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宗英大姐,一路走好
【发布日期:2021-01-06】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朱谷忠

20201214日,从报上愕然看到我国著名表演艺术家、作家黄宗英先生于凌晨逝世,享年95的消息,不觉瞬间屏息,眼眶一热,泪滴衣襟。

我拜识黄宗英先生近四十年了,可算是她的一个小学生。虽往来只有一次,但之后却有多封书信交织。她豪言直白我为小弟,每每殷切以待,尽心交流,令我感念在心,至今难忘。

记得1984年,我应《福建文学》刊物之命,在去深圳参加一个文学活动期间,顺便去采访在蛇口的黄宗英,并向她约稿。当时,黄宗英已届花甲之年,在上海有一个家,一幢漂亮的洋房,但她却不想过平静的生活,毅然选择了一条陌生而又颇多风险的道路,到深圳蛇口开辟了一块作家从商搞经济的领地,一时成了许多报刊的新闻焦点。我记得那次笔会刚结束,连饭也顾不上吃,便钻进一辆的士直奔蛇口。不料到了那里,却得知黄宗英已去广州,年轻气盛的我并不甘心,立即搭上火车去广州。但我没走运,好不容易在广东作协同志陪同下找到她下榻的宾馆,一打听,她像一片云又飘去上海了。这时,广东作协的同志笑着对我说:找她很难,许多记者跟踪几天,好不容易见了一面,也不过以蛇口速度为标准谈了十分钟。回到福州,我只好向编辑部汇报采访无果。

岂料,事隔五年之后,即1989420日,我应邀去无锡参加由中国作协召开的首次全国散文研讨会,并出席在无锡金城宾馆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优秀散文集颁奖会。记得那次在大厅报到时,经人介绍,我主动与我敬仰的散文大家黄裳和袁鹰握手,突听袁鹰叫了一声:呵呵,宗英大姐来了!顺着他话声望去,门口飘进了一个满头银发、脚步矫健的女人。这人正是黄宗英。我站在人群后,好不容易和她握上手,立即说道:宗英大姐,我是《福建文学》的编辑,有时间能否让我拜访一下你?黄宗英眼睛忽闪一下,看了看我:好啊,再约吧!就这样,我利用会前会后的一些时间,陆续对黄宗英作了采访。

记得次日那天约好了,我来到她房间坐下,她突然问我:阿丹(即赵丹)去过你们福州,你知道吗?我连忙说:知道啊,听说当时他去闽北拍《青山恋》。她点点头:是啊,这是阿丹自己编、导、演的一部电影。影片汇集了祝希娟、高博等当时红透大江南北的明星。而有着中国电影活档案之称的钱千里也是其中导演之一。看得出,她十分喜欢这部电影,说这故事就发生在你们福建,接着她竟情不自禁地说起电影内容:这部电影叙述一个五十多岁的老红军,复员回到阔别二十多年的家乡福建,怀着满腔的热情,建设浩瀚的林区。不久,林区来了一批上海知识青年……

说到这里,她叹了一声:可惜当时我走不开,阿丹也不让我在这部电影里扮演角色,其实我很想到福建走走。

我问她:福建都去过哪些地方?她笑着说:没去过,不过在郁达夫啦,还有作家郭风、何为先生的书里写到福建的地方去过多次了。

事实上,黄宗英作为优秀的表演艺术家,早为人们所熟知;作为当代出色的女散文家,也拥有许多读者。我对她说:你和福建还是有缘的,1984年,你的报告文学《小木屋》就是在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她一听有点兴奋:对对,我和阿丹都很感谢福建的支持!接下,在采访过程中,她倒是鼓励我可以随意一点,想问什么就问什么,且有问必答,直截了当。诸如我好奇地问到她对赵丹最初的印象,黄宗英笑道:我第一次见他,发现他一只袜子是这个颜色,另一只袜子是那个颜色的,我心想,这个人有点没人管似的,好像挺……不修边幅。当时,他一个人带两个孩子,我很同情他。如此,谈话变得十分轻松。交谈期间,她想起《福建文学》曾向她约过稿,说一定找时间写一篇。我也趁机有的放矢地向她请教了一些写作和办刊的问题,我发现,她那温柔而有神的眼睛总是忽闪了一下,然后凝视着我,慨然作答。

散会的那天晚上举行舞会,黄宗英也来了。彩灯下,她那一头银白的头发在舞池中显得格外炫目、漂亮。脸上少见皱纹,亲切的微笑,保持着当年青春的风采。她举止雅当,却十分活跃,身上似有一点外交家的风度。适时,我大胆走了过去,邀她一同踏着华尔兹优美的旋律起舞时,她笑着对我说:小朱,请你回去后,代我向《福建文学》的同志还有福建电影厂和出版社的同志问好。接着又对我说:你想要在散文方面有建树,就得放开心灵、脑子写,不要追求什么轰动效应。你知道,散文非常神圣,我在会上发言就说了,写散文前,必须学一点古人沐浴薰香,在窗明几净前进行思、写的态度……”我点点头。跳了一阵,她突然又说道:你说你去深圳采访我没见到我,真抱歉,那些日子我的确忙,现在也不轻松。如果你听到、了解到有关我的什么,还是不要急着去写什么的好。我不是一个不惜大谈自己生活和感情的人。我只是想到,我们文坛有点寂寞,我们的书少了,娱乐的东西太多了,这些状况使我想起20世纪40年代的经历,不知这是什么怪圈。后面还说些什么,我都不记得了。但我发现并没有完全听懂她的话,诸如你听到、了解到有关我的什么?直到后来收到她寄来的一封信,才知道她说的是她在深圳创业经历的一次危机和风波,以及她投拍的电视分文无收时的焦虑;然而她在信的开头却对我寄书给她表示:你神速地寄书给我,真让我感到温暖,在这样的时刻!她在信末又这样写道:当夜晚来临,我会在临睡前看你的书。读到这里,我才全部领悟了她当时的那颗并不安定却又不屈不挠的坚强的心灵,而她的文字,更使我感到她对我持有的一种信任,以及一种可以感知的温暖。

还记得那次散文笔会期间,我与全体与会人员,一起领略了素有太湖明珠美誉的无锡风光,并有机会和黄宗英、忆明珠等作家去太湖鼋头渚风景区游赏。当时我们坐着船,迎着拂面而来的风,向远处望去,几座小山画一般在云霞中若隐若现;过了一会儿,船靠岸了,大家陆续下了船,边走边欣赏四周的绮丽美景。走上风雨桥,却听黄宗英自告奋勇向大家介绍:看,这就是蠡园,传说中范蠡携西施出海,施美人计,献西施迷惑吴王夫差,帮助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灭吴后,挂冠隐退,又辞官经商,年近百岁,无疾而终。因古代对商人的蔑视,所以,关于这个不是士人知识分子出身的,却又有如此重要影响官员的历史记载,少得可怜。但他老人家是商人鼻祖,这一点似无争议。说到这里,她自己也笑了,那朗朗的笑声,穿过湖波,传得很远、很远……

以至,至今我还记得她的笑声。

宗英大姐,一路走好……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