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沙溪村访古
【发布日期:2020-11-12】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刘爱红

 

 


“乐善好施”坊

 


 

沙溪村第二个旧村部

 




“孝节”坊

 




沙溪村第一个旧村部




 

杨际普故居西式护厝拖

 


 

杨际普故居中式正厝

 

 

仙游县郊尾镇沙溪村是个传统与现代和谐融合,有历史有故事的乡村。探访当日,艳阳高照,笔者一行主访古建,略探新村,只觉得古意盎然、新貌昂扬。  

沙溪村位于仙游县郊尾镇南部,自古为仙游县的经济中心,与枫亭镇和旸谷村、新和村毗邻。宋代时,仙游县立四乡,沙溪村属唐安乡,唐安乡分管六里,其中香田里、仙溪里、旸谷里三里在明成化八年归并香田里。这香田里有市一,即沙溪村前身沙溪市,“沙溪市在旧旸谷里,今香田里。南北往来大路,客店、酒肆稠密。”(《重刊兴化府志》)民国中期并入旸谷保,属香田镇。民国时,沙溪市逐渐衰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与旸谷合并,1961年,设沙溪大队,属郊尾公社。沙溪村与旸谷村,村民以杨姓居多,同属杨寨。324国道和仙港大道绕村而过,交通便捷。下辖后洋、沙溪、胜和、下街和前染5个自然村,以农业经济为主。改革开放后,沙溪村凭借交通便利的优势,先后办起南泰制革厂、富盛、恒盛鞋革厂等多家企业。

在村支书杨奇带领下,笔者一行首访1978年建成的村级电影院兼沙溪村村部。至今,人们仍呼它“电影院”,大约是承载了一代人的青春记忆,或是满足了老人、小孩的新奇探知,人们印象深刻。1978年,改革开放的大门刚刚打开,电影院(其实可说是录像间)内放收费的录像,放映一些武打片。据说,仙游县木兰社区当年原有一个大厅,也是放录像,叫录像间。在当时,每个乡镇一般只有镇政府所在地有电影院。不过在当时,一个乡村能有如此大规模的“电影院”,的确引领了一时风尚。作为村里的地标,这座旧村部屋檐下悬挂着沙溪村名称来历沿革:村边有条小溪,溪床全为沙子,故名沙溪。解放前属香田乡,1950年属三区,1952年属四区,1955年属枫亭区,1956年属郊尾区,1958年属郊尾公社。1985年属郊尾镇,改为沙溪村民委员会。

探访第二站是座老民居,是沙溪村第二个旧村部,沙溪村沙溪16号。房屋前铺有大埕,屋顶造型一侧双坡面、燕尾脊,传统民居格式。正面凹斗式,大门墙体凹进,廊心墙及外墙装饰拼砖图案,大门墙裙浮雕祥兽凤凰、麒麟及花卉图案。外墙别具一格的菱形图案窗花雕饰保留明清以来莆仙民居窗棂格式。民居内天井、厅堂、房间、厨房是传统样式,墙壁上至今还保留着当年办公的痕迹。

探访第三站是杨际普故居,至今近百年。古建充满莆仙遗风。歇山顶燕尾脊,廊檐、门楣、门当、窗户、墙裙、廊心墙、斗拱、雀替、横梁等雕饰或石雕或木雕或彩绘或金饰。雕刻的人物、花卉、鸟兽栩栩如生,极是精美。20181,“沙溪杨际普故居”列为仙游县“三普”不可移动文物登记点。2003年出版的《莆仙老民居》有张杨际普民居图片,其时民居尚保存完整,是典型的正厝中式护厝拖西式。如今正厝与护厝连接处已被拆部分,盖起楼房。护厝拖有副对联“树雄心改造世界,立大志征服自然”,带有时代特征。古民居的保存为莆仙建筑史提供了典型的实物资料。

按史料记载,杨际普本名杨雨龙,是个威震四方的土匪头子,曾一度受编于军阀派系的某些部队,被国民党反动派“中央军”夏德贵团灭杀。民间称杨际普为“王爷普”,乡下人家小孩夜闹,大人会拿“王爷普”名头来吓唬小孩,“再哭,王爷普来抓你了!”小孩顿时噤声。虽声名在外,但乡人口述,杨际普对母亲极为恭顺。史料上亦载,某部队利用杨的这一特点给杨母送礼来拉拢他。

探访第四、五站是沙溪的2座古石坊,保存较好,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清道光年间的“乐善好施”石坊,原官道穿坊而过,直达明代礼部尚书陈经邦墓,坊后即沙溪小学。村里用专门的石质围栏将其保护起来。坊现成为村里的教育基地,村民们把孩子送进小学时,都会在坊下讲讲这座石坊的故事,讲述捐资助学、乐善好施的意义。

