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亚生
鸟瞰大路上关游氏居民宅
关燊居宅内用竹篾编织的精致竹席天花
关氏家族居宅,位于大路西侧,南邻明万历云南按察副使林民悦“观察祠”。大路关氏,据说与江口蒲坂关姓同出。居住这里的关姓分乾、坤两房,其宅第分下关与上关,是一组规模庞大的建筑群。
下关居第在陈迈崇功祠前,门头房朝东大道街。迈进大门坦折而南复折而西,过东西两道隘门便是居第院埕。院埕西向所存遗迹,疑设有与东向相同甬道,原来可通县巷。据族老说,其地卖与原氏建房,今路被堵死。居第正厝坐北朝南,为悬山顶、穿斗木结构。一进面宽七间(七间厢)、进深三间;两边建有护厝,东西厢房与护厝之间筑有狭长天井,护厝北端的天井边上各凿有水井。居第大门面向院埕,院埕旧有外围屋,邑人俗称“下座照”,今圮。院埕南亦凿有水井一口。关氏耆老说,居第内这三口井称为“龙井”,旧时每年元宵巡游活动,大院内只许戏狮,切忌舞龙。大厝正厅面宽6.2米、设12扇门,宽度大,门槛高。整个建筑用材硕大,为明建清修古建筑。其独特之处是屋面下之装潢,以编织精致的竹席贴椽做天花,据说也是用作防盗的设施,这是莆田士大夫居第古建筑中仅有的。族老说,下关居宅本是乾、坤两房合居于此,乾房关燊即居住这里。其后,坤房将所居之西小厅、厢房和护厝房产卖与郑氏。大院后西侧,是两座三间厢平屋,为清古建筑。关氏乾房族众居于这座宅院,由县巷出入。
乾房居第北为陈迈“崇功祠”。祠后又是三座并排的明古建筑,是一组庭落式大居第,民间俗称这里为“上关”。
上关居第坐北朝南,门厅前铺设大砖埕,以中落正厝为中轴线,左右各设有宴门,今门底石尚存。据说,旧时东西两侧俱置门头房,东通大路,西通县巷。
中落为二进四目厅正厝,面宽三间7.2米、进深三间,为悬山顶、穿斗抬梁减柱木结构。用材硕大古朴。门厅两旁木柱为鼓钉柱础。天井石壁雕刻有八卦图案,寓以水制火意;若家族节庆演戏时,亦用于作铺架木板,为表演场地。
东侧落亦为二进面宽三开间、进深三间的大厝,悬山顶、穿斗木结构。左厢房,民国时被改建过,为二层小楼房,南侧二楼木窗设有美人靠。中落门厅东原设有朝西向的厢厅门,今门尚存却闭堵。依此推测,起初中、东两座是为共同体,而后房屋或作改建,且居者与中落非同姓人。中、东两座居宅大门坦设在东侧,临大路街。按,有耆老说民国时关氏将东侧落这座房产与中落房屋一同卖与游氏,而后游家复将前进房产卖与陈氏,后进房产卖与罗家。不知孰是。
西侧落为三进面宽三间、进深四间的大厝,悬山顶、穿斗木结构。上下厅间的天井两旁建有回廊,俗称“闬头”。西侧临县巷,今改为店铺。这里居者是关氏坤房,今出租与商户经营书画和花鸟。
依文物专家考证,关氏宅第为明代营建。而《蒲坂关氏族谱》载称:关氏至“十一世,首迁入城,居于文峰,原有‘天、地、人、和’四支,因过房等原因,只存乾、坤两房,并分建祠堂”,传至今二十二世。如关谱记载可信,关氏入城至早在清康雍时期。据此,关宅非关氏所建,或向他族所购。有人说,上关中落正厝为十七世关贻楫娶妻方氏,方家以其宅和40亩田庄作为嫁妆随嫁的,至今年代久远且无相关家谱资料佐证。至于下关居第,其族老相传为道光时举人关燊所建,然这座宅第为明建清修古建筑,或为关燊重修。所以,关宅历史嬗变今难解读,是为谜。
