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莆仙侨贤‖李文正的双重财富(下)
【发布日期:2020-06-24】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文/林圃 刘永玉

 

李文正与次子李白(右)和长子李宗(左)

 

李文正先生考察莆田学院

 

李文正先生捐建的莆田学院文正教学楼

 

 

1971年,印尼政府颁布了《民族私人银行合并条例》,终于承认华人资本是印尼民族资本的一个举足轻重的不可或缺的主要部分。李文正利用这个机会,动员他的内弟李文明、李文光,并且联合华商郭万安、朱南权、李振强,集资7.5亿印尼盾,收购并合并了繁荣银行、宇宙银行、雅加达工商银行、泗水工商银行,成立了泛印度尼西亚银行简称泛印银行。李文正持股三成,并出任董事长兼总经理。翌年,泛印银行得到印尼政府批准,升格为外汇银行,成为印尼第一家获此资格的华资银行。泛印银行充分利用这个条件,大力发展进出口贸易的银行业务。到了1975年底,又是5年功夫,泛印银行的缴足资本增加了3.3倍至25亿印尼盾,存款与资产均增加12倍分别为143亿印尼盾与377亿印尼盾,成为70年代中期印尼首屈一指的华资银行。泛印银行的成立与辉煌业绩,充分显示出李文正的银行家天才,表明他已经是亚洲范围内一位杰出的银行家。70年代,可以说是李文正一生中飞黄腾达的一个黄金时代。

1975年为分界线,从1971年创办泛印银行至1975年上半年离开泛印银行,其取得的令人瞠乎其后的业绩,只是李文正飞黄腾达的一方面;而另一方面,是从1975年下半年离开泛印银行到1977年独资成立力宝控股、1978年与林绍良合资成立力宝公司,并应林绍良之邀接掌中亚银行之后,取得的令人望其项背的业绩,这为80年代初成立力宝银行奠定了基础。

1975年5月,与李文正同乘一架飞机赴香港的印尼首富林绍良,邀请李文正加盟他的三林集团控股的中亚银行。李文正离开泛印银行,加盟中亚银行,就任董事总经理。不到两年功夫,即到1976年底,神话般地创造了奇迹:中亚银行的客户增加了6.6倍,存款额与放款额分别增加了44倍与13.5倍,纯利比1975年底增加了35倍。李文正宛如扁鹊,确有妙手回春之力。1976年,中亚银行兼并了一家银行,实力更壮大了。1977年,中亚银行成为印尼第8家外汇银行,登上印尼第五大私人银行之列。

1982年,以金融业为核心的力宝财团拥有42亿美元资产。用李文正的话说,这是一个被大大低估了的数字,因为力宝财团在印尼所拥有的地产已经成倍、数十倍增值。李文正作为世界级银行家,缔造了一个金融帝国!

 

  力宝战略:从合作共事到独立创业,建立三大基业

 

从泛印银行、中亚银行到力宝银行,李文正成功地走了一条从合作共事中求独立创业到在独立发展中又寻找合作之路。如果一定要划分阶段的话,1977年力宝控股的成立,1978年力宝公司的创立,1987年力宝银行的诞生,既是合作共事的可喜成果,又标志着独立创业的开始。

力宝财团从1977年诞生在印尼首都雅加达之日起,在印尼建立了以力宝控股为起点的、以力宝银行为龙头的三大基业。

骑马追马的金融业。力宝财团的金融业,既是起点,又是支点。它包括:1971年合并而成的泛印银行,李文正家族占有3成股权,李文正本人后来离开了,但是股权仍然保持;1975年应邀主持的中亚银行,李文正家族占据的股权虽然从17.5%降为5%(他以所持中亚银行的股权去换取林绍良家族在力宝银行所持有的股权),但是李文正家族仍然是中亚银行的一大股东;1977年独立创办的力宝控股,李文正家族全资拥有,它在力宝银行成立之前,一直是力宝财团的出发点;1982年李文正与林绍良共同控股的力宝公司收购了印尼商业银行,1987年李文正在持股增大之后离开中亚银行转主印尼商业银行,1989年李文正将其易名力宝银行并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同年底李文正将力宝银行在雅加达证券交易所上市,至1993年上半年李文正家族在力宝集团一共持有该行65%股权;1979年,李文正与林绍良共同收购了印尼BHYVMI BAHARI银行,李文正家族握有5成股权;1979年李文正与林绍良共同收购了印尼MARGAPUSAKA和印尼保险公司,李文正家族所占有股权也是5成,它就是后来易名的力宝保险公司的前身;此外李文正和林绍良还收购了印尼ORIENT PRIDEIEASING租赁财务公司,力宝公司占80%股权,中亚银行附属公司MUILTICDR占20%股权,它就是后来易名的力宝租赁、力宝财务两个公司的前身。

