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大尖山的石头
【发布日期:2021-01-27】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卢瑞棣

 


大尖山

 



石砌的寨门



 

雷打石



 

石船

 



蝉头


 

耙牙石



 

鸟嘴


 

抗日爱国志士王屏南字刻


 




抗日爱国志士王屏南字刻

 

 

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大尖山,因了向莆铁路大尖山隧道而名闻四方。

大尖山位于北洋平原北边,跨萩芦镇洪南村、双亭村、东张村和梧塘镇的沁后村。从地理方位上看,东侧属于双亭村和洪南村,正面属东张村,西侧则属沁后村,北面则几村共有。

太平陂是大尖山的一颗明珠,位于大尖山崇联村地段的莲花石下,陂的另一头在崇福村。1057年,即北宋嘉佑二年,知军刘谔始建,170年后的宋绍定年间,知军曾用虎重修,太平陂一度改名曾公陂。

太平陂是滚水坝型制,全部用大溪石垒砌而成。坝长92米,高3.2米,坝顶宽4米。坝成之后,又凿石开渠。在约五里长的坚硬崖岸上,凿开坚石,形成3米宽、2米深的渠道,这在古代当是一件艰难的事情。

涵江地区的发展,离不开太平陂的巨大贡献。太平陂在历史上也称作太和陂,鉴于它的重大贡献,人们在距太平陂20里外的枫岭,建立了纪念刘谔、曾用虎、何玉等人的五公祠。

该山洪南村的称其为洪度山,山的坡度较缓,有洪度寨一座,坍塌较厉害。双亭村的山上,有一条石蹬道,起点在一条小溪上,是一座青石板小桥,由三块长4米、宽0.27米、厚0.12米的青石板构成。由山脚用石片铺起,宽约0.8米,一直通到山顶处。全长约五华里,是村里往日开山割山草、砍松枝用的。蹬道还可延伸到崇联村南坪。现在,石蹬道下部遭到征用,改变了面貌;而上部,由于上山的人日渐稀少,也长满山草,难以通行。石蹬道的中间,是一个小自然村,叫北埕村。

北埕村的旮旯里,遗留一个青石槽。石槽是绿豆青一类的石材,长1.4米、宽0.75米、高0.5米,槽壁厚为0.1米。上有石刻文字,大多模糊不清,只有“女弟子”三个字较为清晰。据传,北埕山附近,曾有尼姑庵,后毁。此槽有一定的考古价值。

北埕的后山,有一处叫石厝坑的地方。有一块巨石,约20多平方米,从山上滚下,恰好卡在山涧上,形成一个石洞,故称为石厝涧或石厝坑。解放前,村里人逃壮丁,曾躲在涧中。

东张村和双亭村的山界是一条小溪涧,溪涧从山脚向上延伸约五华里,涧底宽约四米,两边是悬崖峭壁,峥嵘险峻,高约十几米。溪涧顶部,有一片石壁,高约二十余米,斜倾70度。春夏时分,恰逢雨季,水流而下,形成一道瀑布,哗哗而响,振振有声。而秋冬枯水之时,涧水细若白丝带,淙淙而鸣,如泣如诉。

大尖山的正面属于东张村。

如果从东面登攀大尖山的主峰,走到半山腰,陡峭山路旁,有一块不大的石头,因为它酷似蝉头,所以村民们昵称它“蝉头”。“蝉头”长约2.2米,宽1.2米,厚约1.3米。

沿着山路继续往上爬,就来到大顶坑,它是大尖山的一个山头。大顶坑有两处高低排列的石头。东面的一处,位置低些,其石兀立,高7米,顶端有一尖角突出,长约0.7米,极像鸟的嘴巴,叫“鸟嘴”。西面的一处,厚约4米,遍布碎石和石片。据老人说是在很久远的年代,雷击炸了圆筒状的石头。这里的石头,就叫“雷打石”。

爬到大顶坑的山顶,大尖山的主峰就近在眉睫了。主峰顶上有一个石寨,叫尖山寨。在通往主峰的路边,卧着一块石头,长约5米,宽约2米,厚约2米,中间凹进,可以盛雨水。因为它状如小船,故名曰“石船”。

尖山寨有石筑的围墙,高3米,宽1米,长约200米。还有一个石砌的寨门,高约2.3米,宽约1.5米,至今保存完好。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市对南少林寺展开大规模的发掘和论证,据有关资料考证,大尖山曾是南少林寺的烽火台,为给南少林寺示警,因而在这里筑寨。方圆五六里内,都习惯叫尖山寨。林山与尖山寨遥遥相望。在南少林寺考证中,除了发现尖山寨外,又相继发现了洪南山上的洪度寨,梅洋山上的梅洋寨,枫山村的苏岐寨,龙东村的将军寨。这些山寨都是用石砌成的,工程量大。

