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门闹元宵
猪走鼠来,又是一年新春到,由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需要,人们宅家防护。往年的这时候,人们做红团、贴春联、挂红灯、放鞭炮、吃年夜饭、守岁、拜年,还有拜妈祖、赏民俗、品美食、闹元宵等。莆田的年节习俗源远流长,极具地域特色,在莆田要过二次春节,第一次是在年三十“做岁”,正月初一“过年”;第二次是在正月初四“做大岁”,正月初五“过大年”。过完“五日岁”后,莆田人开始闹元宵。
“节到元宵兴倍生,普天人共乐升平。有楼紫陌繁华盛,灯火辉煌不夜城。”莆田闹元宵一般从正月初六到二月初二结束,堪称全国最长的元宵节。元宵民俗活动规模大、参与人数多、仪式多样。同时,随着喜庆、欢乐的民俗活动,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欢庆时常常通宵达旦,盛况蔚为壮观。
莆田元宵,一月欢腾。不论城区或是郊区,不论山区或是沿海各村庄以不同形式闹元宵,爬刀梯、踩炭火、摆棕轿、圈灯、打砂花、挑担盘、冲海、“跑廿六”、点烛山等民俗活动声势浩大,闹元宵展示了莆田人民敬天祈福、乐观向上,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
“十里不同风,一村一习俗”。莆田每天都有不同村庄、不同姓氏以不同形式闹元宵。莆田“担盘”是嫁娶、祝寿、乔迁等重大喜庆活动习俗,一担十盘,荤素装盘,甘蔗随担,寓意甜蜜和合、十全十美。正月初六,三江口镇芳山村千人担盘出游场面喜庆,祈求国泰民安,五谷丰登。正月初七,黄石镇江东村“红桔塔”是村民祭祀梅妃的果龛,十五座桔塔直抵大殿房梁,最高的“桔塔”由底座直至屋梁,高达6米,一层层红桔在彩灯和剪纸映衬下,绚丽多彩,让前来观看元宵民俗活动的人们叹为观止。元宵后桔塔拆散,红桔分送家家户户,寓意送“吉”到家。日暮銮驾跑宫惊天动地。正月初八,枫亭镇麟山宫元宵行傩出游,“皂隶舞”开道,古朴粗犷,威武整齐,辅以“威乎乎”的呐喊和锣、鼓、吹的伴奏,庄严肃穆,气势威赫。千人参与,持续三天,绕道百里,接驾场面壮观。正月初九,平海镇城隍出游,执事前行,文武列队,銮驾出巡。所到之处,乡民放炮迎拜,一路旌旗招展,锣钹喧天,鼓乐齐鸣。正月初九,涵东街道霞徐顺济庙元宵大红团,表面龙纹手工雕刻,年年不同,56个小红团环绕,象征中华巨龙腾飞,民族和睦团结。
正月初十,涵东街道塘北社区,筵席供品丰富,游灯长龙巷行,圈灯龙盘虎踞,古巷、灯笼、火堆、爆竹,浓浓的元宵情味。新度镇锦墩村独特的元宵习俗,先将生铁或碎铁片融化成铁水,再将铁水舀起倾于竹片内,用木槌击打,泼向干粗、叶茂、高大的荔枝或龙眼树上,铁水碰击,火花四溅,飞花如雪。正月初十到十三,仙游盖尾镇前连村在丁字形大型清代红砖古民居前舞龙舞狮,体现古厝与传统民间艺术融合的和谐之美。正月十四,湄洲岛东蔡村妈祖金身出殿巡安布福,驻跸老厝古居,午夜时分回銮祖庙,万众相随,人群如潮。肩舆冲阶入殿,电掣风驰。
正月十五,东海镇东沙村万人圈灯,家家户户手持木棍,肩扛板灯,在龙头灯引领下,行走于村舍阡陌间,恍若长龙,在广场处绕圆成圈,犹如龙盘。还有南门社区元宵摆棕轿,是多支棕轿队同时上场,围着火堆转摆棕轿,在锣鼓声和呐喊助威声中,视觉冲击,心灵震撼,棕轿踏火,人神共娱。正月十五夜,枫亭镇万人大游灯,花盆菜头灯、驱邪蜈蚣灯、百戏彩架灯,灯灯出奇,彩车流光溢彩;十音八乐队、女子腰鼓队、车鼓队声乐喧天;五色旗、龙虎旗、旗帜招展;舞龙舞狮,百戏杂陈,游者欢畅,观者愉悦。正月十五,还有涵西街道延宁宫蔗塔祈福,甘蔗截成蔗节,用蔗节搭建出百层高达三米的空心蔗塔,并垒出吉庆字样,传承百年,匠心独运。