力宝银行在它正式成立之后的短短4年里,一方面一直是力宝财团的旗舰,它的营业收入曾经高达力宝财团营收总额的8成,由于地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1992年底降为42%,但是金融业仍然是力宝财团的中心业务和“拿手好戏”。1992年底力宝银行的纯利高达320亿印尼盾,比1992年急增43%;1993年上半年税前盈利又升至313亿印尼盾,又比1992年同期徒增54%,成为全国第四家赚钱最多的银行。另一方面,贸易业务占57.2%的力宝银行成立之时有88家分行,而到1993年上半年已达到200家,成为印尼第7大私人银行,曾经应印尼政府之邀参与挽救印尼BANKVMUMMAJAPAAIT JAVA银行和注资苏玛银行,足见力宝银行在印尼所据的地位与所起的作用。

猛冲猛打的地产业。地产业是力宝财团的第二大支柱。力宝财团凭借力宝银行实力并以它为后盾,大举进军地产业。就在1987年李文正与林绍良共同收购印尼商业银行的第二年,李文正与印尼土著搭档哈欣·宁合作收购1983年成立的外资投资公司,并于1990年将力宝公司的地产注入该公司,易名为力宝置地发展公司,力宝财团控其50%股权,成为力宝财团专门发展地产业的大本营,同年上半年在雅加达上市,是雅加达股市第三大地产业上市公司,市值达2250亿印尼盾。李文正在印尼的决策是:金融业稳扎稳打,而地产业则猛冲猛打。在雅加达以东购入2000公顷土地,在雅加达以北购入37平方公里贵如黄金的宝地,购入时1公顷才5000印尼盾,短短数年间,仅雅加达市的土地价格就翻了10倍。最具魔力的是力宝置地的物业发展的价值至1993年上半年止,按最保守的估计,达7114亿元印尼盾。

越来越粗的工商业。工业与贸易是力宝财团的第三支柱。力宝财团在印尼计有100余家企业,力宝银行、力宝置地、力宝工业、力宝保险、力宝太平洋、力宝证券、力宝资讯是上市公司。这就使印尼的力宝财团成了一个以金融和地产为两大车轮、以金融业为动力的多元化财团。

 

  力宝雄图:从建基印尼到登陆美国、立足香港、进军神州

 

李文正在经营泛印银行与主持中亚银行之时,就瞄准了世界市场,到了力宝银行成立,更是如此。1979年,李文正执掌中亚银行之后,一举收购了美国田纳西州孟菲斯UNION PLANTERS BANK49%股权,初试告捷。

1982年,李文正单独收购克林顿当州长的美国阿肯州首府小石城的华通银行,并派他的儿子、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会计系毕业的李宗去当总裁,使他的儿子成为美国当时最年轻的银行总裁。

1986年之前,李文正在美国设立了4家分行,这就是后来转为力宝银行的美国4个分行。

1984年,李文正在美国扩展势力的最大收获,是同美国的杰克·斯蒂劳斯合作,并联手从美国外海信托银行手中收购其在香港的华人银行各占50%股权。1987年,用手中的华通银行股权去交换杰克·斯蒂芬斯手中的华人银行一半股权。这样一来,李文正全资拥有立足香港基地的华人银行。

李文正从美国“撤军”,把长子李宗调回印尼,出任力宝财团副主席兼力宝银行、力宝置地两艘旗舰总裁,委以重任,坐镇印尼。

基于对“香港价值无可取代”的把握,李文正及其力宝财团对香港花了大功夫,下决心要在香港立足,并建立力宝财团的第三个总部——香港总部。这个香港力宝总部,由李文正最小公子、才貌出众的李白坐镇。

立足香港的第一步,是于成立泛印银行的同年,在香港注册成立泛印银行国际财务。它就是日后成立的、力宝财团控股85%的亚洲证券国际有限公司的前身。

1975年上半年,李文正与林绍良合作不久,两者就在香港成立中亚资本公司,李文正占了17.5%的中亚资本公司的股权。日后,林绍良将中亚资本更名并扩充为第一太平,遂使林绍良的香港第一太平成为香港第18个财团。而李文正的中亚资本股权则转入日后的香港力宝银行。

1983年,李文正与香港的郑裕彤、澳门的何贤合作,收购澳门的诚兴银行。

1987年,李文正立足香港的决定性一步,是从杰克·斯蒂芬斯手中换得华人银行的全部股权。它就是香港力宝有限公司控股60%的香港华人银行集团有限公司的基础——由它持股50%的香港华人银行有限公司的原本。反过来说,香港力宝有限公司是借此基础才得以成立,才凭此与香港华资财团长江实业、中资财团华润、中资财团香港中旅联合建立。

