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文化传承视角下的莆仙端午节
【发布日期:2020-06-24】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文/余学范

 



水乡,河道上龙舟竞渡  许武/摄




 

初五扒龙船  许武/摄

 

 

蒲艾争香,龙船花开,又是一年端午临近。莆仙端午节自古传承,民俗事象丰富多彩,又融合了其它节日的内容。一些具有节日特色的实物,以及有强烈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文化,体现了我们内心所寻求的精神寄托和鲜明的地域特色。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以下这几个民俗活动。

 

 

 


 

 

初一糕(采自网络)

 



初二粽 锦堂/摄 

 

 1、五月初一吃米糕。这个习俗由来已久。《明史·志·礼·嘉礼一》记载:“凡立春、元宵、四月八日,端午、重阳、腊八日,永乐间,俱于奉天门赐百官宴,用乐。立春日赐春饼,元宵日圆子,四月八日不落荚,……端午日凉糕,重阳日糕,腊八日面,俱设午门外,以官品序坐。”说明明代端午节皇帝赐大臣吃凉糕,算是与民间一起过节。当时“凉糕”肯定是民间流行的端午应节食品。在北方的山西、陕西、内蒙古部分地区,至今仍然有端午节吃凉糕的习俗。凉糕的品种很多,有一种的食材也是糯米和糖,只是做法与莆仙米糕不同。

2、五月初五中午吃面。在莆仙,一年中有三餐饭是家家户户相同的,这就是农历正月初一早上的线面,端午节(五月初五)中午的汤面和冬至早上的汤圆。端午节也吃粽子,但那是在五月初二,而且不是正餐。初五中午的正餐是汤面,即加作料带汤的面条。外地未见端午节吃面,但都有过夏至节日并且在那一天吃面的习俗。如浙江、广东有“冬至馄饨夏至面”、山西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古人认为夏至吃面是为了“辟恶”,这与端午节驱瘟、辟邪、除恶气、辟毒的主旨是相同的。从时间上看,端午节与夏至同在农历五月份,很接近,有的年份在同一天。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的《新编万年历》(科普出版社,1984年6月),从1840年到2050年这211年间,共有33个年份夏至这一天落在农历五月初一至初五之内。其中有3年(1890、1909、1977)夏至日恰逢五月初五。假设古时候莆仙人本来是在夏至吃面,直到某一年,夏至刚好是五月初五。那一天莆仙人既过端午节,又在中午吃汤面算是过夏至。后来觉得夏至与端午接近,而且也都是为了“辟恶”,就干脆固定在五月初五中午吃面过夏至。相沿至今,就变成了端午吃面,夏至反而没有民俗活动。西晋周处《风土记》说:“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与夏至同。”所以,我们认为,今莆仙端午节有夏至的习俗。

3、五色丝线做蛋套。汉代应邵《风俗通义》曰:“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瘟。”又曰:“五月五日续命缕,俗说以益人命。”续命缕亦作长命缕、续命丝等。今莆仙民间在五月初五日把五色丝线编成蛋套(细长网兜),装入桃子和煮熟的鸡蛋、鸭蛋,挂在小孩子脖子或衣扣上。据民俗学家考证,这是古时一些地方立夏的习俗。十几年前民俗学家指出,传承3000年的立夏民俗在全国消失殆尽。今莆仙虽然没有将立夏当节日过,但蛋套民俗活动借端午节保存下来了。另外,这做蛋套的五色丝线,就是“长命缕”,体现了两个节日民俗活动的交融。用一种叫做“蛋草”的植物煮的蛋,外部呈黄色。据说吃了这种蛋,就可以经得住夏季阵雨的袭击而不生病。

4、用“午时草”煎汤沐浴。农历五月初五上午,在莆仙地区,家家户户都有人到野外采百草,放在太阳底下晒。午后用这些草(莆仙话称“午时草”)煎汤沐浴,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然后换上夏装。这是一种古老的民俗,古时称“浴兰汤”。《大戴礼·夏小正》曰:“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大意是在端午节那天采集香草煎汤沐浴。屈原《九歌·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王逸注:“兰,香草也。”意思是在祭祀神灵之前,必须用香草煎成的“兰汤”沐浴,使自己洁清。唐韩鄂《岁华纪丽》曰:“端午,角黍之秋,浴兰之月。”注:“午日以兰汤沐浴。”苏轼《浣溪沙·端午》词:“轻汗碧纨微微透,明朝端午浴芳兰。”因此端午节又被称为“浴兰节”。因为五月是“恶月”,洗浴可以驱邪避毒。莆仙至今保留了这一民俗。所谓“午时草”,只是青草,一般不拘泥于某几种,但其中要有香草,如菖蒲、艳山姜(粿叶)、埔姜(莆仙话称慕香)等。除了青草,还要采一些树枝树叶,如枇杷、桃、番石榴、柑橘、柚等,这些树的枝叶大都带有香气;还要有作物,其中有带荚的黄豆植株。可知“午时草”代表香草。洗干净煎汤后,香气馥郁,加入热水中,用于洗澡。

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民间认为,端午日午时阳气旺盛,是一年中草木药性最强的一天。用午时草沐浴,不但可以洗去污垢,搞好卫生,更重要的是为了涤除秽气、驱邪,使身体洁净,然后才可以祭神。相当于屈原诗中所说的“浴兰汤”。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在莆仙,午时草也用于一些人生仪礼,如婴儿满月时母子沐浴、新郎新娘婚礼前的沐浴;也用于人们祭祀神灵之前的沐浴。由于午时草在莆仙民俗中的重要用途,每年端午节,人们总要留下一些,晒干备用。

