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月是故乡明(上)——记印尼侨贤黄文兰先生
【发布日期:2021-01-27】 【来源:本站】 【阅读:次】

□郭清锋

 


黄文兰先生石庭故居




200412月,涵江区海外华侨联谊会合影。



黄文兰先生以父亲名义捐建的“开德堂”


  

1924年农历八月十三,黄文兰出生在莆田江口镇石西村桥头外的一个清贫农家。

说是农家,名副其实。

黄文兰的童年时代,家境贫寒,生活困苦。他的父母先后育有45女,黄文兰在众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八。由于他的父亲黄开德是当地有名的泥水匠,所以小时候的黄文兰在念完四年的私塾后,遂随父学艺当泥水匠。

苦难的生活是一部百科全书,这本书教会了他怎样成长。

当黄文兰17岁时,因夏天他在屋顶工作时中暑大病了一场,之后他便决心弃匠学做肩挑农产品买卖的小生意。艰难的生活使他懂得了许多为人处事的哲理,他深知人生只有依靠自己的艰苦奋斗,百折不挠才能有所成就。

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期间,莆田遭受日本飞机的狂轰滥炸。莆田县政府为阻止日军进犯,奉省政府之命下令破坏福厦公路莆田段及沿海所有公路和桥梁。莆田各地交通十分不便,黄文兰的肩挑生意自然也要经历更多的艰辛,正是艰辛困苦磨炼了他的刻苦耐劳性格和坚强的意志。

江口及所属的石庭,一个以燕尾脊红砖楼、以郡望标志和白头春联为民居特征的著名侨乡。那高高翘起的燕尾脊,也像系住缆绳的风帆,标志着远行人永远把根留在故乡。

回溯上世纪初,“锄头抠抠,妻儿身兜”,这里的乡民普遍满足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大都乐意坚守着这块土地,直到老死终身。清末民初,国难民艰,石庭人口众多,土地奇缺,旱涝频频。这块靠海不像海、靠山不像山的土地根本不足以养活一方人,人们生活异常艰难。

穷则思变。带着背井离乡的惆怅,带着改变命运的梦想,石庭一带许多年轻人,或钻进了商船的底舱,或被当作“猪仔客”贩卖,或由亲友故交提携……飘洋过海,出外谋生。在那个通讯条件极其落后的年代,一旦踏上了茫茫大海,飘向了海那一边,几乎就与家人断绝了音讯。家中的亲人只能望着月圆月缺,掰着手指头年复一年,在极其茫然的希望中渴盼着大海那边亲人的音信,渴盼着儿子、丈夫和亲人能有一天突然出现在自己眼前。

披星戴月,风餐露宿。在极其艰辛的漂泊劳作中,这些以壮士断腕勇气渡洋谋生的乡亲们,顽强地在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异国他乡定居下来。他们勤劳经营,努力奋斗,终于事业有成,大多数人成为当地工商界的佼佼者。

千百年来,谁也说不清江口一带有多少人离乡背井、飘洋过海,远走异域他邦。

当然,黄文兰家也不例外。为了躲避去打内战被“抓壮丁”,黄文兰的大哥、二哥、三哥也相继抛妻别子,离开家园,飘洋过海来到新加坡谋生。

1945年抗战胜利后,黄文兰那久无音信的三哥黄文凤事业有成,在战乱中生意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越做越大,决定回国在老家涵江开一家以经营华侨汇款为业务的义和栈汇兑局分行。

靠肩挑做生意足足有三年时间的黄文兰开始转入义和栈设在莆田涵江的汇兑分行工作,帮助他三哥营业。一年后,见小弟头脑灵活,经营有方,于是就把整个义和栈分行的生意,全部交由黄文兰负责经营。

此时,尽管黄文兰还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但他不负兄长所望,尽力把手中的生意做活。由于他从一个每天要挑担徒步七、八十里的肩挑生意人,发展到今天站在柜台上不受日晒雨淋的汇兑局负责人,所以他认为这义和栈就是他的天堂。他知足常乐,整天总是以一张笑脸对待每一个顾客,做生意的劲头也越来越大。

