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践行改造宗旨,提高刑释人员创就业谋生技能,促进他们回归社会无缝对接,减少和预防他们重新犯罪,莆田监狱把“向社会输送合格劳动者”纳入政治改造的重要抓手,不断开辟出在监教育新途径,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以课堂化教育为基地,大力开展服刑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为他们回归社会打下基础。先后与福建省莆田职业中专学校、福建省莆田华侨职业中专学校合作在监狱开办教学点,有汽车维修、计算机应用、电子信息技术、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四个专业教学班。同时又与福建广播电视大学曙光学院合作,增设了园艺、茶艺二个专业。到目前为止共有366名临释服刑人员参加了职业技能培训。此外还在周三教育日,邀请专家教授进监,每月定期大力开展培训工作,有力促进了临释服刑人员对当前社会经济和行业发展趋势的了解,提高了职业技能,拓展了视野,为他们回归社会插上腾飞的翅膀。
以拓宽渠道为载体,努力提供各行业就业信息,为服刑人员回归社会穿针引线。开展临释服刑人员问卷调查,统计归纳他们的就业意愿,动员一切力量积极与省内外相关市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规模企业沟通联系,掌握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和企业用工信息,并把企业需求岗位信息在监狱电视台《刑释有“位”来》栏目上播报,制作《各地用工需求信息表》分发给临释人员,使他们对社会各企业的用工信息有总体的了解,拓宽了就业渠道,为他们回归社会搭建了爱心桥梁。
以就业推介会为平台,积极开展现场就业意向洽谈,为刑释服刑人员回归社会无缝对接。监狱积极牵线搭桥,为刑释人员回归再就业搭建接轨平台,使他们一回归社会就能自食其力,此举受到临释服刑人员热烈的欢迎和拥护。监狱适时联合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业介绍服务中心等,邀请相关规模企业进监,举办刑释人员就业推介会,许多服刑人员通过这一窗口找到了工作,使自己一踏上社会,就有位可就、有事可做、有薪可领,减轻家人的负担。
技艺在身终有用,铺就人生幸福桥。莆田监狱充分利用社会优质资源,不断丰富出监教育内容,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努力开辟刑释人员回归社会无缝对接新途径,搭建他们未来生活幸福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吴文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