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写给大哥
【发布日期:2020-11-17】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朱谷忠


我很早就想写一篇关于大哥的文章,却迟迟没有动笔。原因是,有一回春节返乡,我们兄弟几家团聚时,大哥刚好出版了他的第一本散文诗集《黑珊瑚》,我向他表示祝贺时问道:“哥,我为你写一篇读后感如何?”一向为人低调的大哥立即表示不同意,他说:“兄弟二人同时在文学创作领域笔耕,在咱莆田并不罕见,而兄弟之间谁写谁,都有互为吹捧之嫌;不可!不可!”

大哥出生于20世纪40年代初一个贫穷的农家。他说过,自幼时,爷爷和母亲就启发他:都说人穷志不穷,但长大后要做有用的人,就得勤奋读书,学好文化。于是,从小他就一边参加劳作,一边借书籍阅读。上到小学五年级,他便读完了唐诗、宋词、元曲。尽管还有许多不懂,但那些穿越时空的诗句,给了他无穷的引力和想象的空间,使他暗暗立下志愿,将来当个作家,用文字去演绎他认识的世界。

不幸的是,大哥在莆田一中念完高中后,却因突发眼疾不能参加高考,使他一个人关在房间长吁短叹了几天。后经人介绍,去县工会当临时工。随后去了生产建设兵团,直至调到福建省公路局任《福建公路报》主编、政治处主任……几十年过去,一直脚踏实地努力工作,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他不喝酒,也不抽烟,业余时间最大的爱好就是写作。在单位,他更是一名文学的传播者和推动者,引领和带动了一批基层作者,把对公路建设的热爱凝于笔端,用真诚、朴素的文字,表达了对交通事业不断发展和时代变迁的喜悦。

大哥五官清秀,身上散发的是一种谦逊的文化气质。但在我看来,有时又过于小心、执拗。诸如,他参加了作家队伍后,对我曾经从事的全省文学组织工作常常有意“回避”;还有,他从不参加省作协主办的文学评奖,也不参加我多次带领的作家采风团。然而,他倒是几次主动发起走公路基层的采访活动,还打电话叫我务必邀请省里作家前来参加。有一次我打趣问他:“你这倒不避嫌,不怕人说是兄弟互助?”他一听,居然涨红了脸说:“这是两个单位的联合行动,别乱扯!”

事实上,大哥常年坚持博览群书,为他的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据我所知,他很喜欢莱蒙托夫、艾青等诗人的作品,而郭风老师精美的散文诗更是让他陶醉。几十年来,他的创作题材始终立足在养育他的莆田这片水土。为了获得灵感,开拓视野,他一有机会就回到故乡,爬山涉水,走村串寨,了解风土民情、历史文化。他认真严谨的创作态度,成了他获得成绩的重要保障。这期间,他在省内外报刊杂志发表了不少作品,其中,他五下基层写出的反映公路建设的报告文学《辐射的节奏》,还获得了福州市文艺百花奖。他的一些散文诗被收入多种选本,他的名字——朱国钦,也被收进《中国散文诗大系》辞条。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在不断变化发展,他在用文字呈现故土新貌的同时,也怀有一种莼鲈之思、乡愁之恋。他发现,记忆中那些弥足珍贵的有着悠久历史的印迹,似乎被抹去或剪切了。古老的街巷,沧桑的石阶,成了模糊的记忆。为此他曾写道:一个骤雨过后的黄昏/我来这里翻阅久远的记忆/翻阅一朵无名花/红蜻蜓款款飞来/透明的翅膀搧落纯蓝的往事/晚雾静静地笼罩着/像你侃侃而谈的那篇童话/星星/又是星星/银河的风吹过小鸟的红唇/这是岁月吗/你忘了/春天就这样淡淡地过去/我走在一行行青青的思念里……

是的,大哥!这多年,我们兄弟两地违离、形迹浸疏,不尽欲言,却总是免不了思念亲人,思念故乡,思念亲朋好友!但是,只有我心里知道,大哥是第一个引领我走上业余写作道路的人;他曾为我买书,还给我零花钱;我当年给《莆田报》写的稿件,他是第一个读者,也是帮我修改的第一位老师。后来我们先后去了省城工作,他总是每星期骑车过来看我,问我有什么需要?业务是否熟悉了?临走还执意留下一些钱物,说是给我孩子的。后来,我有机会几次赴京参加全国文代会,他总是在电话里热烈祝贺,又提醒我说:今后还得努力呀,还得更为谦虚做人……

光阴如箭,一晃而过。那些历历在目的往事,相信大哥定然记得。

不料,去年有一天,我弟弟打电话来告知我:大哥患上了老年海尔兹默症。听到这个消息,我怔了半晌都说不出话来,泪水一下滴落在衣襟上。次日一早,我上了动车,直扑大哥在莆田城郊的住处。还好,迈进门厅的那一刻,他看见我时居然站了起来,我三步二步窜上前去,一下抱住我的目光游移的大哥……

现在,请允许我在这里再次祈祝大哥能够康复,并随手写下几句诗,作为本文的结语:

噢,大哥大哥/大哥你好吗/青春的时光/我们并肩抛洒/美好的回忆/已化作满天云霞/愿你还能再续梦想/愿你还会整装待发/纵然再过多少年/我依然还会记得/当初你奔向远方的步伐……

2020年118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