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从木兰溪到巴生谷 ——记马来西亚侨贤张金钗和他的儿子们
【发布日期:2020-10-27】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杨雪帆


张金钗及其子女对祖籍国有割舍不断的感情。多年来,张金钗身为社会贤达,热心公益,倾资兴学,铺路造桥,支持故乡各项事业发展,他的善举延续至下一代……

 

一提起海外华人,我们便会想到诸如乡愁、期盼、离别的惆怅、重逢的欢悦之类饱含情感的字眼。海外华人作为一个特殊称谓,交集着普适的共鸣,蕴含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也蕴含着人世间的烟火暖意。

一个中国人,走出自己的家,到别人的土地上,寄人篱下,生存,奋斗,辛苦地搭起简陋的栖身之所,最终把它建成另外一个美丽的新家,并被不同的种族所接纳、认可——这个过程,是多么艰难曲折,是多么值得骄傲。

我要写的,就是这么一个人,20世纪30年代初,他只有16岁,还是个未见世面的少年,却不得不选择一条去国离乡、漂洋过海的漫漫水路。是历史的错误,还是命运使然?我们已不想探究。我们想铭记的,是严峻的时间洪流中他的漂泊,他和儿子们的执着和努力,以及那一代海外华人身上特有的、让我们为之深深感动的家国情怀。

 

出身寒微

 

在福建近现代商业史上,莆田人以敢为天下先的闯荡精神,创造了很多传奇。从1840年以来,至20世纪上半叶,莆田人结伴下南洋即是传奇之一。莆籍海外侨胞用他们传奇的人生,展现了莆田人的开创精神和商业智慧。

张金钗和他的儿子们,是下南洋这部传奇中醒目的一章。

1916年,张金钗出生于莆田华亭镇埔柳村柳园的一户贫苦农家。莆田母亲河木兰溪从村外滔滔流过,她滋养了一代代英杰才俊,却无法改变莆田先天与后天的痼疾:地窄人多,田园瘠瘦,山海荒凉。加上政局混乱,内外患频仍,柳园和兴化平原上的其他乡村一样,贫困凋敝,年景惨淡,人们住在破旧的砖瓦房或土坯房里,守着几亩薄田,粗放的耕作方式,廉价的劳动付出,根本无法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在莆田的许多家庭,总得有人走出去,才能解决全家人的基本生存问题。为了生计,大批破产农民和失业手工业者被迫背井离乡,从厦门、广东口岸登船,远走异国他乡,南下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文莱等国。张金钗的姐姐、姐夫也踏上了同样的路途,漂流到马来西亚吉隆坡,经营一家脚车及零配件的小店,兼为人修理脚车,经过两三年的打拼,生意渐有起色。远在家乡的张金钗从姐姐托来的口信中得知这一景况,萌生了走出去的念头。

身为家中男丁,张金钗早早挑起养活一家人的重担,种地,做木工,日夕辛苦,却依然寅吃卯粮,生活拮据。眼看年景越来越坏,左邻右舍家家一贫如洗,难以为继,他决定听从姐姐的建议,出去讨生活。

这一年,张金钗年方弱冠,但在那个艰困的时代,16岁的他,已经长大成人。

 

远下南洋

 

下南洋之路,是一条充满惊涛骇浪的求生之路。大海与天际的相遇,呈现出一种辽远与无边,让从小只在一个小地方转悠的张金钗既兴奋又茫然;起伏不定的波澜,晃动不止的帆船,也让从小脚踏实地的张金钗切身体会到自身命运的动荡。

帆船在赤道伶仃大洋上漂泊了20天,行程数千里,终于抵达马来半岛。

马来西亚是个多元种族国家,主要由马来人、华人和印度人组成。据古籍记载,早在唐代,就有华人南渡马来半岛经商。到了明代,郑和七下西洋五访马六甲,船队中有人滞留马来半岛,与当地人通婚,接受同化,繁衍开来,至今马六甲仍存有大量与郑和有关的遗迹。满清时期,尤其是鸦片战争之后,由于英国殖民政府需要大量人力资源开发马来亚半岛,成批华人被输入马六甲、槟城、吉隆坡等地,成为矿工、种植园工人等,他们胼手胝足,披荆斩棘,开辟成片的田庄、种植园和锡矿场。蒸汽船使用后,华人南迁的数量更是急剧上升。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每年有几十万中国人通过契约劳工制进入马来西亚,在锡矿场或城镇从事各种职业,在一波又一波下南洋的浪潮中,中国移民为所到地区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先进的文化,也将爱拼敢赢、奋发图强的宝贵精神带到了那里。

