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陈文烛撰《重修二忠祠碑》
(二)万历十四年(1586)五月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右布政使陈文烛撰《重修二忠祠碑》
重修二忠祠碑
我明宣宗章皇帝《御制五伦书》载宋忠臣陈文龙死事最详。宪宗纯皇帝《续修通鉴纲目》书元破兴化,陈瓒死之,一门忠节。盖福建兴化府莆田县人。
孝宗敬皇帝下诏求言,莆人大理寺评事徐元稔上疏表之。其略云:臣与二陈同里,当时文龙谥“忠肃”,庙号“昭忠”,瓒赠兵部侍郎,谥“忠武”。故居今草莽,过者徘徊不能去。古帝王显忠于异代,非操世大柄者耶!乞立祠本郡,赐春秋祭如文天祥江万里故事,庶慰人心而励将来。诏许之,至武宗毅皇帝朝,立祠于城隍庙左,肖像祀焉。越八年癸酉督学姚公镆记之,历世宗肃皇帝、穆宗庄皇帝朝屡修之,几再世矣。
今上御极十有四年,垣圮层坏,鞠为茂草。中丞沈公人种、御史杨公四知表扬往哲以维国是,下新祠之令,不佞掌司事,谓崇古劝今政之不可废者,宜新之。而兴化知府钱君顺德,同知关君、学尹呈公帑若干以为工费,适推官祝君致和视县事,经始营度,落成有期,焕然维新,俾昭代列圣厚忠直者数百年如一日。
二陈公有生气,天昌厥后,报施盖定云。嗣孙陈君瑛举进士,参知漕储事,寓书不佞请书丽牲之石。不佞叹曰:宋自临安告变,天下之势岌岌乎殆哉!而闽尚存,闽苟存焉,控两淮而引江鄂,庶几无虞。又八闽形势在兴化一路,二陈公之以死守也,其恢复中原之志乎。
忠肃公初讳子龙,度宗廷策以冠多士,改讳文龙,字君贲,授绍兴判官,除崇正院说书,擢监察御史,以劾迎合者忤贾似道,左官。后起至充闽广宣抚大使,后福州、泉州俱降,同郡尚书方应发劝忠肃降。忠肃手剑逐之,益谋缮守,使其将林华伺境上,华即降且导至城。有执忠肃军中凌挫者。自指其腹曰:“此节义文章也,可相逼耶?”械系杭州不食而死。其母死福州尼寺中,且曰:“吾兴吾儿同死,又何恨哉?”
有忠武公者,讳瓒,字瑟玉,忠肃之诸父魏国正献公之曾孙也,闻而叹曰:“吾侄不负国,吾忍负吾侄耶!”阴募义兵攻华等,诛之,复兴化,以其首告家庙,献于行朝。端宗壮之,命以通判权守兴化,时元唆都、董文柄等各拥兵数万,而忠武号令严整,元兵日增,蚁附登城,力不能支,犹率麾下巷战。元兵死于城者千余,忠武后为元人所执,大骂曰:“文龙吾侄也,世笃忠贞,岂从汝胡狗求活耶?”唆者大怒,车裂以殉,屠城三时,血流有声。
夫兴化破而闽尽矣,闽破而宋亡矣。时天下死节者三十余,人以为三百年养士之报,而陈有肃、武。且忠肃与文天祥并为忠义状元,而天祥平居亦称公为陆贽、汲黯之流。彼言:“生为宋臣,死为宋鬼”,践之矣。又言:“不爱一家死,思存赵氏脉。”及母氏死,忠武以布衣死,言如券矣,宁独必其身哉!其后毙其所乘赐马,又子孙百年不食元粟,佘骎骎显示有道之朝。不佞窃谓有天报云。因志其大告嗣修者,复为辞二章,俾歌以祀。其辞曰:
嗟二公之忠贞兮,值皇舆之败续。好修姱以鞿羁兮,竟同归于锋镝下。从龙逢比干兮,何异夫万人敌。过而式者莘莘兮,海风参差惨戚。嗟新祠之鼎建兮,暾将出于扶桑。瞻灵氛其如在兮,路修远而翱翔。折瑶枝以为羞兮,精琼靡以为粻。望壶公而容舆兮,惟亿万年无疆。
明万历十四年丙戌端阳日
赐进士第、通奉大夫、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右布政使、前奉敕专管漕务、督理庐凤淮扬粮储、四川按察司提学副使、沔阳陈文烛玉叔撰。
碑宽85.5厘米,高270.5厘米,厚23厘米。碑身楷书。碑额“重修二忠祠碑”六字,篆书。碑原在城隍庙东二忠祠内,今移存立城隍庙内。
按:2019年11月12日,笔者到城隍庙看原碑,核对文献资料,发现《莆田金石木刻拓本志》《莆阳玉湖陈氏家乘》第一卷、《兴化府城隍庙》关于《二忠祠记》《重修二忠祠碑》二碑记载皆有错别字及漏缺字。(吴国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