关氏家族,在清代后期可谓辉煌显赫一时。考关氏科第官宦记载,道光二十三年(1843),乾房有关燊,字倬夫,考中癸卯科举人。关燊中举后无官职记载,据说是结交上层官场,充当乡绅,乃涉足商务而发迹。关燊中举时,居于后街的江口老乡林扬祖,道光二十年(1840)出任广西乡试副考官,二十二年(1842)乞归,在家伺候祖母。关燊与林扬祖交往甚密,即利用这个关系当起乡绅来,在莆田城这块地盘上拥有了话语权。道光二十五年(1845),林扬祖回京复职后,关与林以及泉州籍的两广总督黄宗汉,三人结拜为兄弟。按,黄宗汉,道光十五年(1835)进士,进翰林,二十五年(1845),出为广东督粮道;咸丰元年(1851),由浙江按察使迁任甘肃布政使,二年(1852),擢升云南巡抚,未到任又调浙江巡抚;四年(1854),提升四川总督;六年(1856),被调回京都补内阁学士,兼刑部侍郎、顺天府尹。七年(1857)冬,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广州沦陷,黄宗汉被授为两广总督兼通商大臣。因力主抗击英法联军,清政府竟以黄“有碍和局”免其职,调任四川总督。而考林扬祖履历,咸丰二年(1852)黄宗汉调离甘肃布政使,三年(1853)林扬祖先任陕西布政使,不久即接任甘肃布政使;咸丰七年(1857)黄宗汉被授为两广总督兼通商大臣,而九年(1859)林扬祖亦特旨署理陕甘总督。可见,林扬祖与黄宗汉不仅是闽籍老乡,亦为同朝同行高官,关系密切。于是,林、黄通过关系举荐关燊包揽泉州和莆田三江口海关业务,从这里便可发现关燊发迹的端倪。关氏家族在城里置有不少店铺,城西北太平山及江口某地亦购有不少山地,在乡下也购置了若干田产,时为富家显族。
咸丰十一年(1861),咸丰帝病死热河,穆宗继位,那拉氏被尊为慈禧太后,为扫除政敌,勾结奕杀害载垣、肃顺等八大臣,史称“辛酉政变”。而属“肃顺党”的黄宗汉、林扬祖在劫难逃。同治元年(1862),黄宗汉即以“迎合载垣,行为不端”而获罪,被革职并宣布永不叙用,追回文宗御书“忠勤正直”匾额。其时,林扬祖亦被新任总督以“年老颓废”考语按原品致仕归里。(陈盛明《晚清泉州一个典型的世家——黄宗汉家族试探》,引自《泉州文史》1983年第8期)
据传,乡绅关燊罗织官场关系网,可以左右官员入莆为官,官员皆畏之。然黄宗汉、林扬祖被革职,关燊终因涉事亦被告发,败身而终。幼石(宋启人)《莆阳楹联汇辑》云:“关孝廉燊因事与郡守白冠玉龃龉,被传案责辱,愤而服毒。自挽云:‘慰吾祖母与吾亲,抚不肖灵前,莫过悲哀妨晚景;革我功名戕我命,到阎罗殿下,定拿酷吏雪奇冤。’”(幼石《莆阳楹联汇辑》,引自台北市莆仙同乡会林国梁主编《福建兴化文献》)按,白冠玉,同治元年至八年(1862—1869)任兴化知府。关氏家族或自此走向衰落。
至民国时期,关氏乾、坤两房都有人开设钱庄,而衙后“卅六果”则开设当铺,两家互有钱财业务来往。关氏某钱庄曾以上关乾房房屋作为抵押物与当铺发生资金借贷关系,后来关氏不知何故无法偿还当铺资金,即将此座房产断卖与衙后游观兰家族,以所得房款归还当铺。据说关游两家交易契约有“卅六果”签字做证,时间大概在20世纪30年代间。因故,上关宅第产权本属关氏乾房的房屋,今居者为游观兰次子游鸿远(仪园)即“竹房”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