张金钗一路坎坷来到吉隆坡,投靠开脚车店的姐姐,当了一名学徒。吉隆坡形状特别的房厦、繁华喧闹的街道、车水马龙的景象,让单枪匹马只身出洋的16岁少年感到有些不习惯。以前,他活在一大堆熟人中间,现在,他活在无数陌生人的世界。他没有意识到,他的这趟旅程,实际上跨越了国界、跨越了种族、跨越了语言、跨越了文化。

 

人在异乡

 

张金钗亟待改变自己的命运。他用一双好奇倔犟的眼睛,与陌生的世界对视。

在吉隆坡的最初时日,他随姐夫学习修理脚车。他早年在家乡做过木匠,对物体结构有一种天然的洞察力,加上前辈的提携和指点,他很快就摸到门路,弄清了脚车的结构原理,能快速拆卸、组装所有零部件,进而深入了解了这一行业及其利益所在。

当吉隆坡在张金钗眼中开始变得熟悉、平淡起来,一种抑制很久的感情却变得越来越强烈,那就是乡愁,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成了一种看不见的煎熬,特别是夜深人静的时候。

对张金钗来说,吉隆坡是一个陌生的城市,但他也能在这里找到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里有华文教育的学校,有华人的餐厅和商铺。位于吉隆坡闹市中心的茨厂街,日夜弥漫着一股浓烈的中国传统风味,是华人聚集的唐人街,这里穿梭着从事各种行业的中国人,有工匠、种植园工人、店员、小贩、商人、教员等。在唐人街吃一碗肉骨茶,喝一杯中国茶,能减轻他那浓郁的乡愁。

吉隆坡在马来语中是泥泞的河口的意思,在汉语中意为吉祥兴隆的小镇。19世纪初期,马来西亚逐渐沦为英国的殖民地,为了在哥巴河和巴生河的交汇处开采锡矿,英国从中印两国输送来大量的劳工。1857年,一群华裔锡矿工人划船来到这个河口,因为水浅无法继续前行,便留下来建立村庄,并以泥泞的河口为村庄命名,在两条河的交汇处,在一滩淤泥之上,孕育了今天的吉隆坡。所以吉隆坡是个华人建立起来的城市。

1896年,吉隆坡被选为新成立的马来联邦的首都,从一个蛮荒无人之地,变成马来西亚第一大城市,是马来半岛政治、经济、金融、商业和文化中心,享有世界锡都、胶都的美誉。20世纪初,吉隆坡已有华裔逾十万人。随后,大批华工继续涌入吉隆坡,引起马来人的恐慌,英国殖民政府利用这个情况,把自己打扮成马来人的保护者,以此转移马来土著民族主义者的斗争方向和独立目标,殖民者宣布,土地所有权归属于马来人,即使是土生的华人也不能获得土地。此外,华人也没有公民权。

张金钗到达吉隆坡时,正值全球陷入经济大萧条,英国殖民者停止输入中国劳工,对劳工身份也不给予认同。大多数华人住在吉隆坡的半山芭等荒芜的郊区,栖身之所是木屋,屋顶用棕榈、树叶、茅草或锌片盖成,没有水电供应,食用井水。在恶劣的处境下,张金钗和那些底层劳动者一样,凭着朴实、勤劳的禀赋,开始了在居住国不平凡的奋斗历程。

 

白手起家

 

为了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张金钗决心要独自去闯一番事业。他觉得,一个人要有作为,必须放开手脚,不能永远呆在自作的茧里。

受雇于人,使他无法施展,他要干出一番令家人引以为荣的事业,让家人吃饭有米,行路有钱,生活无忧。

早期的中国劳工,侨乡意识浓厚,多不打算扶老携幼去异国定居,而是希望赚够钱回到老家故乡。

赚钱回家,这也是张金钗最大的念想。然而,财富这个词对于年轻的张金钗而言,显然还太沉重,在吉隆坡的锡矿场、种植园、半山芭简陋的木屋区,华工处在马来半岛生存链条上位置最低下、处境最困窘的环节。财富,是他们过上有尊严的生活的必要条件。

