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仙游县大济镇坑北村马峰生产组正有序复工、大兴农田水利工程,目前工程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施工现场,机械车辆挥动着长臂,运载车辆忙碌穿梭,工人们挥汗如雨,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一年之计在于春,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为了做好今年粮食丰收,仙游县大济镇认真贯彻精准防控的需求,统筹“两手抓”,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抓紧修好水利促进春播工作持续进行。
为提升农村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大济镇党委政府及村干部的密切关注春耕生产工作,对马峰生产组的农田水利建设改造给予大力的支持,抓紧修好水利促进农田增效、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致富。
据了解,大济镇坑北村马峰生产组有村民163户,总人口652多人,耕地面积24多公顷,农旱地较多形成耕地贫瘠,旱时缺水没水灌溉,多年来部分农田造成减产减收以致绝收,农业效益不佳农民收入不高,是靠天吃饭的“望天田”,俗语说田瘦栽松拍(马尾松),许多田园抛荒无法耕作,为了养家湖口部分农旱地只能栽马尾松、杉木林或其他林产。在解放初期,在政府的关怀下兴建了马峰生产组第一条引水渠,促进了该生产组几百亩农旱地得到了水利灌溉,那时农旱地成了有水的良田,得到了旱涝保收农民受益大量增加经济大幅增长。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马峰引水灌溉渠道年久失修出现堵塞冲毁,水库被石渣填满成为废库,生产组多次投工投劳组织村民修复只是杯水车薪得不偿失,并且再次用水管铺设以济燃眉之急可是收效较微。
在大济镇党委、政府与坑北村“两委”干部经过精心谋划,耐心引导,细心操作。在工程建设中该村支部勇于担当,发挥了党员战斗堡垒作用,积极组织群众共同修好这条“生命”之渠。
在村民们积极的努力下,该工程计划投资12万多元(部分资金还未到位),修建渠道全长650多米,宽60公分,高50公分。工程计划于3月中旬全面峻工。 (陈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