大尖山极顶上,并排耸立两块大石。左边的一块高约10米,宽约5米,厚约4米;右边的一块高约12米,宽约7米,厚约4米;再右边还有一块卧在地下,约4米长,宽约4米,因地势较高,厚约3米。两块石头,好像二个小孩站立着,通常叫它们“孩儿石”。它们组成尖山寨的天然围墙。不远处,斜躺一块大石,长约5米,宽约3米,厚约1米左右。这巨石就叫“石棺”。大尖山的半山腰也有一块巨石,叫“鸡母石”。这五块石头应该是同一块的,风化和雷击使它们一分为五。“石棺”应是被雷击炸飞的,“鸡母石”也如是。“孩儿石”的顶部,大抵平坦,完整地保留一个石臼,直径0.3米,深0.14米,应该是守寨人用来舂米的。与石臼相隔不远,有一块石头,平坦如砥,向西立着,上刻“沁后”二字。

由西边下山,下到半山处,可以望见一块石头,较小,但状如和尚帽,所以被叫“和尚帽”。

“和尚帽”之下,有一堆大石,面积约50平方米,此处就是鼎鼎有名的“耙牙石”。“耙牙石”的结构较复杂,多层次。从正面看,底宽约13米,由三组石头构成。东面的由两块大石头上下堆叠着,中间有一块大石,西边排着一块巨石。它们的排列,组成一个坚固的堡垒。石堆的底部有一个平台,平台的后背,是一块石头,很平直。走近一看,石面由东向西,竖排刻着:南无阿弥陀佛  千年石今日大囗  嘉靖四年乙酉吉日  万历庚戌凤林宫七境重修  顺治十三年凤林宫七境重囗   康熙壬午年重囗。

“耙牙石”上有多处层面,上面分布着石眼。这里有一个传说,说是大尖山山神和壶公山山神在空中大战,壶公山神战胜,把铁齿耙丢下,铁齿嵌进石头,留下了齿穴。有好事的神仙前来助战,运土来想把尖山堆高起来,失手把三土箕土丢下,致使大尖山前的田洋上冒起三座小山,即现在的西天尾镇的三山。最后一土箕的土没全部倒净,又顺手一拍,剩下的土掉下来,就成了一座小山。所以三山往西的那座山,旁边又附着一座小山,就是现在誉满四方的美丽乡村后黄村,还有碗洋村。

关于耙齿石的传说,沁后村又有一种说法。相传蔡师公有一天正在田里耙田,忽见怪物从他身旁一闪而过,直上尖山。他连牛带耙,长驱上山,在后追赶。怪物钻入石中,他就以耙力扎巨石。而今仍植石中的耙齿,推之能动而不可拔起。至今,“耙齿石”上的齿穴尚存,实际上,这些齿穴,是开山的石眼。

“耙牙石”下方,有一间石厝。一块约5平方米的大石伸出地表,右边被一块石头顶住。先民们在左边砌起石墙,就成了石厝。

石厝的右边是一片梯田。梯田边坡的石埂,都是采用山石干砌的,有的高达3米,简直是90度的垂直。

再往下,就是笏石山,笏石山也是大尖山的一个山头。山上有一块石头,高约7米,宽和厚约3米,向天竖立,其状如笏,所以叫笏石,又叫企石。

二尖在大尖山的底部,笏石山的左边,下山的路必经二尖。路旁平躺一块巨石,乌龟背,成椭圆形,长约10米,宽约6米,厚约6米,面积约60平方米。因它如母鸡孵卵,所以叫“鸡母石”。“鸡母石”的顶部很平坦,放牧者、伐薪者可以到上面休息。关于“鸡母石”,还有多种名称,如叫“竹篮石”,因其状如民间使用的竹篮。也有叫“顶山石”,因在它的顶部。“顶山石”与“竹篮石”又是谐音,另一种叫法叫“陈山石”,说是陈家的山。“陈山石”与上述二名谐音。

“鸡母石”的来历如何?为什么在半山中会出现一个独立的巨石。从大尖山极顶的“孩儿石”和“石棺”上探研,极有可能此石是经雷击而崩落而来的。若把“石棺”和“鸡母石”安放在“孩儿石”的顶部,大体是吻合的。