一路风雨,一路走来。就在黄文兰迫切盼望能早日改变自己命运时,到了19506月,由于国家加强对侨汇的管理,设在涵江的中国人民银行涵江支行已成立了侨汇股,专门经营整个莆田的侨汇。于是,黄文兰遂前往新加坡欲随三哥黄文凤经营生意,但就在这时,命运就爱作弄人,三哥黄文凤却因突发急病英年早逝于香港(此前黄文兰的两个哥哥均不幸相继早亡于新加坡的战乱中),此时的黄文兰四个兄弟只剩下他一人孤身在外,而且他在新加坡尚未取得合法居留的身份。为了生存,他只好单身前往人生地不熟的印尼寻找立足之地。

初来乍到,举目无亲,一切全靠自己。当28岁的黄文兰在朋友帮助下好不容易进入印尼雅加达时,由于当时他手头相当拮据,所以他恨不得即刻用自己的双手开始挣钱。但终因他一不会讲印尼话,二没有印尼居民身份证,三没有做生意的资本,因而使他寸步难行。尤其是不会讲印尼话和没有印尼居民证,逼得他到雅加达后连生存都成了大问题。为了避免受到印尼移民厅的麻烦,他只好在朋友的安排下,先到一个偏僻的地方躲避一下。

雅加达地处热带附近,气候全年炎热,没有四季之分。刚到印尼的黄文兰住在一间旧汽车房里,生活相当艰苦,每天早上仅能吃一个面包和一杯凉茶水。更使他难以忍受的,是自己现在正当年青力壮干事业的时候,整天却要憋在破旧车房里度日如年。

眼看时间一天紧接着一天过去了,黄文兰只觉得前程渺茫,不知所向。就在他深感悲观失望时,忽然得到一个消息,说他的老乡何天福、陈瑞生两人从棉兰来到雅加达,于是黄文兰前去探望,最后决定四人合作组成一个公司,专门经营脚车生意,黄文兰在印尼雅加达的生意就这样开始了,但他手头没有资金,只是凭着莆田人爱拼敢赢的那股劲,自己学做生意。

其实,当时的南洋不是人们想象中的天堂,满地是黄金,满地是财宝,许多龙的传人,以其异常艰辛,万分的努力,从丛林荆棘中开出一块块希望的土地,播撒一片片希望的种子,后来的许多橡胶园、知名商行企业,许多就是从那时奠下基础。

历经风雨,终成大业。命运之神并不是一开始就厚爱黄文兰,也是在被他感动之后,才把神光普照。也许人生创业参天大树的长成,需要风雨的洗礼,需要烈日的烤晒,更需要时间的忍耐。由于黄文兰一向为人忠诚厚道,办事以诚信为重,所以他在印尼经过数十年的赤手空拳艰苦打拼,一切从零开始,艰苦创业,闯过一道又一道难关,个中滋味,可想而知。他的生意从经营自行车、汽车组配件,扩大到兼营铁钉、制造厂相关设备的铁线、钢线等进出口商务,并发展到经营电子工业、塑胶成型工业和生产缝纫机、电视机、收录机工厂以及新加坡得利顺有限公司经营进出口及融资业务。多年夙愿,一朝梦圆。黄文兰就这样以卓智远识终于闯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赤子情深,造福桑梓。由于深受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事业有成的黄文兰,虽然长期生活在异乡他国,但一直以能为故土家乡的文化教育等公益事业做贡献,当做自己贡献社会的应尽责任。并把自己的满腔的爱国爱乡之心,倾注在莆田这方古老的土地上,从而把自己拳拳爱乡之心,化做一个个有目共睹的实际行动。

“从1954年为扩建石庭小学的第一笔捐款起,黄老先生半个多世纪的慈心善举涉及到家乡教育、医疗、文化、卫生等公益事业的方方面面。”涵江区侨联原主席郑伯祥说,在江口及石庭,几乎每一条路、每一座桥、每一座学校、每一座医院、每一个公益福利项目……都离不开黄文兰的捐赠或牵线。“修桥铺路、医院学堂”,寄寓的全都是海外亲人报效祖国、孝敬祖宗、告慰乡亲拳拳赤子之心、眷眷思乡之情。

也许是因为爱国爱乡深孚众望,也许是因为善于团结其他华侨共襄公益事业,不知道什么时候,又由谁领头,许多乡亲开始称呼黄文兰为“文兰大”。钱“忙”人也忙,是“文兰大”的一贯作风。