正月十六,城厢区凤凰山街道筱塘社区摆棕轿,棕轿队伍头扎箍巾、劲装绑腿,在熊熊烈火间腾挪跳跃,于火中穿行而出,极具震撼。正月十七,梧塘镇松东村元宵赤脚踏火,四尺高的柴薪点燃后,燃起冲天烈焰,炭火炽热之际,抬轿人赤脚从旺火上踏过,来回穿行,惊心动魄。正月十八,南日岛浮叶村闹元宵,有着独特的闽南风俗,十几架神轿由年轻人肩抬,冲向大海,水花四溅,踏浪祈福。新度镇善乡村,神明行傩出游,巡境布福,尤其以摆神像最为出名,三尊神明的神轿叠搭在一起,三队人马相抵旋转,场面热闹欢畅。正月十九,莆禧古城爬刀梯,元宵队伍绕境巡游后,僮身攀爬高达十七米的刀梯,在梯顶抛掷铜钱,人人举手,俯身争抢。寓意纳福驱邪、护佑平安。
正月二十,灵川镇东进村,五帝出郊,自东汾五帝庙出发,马队蜿蜒,妆扮各色故事,于山间环行,皂隶舞开道舞蹈,古朴庄重。江口镇东岳观元宵,妈祖文化、侨乡文化大展示、坐刀轿、打铁球、灯展,丰富多彩、场面热烈。正月廿四,笏石镇北埔村万人闹元宵,传统、古朴的元宵巡游,大旗、清道、马队、妆驾、执事、銮驾一应俱全,家家户户,恭接行傩。白塘镇镇前村打铁球,元宵巡游时,乩童用布满尖刺的铁球击打背部,甩打激烈,流血披身,再现四百年前莆田人英勇抗倭、抵御外侮的英雄气概。正月廿四的元宵夜,白塘镇上梧村金针穿腕,吃香、踢炭火,参与者在神秘热烈的铃鼓、吟唱声中,用金针穿腕,咬香嚼火,赤足踢散炭火,香尘四起。上梧村、镇江村冲花,村民自制的烟花材料以竹筒装填,排列整齐,点燃后喷出两米多高的火花,僮身们赤膊上阵,身体前倾,将裸露的上半身伸至火花之间,任火花喷溅,赢得人们的阵阵喝彩。正月廿六,白塘镇洋尾村“跑廿六”,由200多匹马和数百名村民组成的巡游队伍长达上千米,其中100多名少男少女扮饰成民间传说中的人物骑马游乡,祈求新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正月廿九,莆田元宵接近尾声,文峰宫烛山烛船,尾暝元宵,这一夜祈福求安的蜡烛在剩下二寸许时先予吹灭,到二月初一,各家各户再请回点后的“烛脚”,回家继续点燃,寓意把所有喜气、好运带到新的一年。
二月初一,龙桥街道泗华村千人抢豆丸,村民将红豆丸分装到碗,小伙子们手托托盘,在火铳声中,跃高撤盘,豆丸倾碗而出,老老少少俯身捡拾,有的凌空截夺,抢到豆丸就仿佛抢到了一年的福气和好运。二月初二,黄石镇下江头的打铁球,传承延续莆田人英勇抗倭的民族精神,铁球掷打背部以示无畏强敌,伴随神轿的铃鼓歌欢乐喜庆,极具特色。
在近一个月莆田城乡欢庆元宵节的过程中,都离不开车鼓表演、舞龙舞狮、舞九鲤、十音八乐、迎神仪仗队、马队、妆架等盛大队伍。元宵期间,锣鼓喧天,乐声悠扬,穿街走巷,乡民们抬菩萨神像行傩。家家户户厅堂摆设香案,焚香放炮,化“贡银”,烧柴草,祈求来年日子更红火。有的还把舞龙舞狮接到家门口表演,祈求新春吉祥如意。在闹元宵的日子里,莆田乡村普遍演戏谢神,戏棚上鼓吹管弦,珠喉韵啭,元宵夜莆仙戏演出更是好戏连台。除此之外,群众性文化活动更是精彩纷呈,还有装饰假山彩阁、摆斋菜、放焰火、演木偶戏、灯谜竞猜、书画展览等。别具特色的莆田闹元宵,让年味更浓厚,它把欢乐、吉祥送到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