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生
集奎古街
功德祠
万寿桥
新桥
白塘镇集奎村是一个古村落,这个村落东连后宫村,西接周墩、江尾村,南邻上梧村,北隔海与涵西街道涵西楼下、延宁社区相望。有一条狭窄而短小的古官道穿村而过。
古官道上有一条不足二百米长的笔直小街,小街两旁清一色老屋鳞次,商铺栉比,其中有不少古朴又典雅的明清古民居。在小街的两头有2座宋代洋尾人李富建造的石桥,北面的新桥宏伟壮观,粗犷奔放,跨海而立;南面的万寿桥则纤巧秀丽,卧波飞架,蛇挪曲抑。小街两头还各建一座桥头堡式的骑楼观音亭,飞檐翘角,香烟缭绕。古街老屋,古桥亭阁,相映成趣,美不胜收。
据史料记载:北宋前,集奎还是蒲草茫茫、沟海水交集,属没有什么人居住的地方。这里有条古道贯穿全境,是莆田南北洋与沿海地区往来涵江的必经之路和交通要道。先民们在此兴建“龙头里社”,后乡人渐渐围聚而居,所以有“未有村,先有宫”之说。村沿古道两边排开,形成直形古街,取名“直街”,因莆田方言谐音的缘故,村名遂演变为“集奎”。
古官道北面的新桥地处集奎村与涵西街道楼下社区新桥头之间,北有涵江海岑前码头,南有孝义里直街(集奎)。这里曾是通向莆田沿海地区最繁华的地方,亦为官道必经之路。新桥原名涵江龙桥、集奎龙桥,始建于宋建炎(1127—1130)间。时沟水横溢、海水肆虐,时常将过往的人畜卷入水中,民众喊天求地、叫苦不迭。距此不远的洋尾村,有一个叫李富的大善人,一次刚好在岸边待船,巧遇雨水过后沟水暴涨,把刚欲过岸的船中大小载客随浪掀入水中,场面惨不忍睹。李富瞅在眼里、痛在心里,立下誓言,要为父老乡亲解决这个过渡难题,他召集工匠,修建此桥。
港道处,沟深面阔,时有海水涨退,沟水洪浪纷涌而来,给建桥造成很大的困难。李富亲临现场为造桥来回奔波,为方便筑桥工匠们的施工、休息和膳食,特地在里社旁建了一排工棚。望着为乡民造福而不辞劳苦的李富身影,所有参加修桥的人都被感动了。为祈求施工顺利完成,他们特地用樟木雕刻一尊2尺多高的水神奉祀于棚中。早晚出工和收工时,均会祈求祷告。说来也奇怪,此后施工越来越顺利了。
桥梁竣工后,李富感恩神灵护佑,就地盖一座130多平方米的上下厅社宇,祭祀水神。新桥建成犹如巨龙横卧港道南北,集奎地势如龙之首,李富便取桥名为“龙桥”,取社名为“龙头里社”。竣工之日,由李富主持庆功典礼。
明代倭寇袭占莆田,烧毁新桥。万历四十三年(1615),由三一教主林龙江募捐,派门徒凤山寺慧性等人负责重建龙桥(也有说是凤山寺僧慧性募捐修复)。据说当时施工难度非常大,慧性祈求海神,前后两次相助,才得以顺利完工。由此,更名为新桥,一直称呼至今。
“水满江千月色遨,画船夜静泊新桥。舟横苇岸明渔火,客语篷窗候晚潮……”新桥桥下海道宽达30多米,筏形墩3座,高8米,桥长58.3米,宽4米。新桥历代有重修,桥面水泥栏杆为20世纪60年代重修。1987年6月,新桥列为涵江区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6月,新桥列为莆田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据村里老人传说,明代,邻村梧郊儒士吴兆元因曾夜宿里社,后酬赠“奎宿光临”巨匾一块,笔迹道劲端正,寓意深奥:“奎宿”乃天上的“文曲星”,自豪地说文曲星光临过此社。数百年间,此匾一直悬挂龙头里社之正中,后来被一群良莠不分之徒毁没。
清乾隆年间,里中有一位姓游名东升的官员,人称“游总兵”。据考:他是候补州同(即候补县令),因宦途坎坷而辞官隐居紫霄岩寺(今荔城区西天尾紫霄岩),常在岩上观二翁对奕。二翁技艺奇异,语言辄以启悟人之迷津,但游东升却不以为疑。忽一日,不见二翁复至,游问寺僧方知对奕的二翁乃是南北斗星君。游总兵顿生有眼不识泰山之失落感。他缅怀二翁,便返梓。捐款重修龙头里社,扩建两侧避舍,增祀南北斗星君。其中,南斗星君另用“小木宫”奉之,悬挂于前梁间;北斗星君是泥塑金身,约二尺多高,其貌既慈祥又严肃。当年开光择日于农历四月廿七日,故每年这天,里中前往紫霄岩朝拜并请神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
清末,世称戆直的萩芦梅阳江春霖御史,归里后寄寓集奎姻家曾益斋处,常与曾逛谒里社,为里社撰写围屏一套(八面),其中有:“奎宿呈祥,雄邑挺英”之句,该围屏系是曾家捐款,用上好木料精雕细刻而成的,油漆贴金,鲜艳夺目。平日由曾家保管,每年元宵、四月廿七日、八月廿三日都陈列社中,今惜无存。
再说万寿桥。李富利用现成工棚,继续在里社前水沟上建起万寿桥。万寿桥位于集奎埕南戏台之后,桥社相连。当时人们比较信神,以为天地万物都有神灵的庇佑,才可顺应其事,建桥亦是。李富为使这里成为江南小镇风光,把平面石梁桥建得婀娜多姿,与庙宇、古榕、垂柳、流水、人家等组成了一幅美轮美奂的水乡生活画卷。此桥为李富所建34座桥中最有风韵、最为传神的一座。