其实,在以上众多的公益事业中,黄文兰倾注心力最多的,就是莆田华侨职业中专学校。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中,无论从学校的规划安排到集资筹建,也无论从学校的扩建发展,还是为学校设立奖学奖教基金,他付出的心力甚至比自己工厂企业还要多。该校的师生,只要一提到黄文兰的名字,他们就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一种由衷的敬意。

要致富,兴教育。黄文兰对家乡的教育事业热情有加。莆田华侨职业中专学校后来在发展职业教育上能够取得那么突出的成就,黄文兰功不可没。黄文兰对莆田侨职的积极贡献,得到了石庭海内外乡民的普遍认可和赞赏,对故土深深的眷恋与牵挂,对家乡经济发展和教育事业的关切与支持的拳拳之心,慷慨解囊,无不激励着家乡人民,令家乡人民们肃然起敬。

故土是根,兴学是梦。早在1985年,当莆田华侨职业中专学校刚刚准备新校址,他就自掏腰包在印尼雅加达请客吃饭来募集建校资金。席间,乡贤们对建设莆田华侨职业中专新校的举措都表示赞同和支持。尽管事情说的比较突然,但大家还是捐款了近百万元。

面对如此好的开头,黄文兰更加信心百倍,立即用电话通知国内董事会建校土地面积扩大,并尽快画出整个建校蓝图和标出各建筑物造价。紧接着,黄文兰又根据这张蓝图,动员各海外乡亲积极捐款建校。功夫不负苦心人,很快又有一些侨贤或以个人名誉捐建一座,或以二、三个人名誉合作捐建一座。

黄文兰以满腔的热情,与乡贤们一道为学校运筹帷幄、殚精竭虑。从筹集资金、工程选地、图纸设计、工程核算……可以说是事必躬亲、精打细算,保证了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在校史馆中,一叠发黄的工程草签会议纪要真实而客观地记录了这一切。

为了发动侨贤们多捐一分钱,黄文兰以身作则自己带头捐建了一座造价近百万元人民币的礼堂,这近百万元款项是他在印尼打拼十七年的全部所得,并以自己父亲的名字来命名“开德堂”,现在“开德堂”已成为莆田侨职一座标志性建筑,是学校举办大型文艺活动以及各种集会的场所,可容纳一千多人观众,成为学校重要的文化活动中心,从而有力推动了其他侨贤捐建科学楼、图书馆、教学楼等义举。

犹冀凌云志,万里共翩翩。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关注与支持下,莆田华侨职业中专新校第一期建设所需的600多万元人民币的款项,终于在黄文兰、黄清云、黄日昌、黄金华、黄锦隆等侨贤的捐助下,已基本筹集到位。于是,这所全部由爱国华侨捐建,洋溢着一股时代气息的莆田华侨职业中专学校,得以顺利地在1985年破土动工,巍然屹立在侨乡大地上,让多少先辈望子成龙的期盼成为了现实。

这是石庭历史上的第一所中专,这是侨乡教育史上的一个新突破。黄文兰不但全力倾情为莆田华侨职业中专学校的发展筹集捐款,而且对学校的教学也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他曾对学校的领导说:“现在社会是在不断发展,教育方面也要不断发展。如果教育跟不上时代发展需要,就会被淘汰。就像我们工厂一样,要跟时代接轨,不发展就会被淘汰。”敏锐的眼光、殷切的希望,无不透露出对侨职的发展寄予厚望。

同时黄文兰对学生也深寄希望,希望学生们好好学习,他认为:“职业中专的好处,很重要的是一毕业出来,就能够上轨道工作,没有经验不要紧,可以边干边学,如果开一家工厂,一定要参观别人,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而且一定要谦虚,只有谦虚谨慎,才能学到东西”。这个理念对于处于低迷状态的职专学生起了有效的激励和指导作用。

针对有许多年轻人动不动就埋怨做生意没本钱,黄文兰认为,技术就是本钱,学生在学校学好技术,就是将来走上社会发展的最好本钱。的确,这也是他早年在艰苦的条件下从不怨天尤人的处世之谈,也是对那些艰苦创业年轻人的谆谆教导。

“故园河山百梦中,一枝一叶总关情”。2006年,黄文兰先生又倾资六万元购买高档的会议桌椅,在“开德堂”二楼配备一个多功能会议厅,作为华侨董事会办公中心。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