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阵阵掌声从莆田学院新校区中6楼105梯教传出,一场由文化与传播学院和校团委共同举办的“青年学生与校长面对面活动”正在这里进行。莆田学院70后校长宋建晓带领12位学校管理部门负责人,一同走进文化与传播学院的新闻采访与写作课堂。此时,2019级新闻班的00后大学生们和各二级学院学生代表,以及应邀前来的媒体行业校友早已做好准备,等待发问。
“我认识的校长很幽默!”“我觉得校长他很帅!”一段针对学生的采访视频,呈现了同学们心目中的宋校长的模样。看到众多可爱的青年学生们,宋建晓也表示希望能和同学们有更多的交流。“我们莆田学院的学生能吃苦、有爱心、实操能力强、可塑性强。”这是宋建晓眼中的莆田学院学生。
访谈活动设置了青年学生对话莆院校长及青年学生对话高校管理者两个环节,对话一对一访谈校长的新闻191学生何寒玥一开始,就抛给了校长一个难题:“在高校校长一职和市长一职中做选择,您会如何选择?”面对主持人的提问,宋建晓引用孙中山先生的“我们要立志做大事,而不是立志做大官”这句话表明了自己建设学校的决心。宋建晓独到的见解和强烈的责任感赢得了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
那么,宋建晓又是如何理解中国高校校长的职责呢?他认为,“高校负责人的使命是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也就是‘百年树人’,这个使命是非常光荣的。为了实现立德树人,我们既要争取外部的支持,也要做到内部的协同。通过开展内外联动的工作,让我们学校实现开放办学,借助、整合社会资源,来促进学校的发展。了解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学校的实习、实训、实践活动。”这是宋校长对高校管理的见解。
谈到在任职期间的愿望时,宋建晓表示,希望学校打响妈祖品牌,宣扬妈祖文化,培养同学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妈祖“立德、行善、大爱”的核心精神深入同学们的心中,将来能在同学们的身上看到妈祖精神的体现。
对话校长的环节结束后,进入青年学生对话高校管理者环节。
宋建晓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并排而坐,与同学们面对面交流。“准记者”们和各学院学生代表们频频发问,问题的方向五花八门。
“新校区宿舍晾晒衣被空间小该如何解决?”“共享单车投放有限,学校能否允许学生骑电动车出行?”“北区食堂空间小,学生人数却很多,同学们有时吃不上饭怎么办?”后勤处处长徐玉锋一时间成了同学们关注的对象。他表示感谢同学们对后勤处工作的关心,并耐心地对提出的问题一一给予解释和回应。针对护理学院王淑冰同学提出的关于北区食堂拥挤的问题,徐玉锋回答:“学校正在安排相应措施,比如完善线上点餐服务,让同学们能够在线上点餐,线下取餐。同时联合教务处安排错峰下课,减少食堂人流量。”
当然,其他管理部门的负责人也没“闲着”。“到了大学,老师们应该如何创新,才能不让思政课流于形式化和表面化?”“今年没有外教,如何解决英语专业学生口语锻炼的问题?”针对专业学习、校园建设、校园网络、封闭管理等多方面问题,同学们争相举手。
基础教育学院18级退伍回校的学生代表希望学校成立国旗护卫队。校团委书记林强立即表示,“升国旗、奏国歌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庄严的职责和使命。学校每一周都会举行升旗仪式,国旗护卫队会成为我们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部分。我们准备向党委提交报告,尽快落实。”
“新校区多为强风天气,学校是否会建设室内运动场?”对此,基建处综合科科长蔡涯表示,将在2022年建成室内体育馆。同时学生处处长戴杰孙也表示,目前正在建设学生宿舍的活动室,同学们同样可以在室内进行锻炼。
“校长,我能再问您一个问题吗?”对话活动从5点延长到5点半,同学们一个接一个地提问,让作为第二环节主持人的新闻192曹勇轩有些不知所措。不等曹勇轩开口,总有学生主动站起来提问。尽管预定时间已经过了,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各个部门的负责人依旧耐心地解答同学们心中的疑惑,又引来一阵阵掌声。
“此次活动以问题为导向,是促进学校发展的重要手段,有问题意味着可改进,值得举一反三。”宋建晓在总结讲话中说道,“学校办学以学生为本、教学以老师为本,要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加强交流互动,让我们的工作措施落地见效,真正做到对学生负责,对老师负责。”他希望接下来每个学年至少组织一次与学生面对面活动,向学生征集好的措施、想法,还可以建立线上论坛,和同学们进行线上和线下的双重交流。
对话活动的学生负责人,19新闻杜佳雯同学说:“学生代表们提出的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答,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也学到了许多,以后举行这样的访谈类活动,会更深入了解各部门的职能,关注点再广泛一些,提出更有针对性的问题,效果会更好。”
“这次新闻系的新闻采访与写作课,上得很成功。2个半小时的课带给新闻系学生一次很好的实践锻炼,让学生代表们以全校学生的视角,从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出发,架起校领导、部门领导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同时让学生体验如何沟通与对话。”莆田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院长孟建煌如是点评。 (江洁 陈淑滨 徐舜贞 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