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刘克庄讲妈祖经典故事
【发布日期:2021-01-20】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朱合浦

 

“灵妃一女子,瓣香起湄洲。”

大家都知道,这是南宋大诗人刘克庄的著名诗句;可大家不一定知道,刘克庄还是一位讲妈祖故事的高手!今天,我就来介绍“刘克庄讲妈祖”。

刘克庄(1187-1269),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居士,福建莆田人。以父荫入,曾任建阳、仙都县令。因写《落梅》诗得咎,废置十年。淳祐六年(1246)赐同进士出身。历官枢密院编修、中书舍人、兵部侍郎,权工部尚书等。以焕章阁学士致仕。谥文定。有《后村先生大全集》。

作为南宋文坛领袖的刘克庄,其著作等身,诗文荟萃。由于他曾赋闲在家长达十年,所以留下许多关注地方民俗风情的好文章。如作于宝祐四年(1256)的《风亭新建妃庙》就是一篇十分重要的妈祖文献史料。

文章一开头刘克庄就讲故事,讲一个有趣的妈祖神迹奇事:

说是妈祖信仰自湄洲发祥之后,到了南宋已经传遍莆田各地了。不论是大乡镇还是小村落,几乎都可以看到妈祖分灵庙。

风亭(今仙游县枫亭镇)距离郡城(市中心)约有60里远。这里有一条小溪曲曲弯弯,流向了前面不远处的海湾(今枫亭湾)。海湾向东连着湄洲湾,前面就是湄洲岛和大海了。由于有海水的潮汐关系,湄洲湾的潮流会一直涨到风亭的小溪入海口。于是故事发生了!

大概在元符初年吧,有一天,涨潮的海水中漂浮着一个大铜炉,这个铜炉随潮流起起伏伏、晃晃悠悠一直漂到风亭的岸边就停下来了。

就在铜炉靠岸停驻的这一天晚上,风亭村里有许许多多村民都做了一个内容大同小异的梦,梦里湄洲妈祖(那时称“妃”)对他们说:“我是湄洲祖庙的神,铜炉是我的化身,我来这里将为大家造福!”

第二天大家赶紧将铜炉捞起来,恭恭敬敬地迎至风亭的锦屏山下先供奉起来,接着马上商议决定为妈祖建一座庙。说干就干,众工协力,没花几天工夫就盖好了一座简易的只有几间房的小庙,把铜炉供着,而且请来了湄洲祖庙的神像,称之为“顺济庙”。

风亭自从有了妈祖庙之后,谒拜的人就络绎不绝。有来问灾祥者,有来祷水旱者,远近辐辏,十分热闹。妈祖的灵异确实为一方百姓带来吉祥鸿福。

这样经过了许多年,渐渐大家觉得庙太小了,太简陋了,与妈祖的威仪不相匹配。于是在绍兴年间,村里有一个叫林文可的绅士,就虔诚地捐出自己的田产来作为新庙的地址。有人捐地就有人捐钱盖宫庙。到了嘉定年间,就有一个叫蔡定甫(系蔡襄后裔)的人捐钱盖了一座正殿;绍定年间又再捐钱盖了钟鼓楼。遗憾的是这两座建筑不久又圮废了。怎么办呢?这时有一个叫林谦父的人就出面捐钱修葺扩建庙宁,而另一个叫黄南叔的人便积极响应,全力以赴,直到将庙修建完整。

修葺一新、富丽堂皇的顺济庙终于在某年某月某日落成了!从远处看,原来低矮简陋的庙宇如今显得宽敞闳丽了,原来圮坏的地方都一一修复到坚固完整了。当然,风亭新的妈祖分灵庙也迎来更多的妈祖信众,妈祖的神迹更是越传越远了!

刘克庄讲的妈祖故事真精彩!你看,有时间有地点有人物有情节,宛转曲折,引人入胜,不愧是文学家的大手笔!

这个故事后来被收进《天妃显圣录》,标题是“铜炉溯流”。

刘克庄说的这个“风亭妃新庙”至今还在,我前些年有幸去参观过,其庙名到了元代改庙额曰“灵慈庙”后,一直沿称至今,可见其历史相当悠久。

尤值得一提的是,刘克庄特意为这座新庙写的文章《风亭妃新庙》中,还为后人提供了妈祖文化的两条重要证据:

一是推算妈祖诞生年月。

刘克庄在《风亭妃新庙》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妃以一女子,与建隆真人同时奋兴。”专家们据此推断妈祖诞生于建隆元年(960)。为什么呢?因为建隆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第一个年号,“建隆真人”指宋太祖赵匡胤,“奋兴”指肇始。所以妈祖可以肯定诞生于建隆肇始的元年,即公元960年;更由于刘克庄是距离妈祖在世年代较近的学者而可信度极高。目前,妈祖文化学术界对此已基本上没有异议。

二是推定妈祖父母受褒封。

刘克庄在文章中说:“又封妃父曰某侯,母曰某夫人。”这句话与宋宝祐《仙溪志》所载“父封积庆侯,母封显庆夫人”相互印证,可以推定妈祖父母确实在此前获皇帝褒封。更有趣的是,父母之封原来也缘于风亭,是风亭一个叫王里的教授(官名)感妈祖灵异,向朝廷上书推荐而获准褒封妈祖父母的。所以《仙溪志》感叹:“妃之正庙在湄洲,而父母封爵自风亭始。”

以上这些都算是“刘克庄讲妈祖”的余绪吧!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