此坊是清道光年间武生杨联标遗命其子俊选捐助仙游金石书院,奉旨于清道光四年(1824)修建。坊坐北朝南,造型雅美,为仿木阁楼式的四柱三间三楼式,旁边两柱距离为1.5米,中间两柱距离为3.4米,面宽8米,高10米。檐下立方柱,柱上两侧浮雕为龙首,中间祥云、龙爪清晰可见。二楼横嵌着圣旨牌,横刻楷书“乐善好施”。三楼横额刻“钦命兵部尚书总督闽浙军务 赵    钦命兵部侍郎巡抚福建地方   孙 合题奏请 旌表故武生杨联标遗命,子俊选以库平纹银壹仟两捐助金石书院经费事,礼部奉旨赐帑金三十两建坊    道光四年十二月   日”。查史料,兵部尚书总督闽浙军务    即赵慎畛,兵部侍郎巡抚福建地方  孙 即孙尔准。

“孝节”坊位于沙溪村较偏僻的田间林下,建于清道光六年(1826),为旌表杨高标妻苏氏的孝节而建。坊中层横嵌着圣旨牌,额枋上雕饰人物花卉,工艺精湛,横刻楷书“孝节”。书联“国典表高嫠芳扬绰楔,女宗崇苦节徽溢煒(炜)彤” ,落款“ 愚姪 林士傅 顿首 拜”。嫠,寡妇。绰楔,亦作“绰削”“绰屑”。古时树于正门两旁,用以表彰孝义的木柱。煒(炜),意为光明:“彤管有煒”。坊三楼横额刻“兵部尚书闽浙总督     兵部侍郎福建巡抚 孙   合题奏请 旌表 诰赠奉直大夫武举杨高标妻   诰封太宜人苏氏    大清道光六年岁次   丙戌十月榖旦”。可知,孝节坊由赵慎畛和孙尔准两人奏请申建。额下石雕双龙戏珠图,图案精美,工艺精湛。两侧龙首栩栩如生。

    村支书杨奇告诉笔者一行,保存完好的石坊留给后代的不仅是精湛的建筑工艺,还留存了许多精神启发。村里普通民众的默默守护也是保护古文物的一股强大力量。据介绍,常常还有慕名而来的游客来此拍照,挖掘石坊的历史和背后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赵慎畛和孙尔准两人均是勤政为民,洁身自守,身体力行,鞠躬尽瘁的贤宦名臣。

赵慎畛(17621826),字笛楼,湖南武陵(今常德)人,为诸生时就被称为“人英”,嘉庆元年进士,官至总督,主要在浙江、福建、广东沿海和广西、云南边疆工作。他终身以民为本,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政绩卓著,积劳成疾,卒于云贵总督任上。

赵慎畛于福建任上仅三年左右时间。道光二年(1822年),道光帝嘉赞赵慎畛诚实不欺,温谕褒勉,擢闽浙总督。道光五年(1825年)九月,调云贵总督。翌年五月,病卒。

赵慎畛从闽浙总督调任云贵总督,续任者孙尔准从福建巡抚擢升闽浙总督。

孙尔准与莆田渊源颇深。孙尔准(17701832),字平叔,又字菜甫,号戒庵。江苏金匮(今江苏无锡)人。清代名臣,著名学者、诗人。嘉庆十年(1805)进士。嘉庆十九年(1814)出为福建汀州知府。道光三年(1823),调任福建巡抚。道光五年(1825)擢闽浙总督。道光年间上疏清廷重修镇海堤,奉旨兴办,集乡里士民捐款数万缗,并聘邑人陈池养(嘉庆十四年进士)1827年总理重修镇海堤之事。依浙省海塘成式,排钉木椿,以植堤址,磨石垒砌,以固堤身,合用灰桨,以实堤腹。次年完工到现场观察,看到重修好的镇海堤,既牢固又安全,赞曰:“此莆百世利也,吾无憾矣!”并手书“镇海堤”三个大字,勒石纪念。夫人孙氏,曾献策“堤外抛石消力阻浪护堤”,并捐款。为官清正,关心民生疾苦,在福建任职前后长达十余年之久,有政绩。受闽人爱戴。(参见《莆田市名人志》)

从赵慎畛、孙尔准二人福建任上时间推测,可以确定“乐善好施”坊是赵、孙二人于道光四年(1824)十二月前合题奏请。同时可推测“孝节”坊可能由赵、孙二人于道光四年(1824)十二月前合题奏请,最迟于道光五年(1825)九月前合题奏请。然后于道光六年(1826)十月建坊。此时,赵慎畛已去世。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