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禳灾避邪话端阳
【发布日期:2009-05-27】 【来源:本站】 【阅读:次】

禳灾避邪话端阳

在莆田,端午节叫做“五门节”。过节活动从初一日开始,一共五天。所谓“初一艾,初二糕,初三螺,初四粽,初五划龙船”的俗谚,连三岁孩儿都会吟唱。这个具有特色的风俗,到底是怎生形成的呢?且听在下慢慢说来——

原来,按照农历,五月进入仲夏,天气从此一日一日热起来。这时节到处百花齐放,百草芳香,百兽跃动,百虫孳生,大地万物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然而,由春转夏,气候变化无常,人的身体适应不了,加上毒虫繁殖快,往往导致疫病流行。在莆田的历史上就有不少年份从五月起发生瘟疫灾害。远的如南宋绍兴二十五年五月初,一场霍乱在莆阳大地漫延,半天之内就有成千上万的百姓染上疫病,各家各户都或多或少有人死亡。幸得湄洲妈祖显灵指点,圣泉救疫,驱逐了瘟神,莆田人民才免遭更大的灾难。近的如民国期间,四十年代初,莆田连续几年遭到鼠疫、霍乱的侵害,也都是从五月初开始发生,被瘟疫夺去生命的人不计其数。因此,莆田人也和其他地方的人一样,把五月份视为“毒月”,谈瘟色变,余悸难消,千方百计,防疫祛病。于是,处处仿效古人,把禳灾避邪作为端午节的重要活动内容。

初一清早,家家户户都在门窗上插艾草,是为了避邪。艾,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性寒温,叶子有香气,能驱蚊蝇,逐瘟神,禳病灾,保安康。初一插艾,拉开了端午节活动的序幕。

初二做糕,是祈望早田丰收,生活节节高。过去,四、五月是“青黄不接”的时候,俗称“粮尾”。农民没米吃,只能吃“麦糊”。所谓“二糕”,不过是用麦粉捏成团蒸熟的“馒头仔”,又粗又硬,而且不甜,如今的人谁都不愿品尝。

初三吃螺。莆田地处沿海,近海浅滩所产的小螺,形似麦粒,俗称“麦螺”。五月正是盛产麦螺的季节,颗粒又大又肥,味道好极了,而且清凉解毒,有益健康,因此家家户户都买来麦螺,煮熟剪尾,老幼吸吃,自得其乐。

初四卷粽,既有祭祀龙神的含义,又有凭吊屈原的内容。莆田人包的粽子,以粽叶包成,用咸草或麻丝沿三个角扎牢,每五只为一摞,煮熟后剥开来醮糖吃,香甜可口,美味诱人。

初五日,过节活动进入高峰。清晨,农家通常用一禾稻草烧着,向各个室内的四隅熏炙,以禳毒气,燃杀蚊虫。这个习俗名叫“送蚊”。其后,又在每个房间及通道上点起蚊香,驱除毒虫。田野上,早稻已经到了孕穗阶段,有“脚肚头”那么高。日出前后,每一株稻叶上都沾满了晶莹的露珠。据说用这时的露水洗手脸,可保热天不生痱子、不长疮疖,并使皮肉细腻。因此,乡下的大人小孩都早早起床,来到田间,走在田塍上,用毛巾摔擦稻叶,醮湿水洗脸。养牛人家,都趁早把牛牵到野外转一遭,让牛预报天气:牛若开口口毛 口毛 叫,则预示着早稻收成时会遇到雷阵雨的淋洒;如果牛闭口无声,那么收割时将无雷阵雨,就可免去“捞早”的劳苦。

初五日,大地上的百草都散发出清香气味,沁人心脾。就连平日臭味难闻的“不伦栀”,到了午时也会清香扑鼻,甚至可以入药,治疗伤病。这一天,各家各户都到野外采集艾草、菖蒲、牡香、香椿、笔尾草、豆株、枇杷叶等“午时草”,到午时放入大鼎煮成黄色的“午时水”,让全家男女老少沐浴,用“午时草”擦身洗澡,以祈祛邪避灾。洗浴后,一家人都换穿清洁的新夏装,小孩还在耳朵、鼻孔、腋下、腹脐、股沟等凹处搽抹雄黄,以消毒祛病,祈保安康。用“午时水”汆蛋,吃下可保六月间“打西北雨”不被淋湿而致“风气”,因此人人争着多吃。儿童沐浴更衣后,大人还用提前结成的彩线长网袋装入“午时蛋”、蜜桃、粽子等,同小绒虎等吉祥物一起挂在脰颈上,垂于胸前,以避邪消灾。端午的太阳最具消毒功能,因此,家家户户都把装放衣物的木箱抬到日头下,展开曝晒,驱虫祛毒,过午之后方收起,在箱内放入数颗樟脑丸,久置可保香气袭人,不被虫咬。

有的地方称端午节为“女儿节”,莆田也有这个风俗。女儿嫁出后的头年端午节,娘家照例在五月初一备办过节礼物,诸如粽、蛋、桃、小绒虎、婴儿衫、小童鞋等等,用盘担送往婿家,让其欢度端午节,祈求吉祥如意,合家幸福。

龙舟竞渡,是最具特色的端午节活动仪式。莆田南北洋平原沟渠纵横,河面宽阔,是划龙船的极好条件。以往民间几乎村村有龙船,一到端午节就划出去,比赛、娱乐,欢度佳节。龙船的样式有“鸡甲舡”、“齐头舸”两种,彩雕油漆,美妙绝伦。各村挑选勇壮青年,精心培训,技艺娴熟。在大沟面赛起龙舟,每每引来数万观众,云集河岸两旁,观看欣赏,大饱眼福。

改革开放以来,黄石镇的清江、瑶台等地的龙舟曾出访台湾、香港,参加比赛,捧得锦标归来,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增进海峡两岸民间友谊,立下了汗马功劳,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作出了有益的贡献。 (黄秀峰)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