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李王十二妹母子兴学记(下)
【发布日期:2020-08-18】 【来源:本站】 【阅读:次】

/谢顺航

 

李王十二妹、李文光母子捐建的莆田华侨中学

 

不负众望数百学子留学海外

 

在李王十二妹及家人的大力扶持下,莆田华侨中学不负重托,越办越好。办学数十年来,该校共为社会培养了数万多名人才。学校在育人为本,全面发展,注重个性,培养特长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培养六具有学生为育人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近几年,莆田华侨中学各方面工作成绩喜人:先后被评为福建省一级达标中学”“福建省素质教育达标中学”“莆田市学校安全工作先进单位”“莆田市第十届文明学校”“涵江区先进党组织等。1994年被确认为省二级达标中学后,2006年被确认为福建省普通中学一级达标学校。学校的设施不断完善,已建成十余间达国家级标准的理化生实验室,系莆田一中之后的第二所试验室达国标的重点中学。此外,还建成7个多媒体教室、拥有逾十万册图书的智能化管理图书馆、教师电子备课室、电子阅览室,建成一个面积270平方米、可容纳300多人的全省一流的梯形多媒体教室。同时,还对食堂进行规范化改造,斥资千万元兴建学生公寓和教师公寓。

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高中巩固率、会考及格率连年居省市前列,高考文科多次获得全市第一名,20012002年,全市高考文科状元全出在侨中。2003年,高考再夺桂冠,有360多人考取本科大学。2008年高考取得优异成绩:林立同学理科650分,居莆田市第二名,涵江区第一名,陈玉娴同学文科607分,居莆田市第五名,涵江区第一名。如果说李王十二妹泉下有知,定会为自己倾注一生心血的华侨学校所取得的成绩感到欣慰。

爱心火炬一直在传递。为了实践和延伸母亲的夙愿,李文光先生在1992年以母亲的名义设立李王十二妹留学奖学金,专门资助从莆田华侨中学毕业、品学兼优而无力出国深造的家乡学子。凡是获得留学资格的学生,李先生提供2万美元的经济担保和5000美元的奖学金,每年12人。留学奖学金大大激发了学子勤奋求学,努力拼搏的热情,一批华侨中学的优秀学子圆梦留学。

为满足更多家乡学子求知的心愿,1998年李先生决定把奖学金资助对象扩大到从全市各中学毕业的大学生。当年,报名者就达30多人。1999年,15人获得奖学金;2000年,18人获得奖学金。感受到家乡学子求学求知的强烈愿望,李文光先生决定从2001年起,李王十二妹留学奖学金的资助名额由每年12人扩大到24人。到了2001年,资助名额又超过原定的24人,25位同学全部出国深造。

2002年,李文光先生还以捐资创办的印尼总统大学为基地,设立印尼总统大学留学生奖学金,从2003年起,每年招收50名品学兼优的中国留学生,每人每年7500美元(包括食、住、学杂费等费用)全额资助读完四年大学。截至2012年,有四百多名莆仙学子得到资助,到美国、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亚、挪威等国留学,圆了出国留学梦。留学生奖学金的设立,极大鼓舞了侨中学子努力学习,以优异成绩回报海外侨胞的桑梓深情。

李王十二妹对学子海外留学的事情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她在世时,对每一位留学入选者,都要认真过问,关怀备至,如慈母般,常常让家乡学子感动不已。1996年夏天,94高龄的李王老太去世。老人弥留之际,仍念念不忘留学异国他乡的学子,一再嘱咐儿子要多联系、多关心。

除了老太太外,家乡学子留学后,李先生也与他们保持联系,经常和他们通信、通邮件,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时刻牵挂。对品学兼优的学子,李先生不仅在经济上给予帮助,还建立了他们的个人成长资料,时常亲笔写信勉励。

一封来自美国的留学生王金廉的来信,信中道:至今我仍不敢相信我已身在美国的大学里读书,我太幸运了。当然,我会一辈子记住侨胞李先生对我的资助,没有他的帮助,这个梦将永远无法实现。仙游的林曦同学,2004年从英国SHEFFIELD大学硕士毕业,李文光先生和太太专程赴英国参加毕业典礼。林曦的父母、在仙游大济中学任教的林玉辉夫妇,对李先生的资助义举千恩万谢。林教师激动地说,自己和李先生素昧平生,李先生却多方资助他的儿子,经常通过电话问寒问暖,关心他这样一个普通教师之家的工作和生活,让他夫妇永世难忘。他欣慰地告诉李先生,儿子今年刚刚从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博士毕业,相信会以更大的努力,回报李先生的关爱。林曦特地托父母把自己的论著赠送给李先生,并附上短信,致以真诚的谢意。

李文光先生在致信莆田一中原校长吴智园时写道:本人除秉承母志,略尽绵薄之力外,实有感国家改革开放、蓬勃腾飞之际最需人才,而家乡学子莘幸向学,本人当也竭尽所能给予丝微鼓励……希望有更多的学子能往国外进修深造,取得更高深的学识,将来报效家园祖国,是为共勉。李文光先生许下心愿说,只要有能力,留学奖学金将会不断地扩大,一路办下去,为国家储备人才。这位睿智、慈祥而又颇具战略眼光的长者,时常动情地说,家乡能多出一些杰出人才,就是他平生的最大愿望。谦谦之词,拳拳之心……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