创办一家自己的脚车店,是一种大胆的设想,也是改变个人命运的一部分。

他最需要的,是在吉隆坡迈出真正属于自己的第一步,从姐姐的脚车店走出来,去创造一片自己的天地。

姐姐为他操了不少的心,这一次,又是在姐姐的资助下,张金钗成功地在半山芭开了第一家商铺:美兴脚车店,经营脚踏车。

20世纪30年代的半山芭一带,人烟稀少,杂草丛生。当时的吉隆坡市中心因发展需要,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道路,以利牛车通行,方便运输,这些道路逐渐延伸出去,通往主要的采矿区,包括半山芭等地。从市中心走路或拉牛车到半山芭,需要半小时到一小时,沿城市高密度发展的富都路一直走到半山芭监狱的十字路口,就已经是一片荒凉的旷野。到达半山芭之前的地方叫黄泥坳,顾名思义,那一带遍布黄泥。

老一代人说,那时候半山芭的简易木屋住的都是劳工阶层,以华人居多,并渐渐形成整片的木屋区。

很多人只看大历史,往往只懂马来西亚独立、吉隆坡开埠等等,却少有人了解,那一时期的半山芭是什么样的。其实,半山芭承载了吉隆坡先民开埠垦荒的足迹,见证了时代变迁和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如果你能用心了解马来半岛华人的辛酸史、创业史、成功史、光荣史,就能在触摸一面旧墙时感受历史的震撼,也能在行走某一条老街时,感受到海外华人刻苦耐劳、富于冒险、不避艰难的精神。

张金钗父子,在半山芭刻下了深深的垦荒创业的履痕。

自营商业的张金钗,可谓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他不惜栉风沐雨,戴月披星,生死以之,为的是创造财富,出人头地。马来西亚华文刊物提到他时,赞叹说:由于他为人随和,勤俭持家,经过若干年艰辛拼搏,终于事业有成,崭露头角。毅力、勤奋、诚实加上好人缘是他的经营要诀,他由两手空空逐步发展到略有积蓄,他省吃俭用以筹措资本,想把事业做大一些。

许多关于海外华人的文章,都将下南洋写成一种淘金史,似乎那里有遍地黄金在等着淘金者,似乎成功只需举手之劳。然而,在淘金史背后,有的是辛酸、血泪。无论哪一个人,改变命运的过程都是辛苦的,付出的艰辛都是巨大的。

 

返回中国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张金钗把脚车店生意打理得顺风顺水的时候,太平洋战争爆发了。

194112月,日本军队侵入东南亚。19421月,吉隆坡沦陷,马来半岛陷入了长达三年半的日本占领时期,马来西亚人民遭到日军的烧杀抢掠,华人更是受到残酷迫害。由于世界各地的海外华人一直用各种方式支持中国抗日。因此,日军在吉隆坡四处抓捕华人,不少华工被迫迁移到偏远的地方避难。战乱使马来半岛粮食短缺,物价暴涨,而橡胶和锡等原产品价格却大幅滑落,许多人失了业。

吉隆坡笼罩在一片乌云之中,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

身在异乡的张金钗,一方面十分担心国内家人的安危,另一方面,要应对日军的盘查,为脚车店的生意牵肠挂肚。在那段非常时期,他的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1944年,次子张德麟在吉隆坡出生。孩子,成了张金钗在艰困时期的安慰和最大财富。

从一个白手起家的难侨到事业有成的华商,不知要付出多少汗水和心血。在岁月的洗礼和历练下,张金钗洞晓了人情世故,学会了适者生存。

19458月,日本投降,英国殖民者重回马来西亚,恢复殖民统治。19468月,张金钗的第三子张德明也来到人间。劫后的马来西亚,许多地方满目疮痍,万事待兴。时世的不堪让张金钗产生了携眷还乡的念头。

这时他行年三十,正好而立。自出洋谋生,光阴荏苒,倏忽已十几个春秋。

放弃初具规模的事业?变卖家当,返回故里,舒解心中的乡土情结?

家山,在早期海外华人心中,占据着崇高的地位。

张金钗决定,买棹北归。  (未完待续)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