“门第朝桥万寿道,庙楼映水千福源”。集奎万寿桥,位于集奎古官道南边,李富捐建后,历代有重修。桥为石梁式,9墩8孔,长47米,宽2.1米,净跨43米。桥跨沟而建,桥栏石条用榫卯相接,清代建桥头亭1座。1992年9月,列为涵江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在集奎村古老而狭窄的古官道上,功德祠夹落其间,坐西朝东。功德祠内藏一通明万历十六年(1588)立的《重修涵江新桥记》碑,这碑记载涵江新桥被倭寇所掠毁,和尚慧性募修的事情。村民感慧性师修新桥的“功德”,并祀慧性。
功德祠建筑三进,中轴线为前殿、天井、拜亭、主殿。前殿面宽3间,悬山顶,有一条前廊,廊前一排木质栏杆,进了大门直透天井,左边祀梁普耀、陈智达、董直庵、陈聚华木主牌。右边祀“法会宗亲”木主牌。天井中间后部是一座拜亭,四柱,歇山顶,虚空处祀一尊弥勒佛,回向处奉一尊儒道释教主三身合一金身,两尊皆为坐像,漆金。拜亭紧连主殿。
主殿抬梁硬山顶,面宽3间,进深3间,前为八扇花格门,中间四金柱,神龛上主间奉祀教主林龙江,左为张三丰,右为卓真人,前有金如人、玉如人两尊立像。神龛左为卢文辉、朱慧虚坐像金身,右为林贞明、张丰都坐像金身。左边还有雷声普化天尊和慧性像,右边有张玄檀、韦驼和戚继光像。
功德祠大门上一方大匾书“功德祠”三字,拜亭一方蕉叶形匾,上书“瞻拜”。主殿大门上一匾“功德祠”是近年重修时,省老领导黄明书写的行书。殿内两方大匾一是里人、书画家陈鹤书写的“道统中一”,另一方书“道明三氏”。1995年被涵江区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集奎古官道自架上这2座古桥后,使这隔桥相邻的地方也随之客商云集。这条古官道上的古街是南北两向,以前商铺鳞次栉比,一家接着一家,有经销小百货、京果、日杂、服装、饮食、药店等商品,店铺之中还不时夹杂着从事老手艺的店铺,如五金、理发、裁缝、修锁、木工、做灯笼、车木……古街上最多的是曾氏人家,但也纷杂住着不同姓氏的人家,没有血缘关系,却充满亲情,彼此间的称呼是:曾伯伯,蔡大嫂、郑叔叔、朱阿姨……深情呼唤中透着浓浓乡绪。古街不远处有海上交易的古码头,它见证古时候这条老街逐渐成了繁荣的海产、农贸街市。随着涵江海岭前港口海上贸易的日渐繁荣,这条古街客商云集,店铺林立,交易繁忙。“日中为市始列肆”,古街、古码头从此熙熙攘攘,人来人往,也留下了许多故事,更多的却是岁月沧桑。
如今,集奎沿涵江新桥头一侧有一条百米多长的街道,两边分布着40多家专门经营海味干货的店铺,经营的品种有本地的紫菜、海带等,也有浙江的虾米、丁香鱼、鱼干、对虾干等近百个水产海味干货。它是全省最大的海味干货批发市场。无论是省内外批发商还是酒店大厨,都能在这里选购自己想要的海味干货。由于竞争激烈,这里的干货质量、价格都比农贸市场或产地便宜,所以每天都吸引一大批客商前来选购,年成交金额数亿元。天刚亮,各家店铺的海产干货上市,只见商铺的伙计们肩扛手推干货补充货源,前来挑选干货的顾客川流不息,到处摆满了海带、紫菜、虾米、鱼干等海产品。
新桥头海味干货批发市场形成已有百年历史,是从解放前新桥头码头交易场发展起来的。2000年后楼下社区旧城改造,这里形成了一条商业街,海味干货批发店不断集聚,于是形成了目前的批发市场。虽然这里的经营模式还是以实体批发为主,但是交易是大进大出的,这里的虾皮、丁香鱼干和紫菜海带批发量是全国最大的,各地的商户都会慕名到这里采购。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这条街上的各种莆田风味小吃小摊有序排列,形成涵江特色小吃一条街。“粿洒”“擦粉”“江口卤面”“炒兴化米粉”“蚮猴”“煎包”等风味小吃明摊亮灶,摆设简朴,即坐即食。还有一摊摊小吃推车摆在路边等待食客们的到来,小火慢熬的老鸭汤鲜浓无比,砂锅加上粉丝和自己喜欢的配料,最后再淋上几勺老鸭汤,那画面真是幸福感满满;这里莆田传统卤味和“春卷”“油条”“蚮饼”等油炸类的小吃也是不少人的选择;还有饱腹感很强的卤面和炝肉,看着都让人嘴馋不已。
新桥头小吃一条街上的风味小吃不仅以其风味独特品质优良见称于众,还由于它的经营方式灵活,商业道德端正,受到消费者的信赖和欢迎。经营风味小吃的基本上都是个体劳动者,夫妻摊、父子担,小本生意,每个经营单位一般只做一两种产品,消费对象面向大众,雅俗共赏,薄利多销,使食客花钱不多,又吃得满意。许多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回到家乡观光、探亲,考察投资环境,他们也会慕名前来品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