1971年到1990年,力宝财团在香港不露声色,“按兵不动”。90年代伊始,一鸣惊人。

在短短的3年间,一下子建立了8家主要公司,其中有6家公司在香港上市。力宝财团在香港的6家上市公司总市值,在1993年上半年已达44亿港元。力宝财团在澳大利亚拥有的6家旅店和管理的3家旅店,在悉尼上市,但归属香港力宝财团。

力宝财团所制定的“建基印尼,立足香港,进军大陆”的战略,出发于亚太大势,着眼于下个世纪,报效于两个国家。李文正在接受香港《大公报》记者采访时,在香港《资本》杂志上发表的《论亚太大势》一文中,将力宝财团的战略以及思想和盘托出。

参加中国西部大开发行列,属于力宝财团进军神州的重要组成部分。力宝财团通过收购同源大厦改造成为成都总部经济标志性大厦——力宝大厦。和在中共四川省委党校、西南财经大学门口开设乐宾百货,只是力宝财闭参加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小试牛刀。值得浓墨重彩描绘的是,力宝财团计划投资200亿元人民币,落户郭县的“成都力宝东盟城”项目。该项目建成之后将容纳6万人居住,超过1.4万家商家入驻,提供15万个就业岗位,预计年营业额达600亿元人民币。这个项目总体量为150万平方米,将成为新加坡、香港率先推行的最大限度利用土地资源的世界上最大城市综合体。说到这个项目,必须说这个项目是为中国东盟国际博览会商品交易而建,为东盟各国提供展销、采购平台,成为承接中国产业由沿海向西部转移的国际商贸集散地。

 

  浓浓桑梓情:莆田学院是我的一个梦

 

李文正先生曾动情地说,湄洲湾火电厂是他为家乡作贡献的第一个梦,而在家乡创建大学则是他的另一个梦。多年来,当李文正先生把海外艰苦创业所得来的血汗钱注入壶兰大地,造福家乡人民时,他无怨无悔,痴心不改。浓郁的家乡情结、深厚的桑梓情怀,洋溢在他的言谈举止间,催人奋进,发人深思。

为了在家乡创办一所本科大学,他多年来一直奔走呼吁。在特地致信国务院有关领导时,李文正先生饱含深情地说:“家乡莆田市有300万人口,与台湾一水之隔。自古以来基础教育比较发达,但至今没有一所本科大学,是福建省沿海五个地级市中唯一没有本科大学的城市,导致家乡教育方面实际上是‘东部的西部’。由于人才的短缺,严重制约了莆田经济社会发展的启动,也影响了海峡两岸科技文化的交流。我们海外侨胞翘首等待家乡申办‘莆田学院’早日实现……”其拳拳之心,令人感铭。

欣悉莆田学院获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李文正先生欣然挥毫题词,寄望“教育兴邦”,字里行间充满殷切期勉。

每次回乡,李文正先生都要先到莆田学院前身莆田高等专科学校走一遭。在与莆田市领导、莆田学院师生们座谈时,他的讲话总闪耀着对教育充满睿智的精辟见解,闪烁着卓有远见的办学理念。这与他担任印尼国立大学董事长和在美国南加州等几所大学当校董的经历密切相关。

记得2000年6月17日,李文正伉俪一行在考察湄洲湾火电厂建设情况后,当天下午又冒着滂沱大雨,马不停蹄赶赴莆田高等专科学校。当获悉莆田市将合并莆田高等专科学校和福建医科大学莆田分校,并吸收莆田华侨体育师范学校部分教育资源组建莆田大学时,李文正先生异常激动,拿起话筒站起来对师生们朗声说:“听到这个消息,我很受鼓舞!”当晚9点,他又不顾旅途劳累,会同市教委、莆田高等专科学校等相关人员,进一步探讨研究莆田学院的创办和发展事宜。李文正先生以实际行动实践着其教育理念,描绘着他的大学梦。他认为,图书馆是大学的灵魂。看到学校图书馆图书急需充实,教学设施急需添置,他于1993年捐赠一项RS6000电脑设备、语音实验室和6000多册图书。他赞赏陈嘉庚的办学思想,认为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要大力培养一流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从1997年至今,他每年捐助师资队伍建设;从2002年起,五年内聘请16位海外资深教授来校执教,并承担其全部工资。为了让莆田学院在高起点上发展,他于2002年捐资支持教学设施建设,并决定资助计算机和会计学科建设及英语强化训练计划。为永志纪念,莆田学院将一座总面积10500平方米的教学楼命名为“文正教学楼”。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