5、龙舟竞渡。莆田南北洋,水域广阔,河网密集。每年端午节,在黄石的华东、清江、华西、华堤,涵江新港、埭里、保尾、洋尾,梧塘的梧塘桥头等地,在水较深、长而且笔直的河道上,都会举行龙舟竞渡活动。而且各村大都自造龙舟。南朝梁宗懔(约501-565)《荆楚岁时记》说:“五月五日,竞渡,采杂药。”宋刘克庄《贺新郎·端午》词:“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观渡。”“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给我们描绘出一幅端午节龙舟竞渡的热烈场面。

6、莆仙端午节时间长。莆仙称之为“五日节”,从农历五月初一到初五,天天都有民俗活动。初一吃米糕,初二吃粽子,初三吃麦螺(织纹螺),初四在门框两边插上菖蒲、艾草,以禳毒气,而节日的高潮在初五。这一天人人沐浴,吃汤面,吃鸡蛋。又用雄黄酒喷洒屋角及床下,用雄黄抹小孩耳朵、肚脐,以去五毒。还有赛龙舟。正如一首莆仙歌谣所唱的:“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吃一天,初六嘴空空。”

7、女儿送五日节。莆仙民俗,已出嫁女儿每逢端午、中秋和春节都会回娘家给父母送礼,称“送节”。表达了浓浓的亲情。旧时送五日节,一般是出嫁第一年,五月初一。礼物有面粉、猪脚(带肉的猪腿)、鸡蛋等食物,以及衣服,扇子和雨伞等。面粉用于制作面条。这些礼物,用漆上红色的竹编礼盘装,几个盘摞起来,成一担挑,莆仙话称“一担盘”,是规格很高的礼数。莆仙熟语“有面末(面粉)无所(无处)送节”(意思是子欲养而亲不在),反映这个习俗。

古人认为农历五月是“恶月”,端午是“毒日”。因为那时正值夏天,南方雨水多,淫雨霏霏,连月不开,天晴时烈日炎炎,地气上蒸,是各种疾病多发季节。莆仙端午节的原意也在于驱瘟、辟邪、辟毒、除恶气。民间还有在初五日缝制黄布小老虎、又用细线编成小包装入“辟毒丸”(樟脑丸),挂在小孩衣服上;在室内用苍术、桔皮生烟驱虫消毒等活动。以上所述莆仙端午节民俗活动有14项,足以说明其内容之丰富,而且时间长。

莆仙自古有文献名邦之称,端午节民俗体现了绵延不绝的文化传承,蕴含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又融合了夏至、立夏的民俗,使得莆仙端午节民俗显得那么丰富,那么绚丽多彩。

 

 

莆仙端午节习俗差异

□文/林锦堂

 

 


初三螺 锦堂/摄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的来历,起源于古人纪年通用“天干地支”中的“地支”顺序推算。地支,有十二字,依序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农历正月对应地支为“寅月”;农历五月,对应地支为“午月”,而午时又为“阳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阳”。后来,相传端午节起源于纪念屈原忠君爱国的民族气节,从而使这个传统的节日,更具传奇的民俗色彩。端午节习俗,全国各地都有各自不同的民俗特色,而莆仙的端午节习俗也存在着差异。

端午节,莆仙方言称“五日节”。莆田民间有着“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扒”的习俗。初一,磨米蒸糕;初二,备料包粽;初三,因莆田地处沿海盛产麦螺,流传曰:“吸食麦螺,会增长脖子,医治短脖病”;初四清早,各户在门、窗框上插艾草,以示避邪;初五扒,即:划龙舟的意思。“五日节”,从初一至初五,都有形式多样的乡土特色习俗。 

在仙游民间,端午节有“送节”“送粽”的习俗。出嫁的女儿生育后,须在五月初一上午,给娘家“送节”。第一年“送节”叫“头年节”,需办“四盘”礼品,回娘家孝敬父母。这四盘礼品分别是粽子、糕点、线面、肉类,另外还要给父母亲各买一套夏天的衣服和凉鞋。娘家收到“送节”的礼盘要回礼,一般以小孩服装、红肚兜、书包、学习文具、纸扇、雨伞、鸡蛋等回赠。当日中午,娘家还要留女婿、女儿及外孙一起吃团圆午饭,寓意家庭团圆、子孙满堂。五月初二,是忌讳日,这是仙游西乡一带还流传的习俗,没有特殊情况,亲戚不相互串门往来;这一天也是“送粽”的日子,若哪个亲戚的父或母亡故后的第一年,难以开心过节,是思念逝去亲人的年,所以端午节家里没有包粽,亲戚在初二这天,得给那一家亲戚“送粽”,主人回赠:大豆。按莆仙方言“回豆,家人活老老”的意思。五月初三,也是“送节”日,出嫁的女儿给娘家送了“头年节”,续后的每一年农历五月初一或初三,任意一天都可以回娘家“送节”,礼仪也随意一些,没有与“头年节”那般讲究和隆重。

五月初四和初五,莆田和仙游民间过节的习俗,大致相同。初四,莆田家家户户在门边、窗户上插艾叶;而仙游家家户户除了在门边、窗户上插艾叶,还有挂蒲剑。初五,莆仙民间习俗相同,点蚊香、驱蚊子,喷雄黄、清毒邪,洗“午时水”、吃“午时蛋”、佩香囊、挂“虎蛋”、穿新衣、看爬龙船等等传统民俗,一样留住古老乡愁,传承着千百年以来独具淳朴的乡土风情。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