有伏节死义之臣二人,曰参知政事、知兴化军陈公文龙,制授通判、摄兴化军陈公瓒。皆出丞相正献公后,而瓒为叔,文龙为侄。元人之难,文龙首以不屈死,瓒继之。文龙死,谥“忠肃”,赠太师,庙号“昭忠”;瓒死,谥“忠武”,赠兵部侍郎。事载信史,传诵人口不衰,而祀事迄未及,阙典也。
属者公乡人,南京大理寺左寺左评事徐君元稔,始具二公死节以请。上览奏嘉叹,即诏兴化前守蒙惠同知李大纪、莆田尹周任,以正德五年(1515)秋八月,度地于城隍之左偏,建祠肖像祀之。其祭品仪式,一视余公阙例者,巡按监察御史王公注体国意而为之者也。是年夏,予观风至莆,得瞻拜祠下。今郡守张琦、莆田尹欧阳嵩率其宗之人,因以记请。惟自昔忠臣义士,固以死为烈。然其死也,小者系一郡一邑之存亡,而大足以系天下,要皆有不苟然者。
初忠肃公文龙,以度宗咸淳四年登第,坐直言,忤贾似道,摈于家。元兵蹙临安,谢太后始起公参知政事。公建议守江及欲决战以死,皆弃不用,卒议降。公寻乞归养。
益王称制于闽,乃复以政府召公。漳州叛,命为闽广宣抚使,招降之;兴化石手军乱,又以公为知军,平之。元兵复趋闽,势益炽。建宁,闽之门户也,则已破;南剑州,闽之咽喉也,则又破;福与泉于兴化本唇齿也,则又皆破。公独发民兵数百,开阃兴化,激以忠义,守其城不下。元人日遣使谕降,公皆斩以殉,无免者。会公部将林华、陈渊、通判曹澄孙等卖降,公与母夫人始被执。元将阿刺罕欲降公,且胁之。公指其腹,以节义文章为示,拒甚力。元人不能屈,乃械公送杭,卒不食死。母夫人留福州,亦不食以死。
其从叔忠武公瓒,与忠肃素要忠义。方忠肃开阃,公即率家财五百万缗,航海以助张世杰军。及闻忠肃被执,遂举兵诛林华等,复其城。端宗因命公以通判摄兴化军。公即枕戈厉卒,涕泗感激,以卫其乡郡。复分遣家兵五百,犄角张世杰,以复邵武。义声震一时,上下指公为贺。已而城卒破,公犹率其家兵巷战,力屈被执。元将唆都复欲降公。公叱骂不绝口。唆都怒,遂车裂公,屠其民,血流有声。公死而兴化不可守矣。
夫宋自临安告变,天下之势,已尽析而入于北。庶几为后图者,犹赖闽与广也。然闽介于浙与广之间,闽苟全,则进足恢复浙左右,呼吸两淮,控引江鄂上下,以兴夏少康之业;退犹足屏蔽东广,以少延汉人西蜀之祀。故守闽,所以守天下也。闽诸郡虽降,兴化能固守,则形连势属,犹足为之声闻而缀之,幸或起而应焉。则亦颜鲁公守平原,以动河北列郡之几,将复有同盟而共事者。故守兴化,所以守闽也。忠肃死,忠武复死,则兴化破而闽尽矣。彼区区东广,复何恃而能久哉?故二公之死,非独以其郡与邑,而系于国势如是也。
昔宋仁宗当策士时,尝以“忠孝状元”为祝,自是而策士屡矣。至忠肃公始以孤忠大节、矫然自奋,卒与文信国(文天祥)齐名,收有宋三百年养士之效。公真足表厉天下者哉!
宣和间,金狄犯中原。诏草泽举兵,迄未有能应之。忠武于是乃独布衣倡义,抗鲁仲连不帝秦之节,横尸殉国,死有余愤。公亦真所谓“国士”哉!世道之赖岂少也。其祀之也则宜。虽然二公死,节伟矣!元人既尽侵有我中夏,诏访其子孙录用之,皆自晦里闾,不一奉诏,固未肯西向而坐也。其视留梦炎辈身为宋臣,以虏庭富贵自餍,忘其君,亦遂忘中国。
呜呼!彼不愧二公,独无愧其子孙乎!然则公子孙亦信,所谓世其家声者矣。予用是,既录公大节,以告世,乃并其后人牵连书之。
时正德壬申十月望日立石
碑宽84.5厘米,高248.5厘米,厚19厘米。碑身楷书。碑额“二忠祠记”四字,篆书。碑原在城隍庙东二忠祠内,今移存立城隍庙内。(吴国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