沿“鸡母石”下山,路旁的山坡,村里称山垅坪,静静地卧着苍龙庙。庙顶中脊石梁,刻着楷书:“民国二十一年(1932)岁次壬申仲春谷旦东山重修”。庙中后壁正中,立着一块青石碑,上刻着楷书“库司大王”四个大字,字迹苍劲雄浑。苍龙庙下面的山脊狭长如同龙身,有人在石头上刻下“东山龙脉”四个字。上面的山身,弯曲如同龙头。整个山势好像苍龙上飞,故名苍龙庙。库司大王即是苍龙庙的大神。

库司大王是尖山寨义军中的一个军需官。他在军中财务管理分明,秋毫不犯,在东张村一带采购物品,从不欺诈。他又乐善好施,扶危济困,送钱送粮送衣给一个孤寡老妇。有一次,军需官挑着满满的物品,缓缓登山。他忽有不适,不省人事,死在山垅坪。

孤寡老太婆闻讯,异常悲痛。她搬起了几块石头堆起,常来这里插香纪念。村里的人不断来到这里焚香,表达崇敬和怀念之情。再后来,这里修了小庙,立了“库司大王”的石碑。

外渡渠道就在苍龙庙的下方,它全长32.5公里。197112月,莆田县人民自带干粮和工具,冒着寒风,战天斗地,至次年71日即全线通水了。从外渡坝头到沁后水库坝头,属于大尖山的地段,约10公里。贫苦的农民兄弟姐妹,在渠道上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开挖出无数的石头。那些石头,坚硬无比。它是渠道的好基底,但开挖起来,却是困难重重。农民弟兄们,硬是用钢钎、铁镐挖掘。有一次,在双亭段,还放了一门大炮,装药量达90公斤。

200851日,向莆铁路大尖山隧道开掘。隧道就位于渠道下方,全长6.5公里,岩层系青绿的石层。隧道高约9米,直径10米。整条隧道呈圆柱体,总体积约50万立方米。大尖山隧道于201051日全线贯穿,历时二年整。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尖山半山腰的大仑山上,有二块石头,一块石头背面刻着“江天一色”,外面刻着“心物自然”;另一块石头嵌进土中,上刻“一二八上海市民义勇军指挥王屏南逝息处”。这是上海市民抗日义勇军大队长、抗日爱国志士王屏南于淞沪抗战后回莆寓居时刻写的。王屏南,涵江区萩芦镇东张村人。旅居上海期间,曾组织义勇军配合十九路军在宝山阻击日军登陆,为十九路军解除了后顾之忧,受到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的表彰。站在此处,可望到辽阔的莆阳大地和烟波浩渺的大海。“江天一色”“心物自然”,表现了作为抗日爱国志士的王屏南的广博胸襟和崇高的情操。

大尖山的西侧属于沁后村,西侧的山麓,流淌着一条大涧溪。这条大涧溪是大尖山和紫霄山(部分面积属沁后村)的天然分界线,溪中分布着无数的石头,大小不一。大涧溪的右侧,分布着悬崖峭壁,令人触目惊心。

有一个景点,名曰:“龙潭喉”,全是石头构成。清代的《莆田县志》中有专门的记载,说它“兼有智泉、钟潭之胜,而幽深、莹洁、险绝过之”。还云石上有无名氏诗:“紫霄下五里,胜绝有浮山。仄水分苍玉,欹崖积紫斑。士人多不辨,木客讵能攀?欲买渔舟隐,其如身未闲。”“龙潭喉”的岩石约6米高,5米宽。其中间一道呈“<”型的裂缝,1米多宽。从远处看,此缝既像一线天,又像一个喉咙。溪水从喉咙口的深处流出,形成一道瀑布,直泄下方深潭。奇特的景点“龙潭喉”就是由此得名的。

“龙潭喉”的西向,上世纪50年代前有磨房9座。这水磨,沁后人都叫它“九所磨”或“磨厝顶”。

“龙潭喉”的下游,有一段约100米长的平底基岩构成的溪谷,水流其上,潺潺淙淙,其状可亲。

“百二级”古道。古道用石块、石板铺设,坡陡,宽约0.6米。它是蒯岭古道的起始阶段,从山边到山顶,约1里长。以前挑夫挑桂圆、山货都由这里出入,村民们上山割山草也必经此处。

大尖山的石头,古朴笨拙,名不经传。但围绕着它们的史迹风物,凝聚着乡愁,牵绊着望乡情思。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