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优美的乡村幸福院
秀屿区社会福利院
健康小屋其乐融融
养老服务设施不断完善
2020年,莆田被确定为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的59个地区之一。为加快推进我市试点工作开展,我市结合实际,制定了《莆田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确保试点工作在我市全面落实。
“新的养老方式的出现,丰富了我市养老工作的内容和方式,解决了养老机构不足等问题,但同时也出现新问题,需待解决。”市政协常委、民进莆田市委副主委、市住建局副局长、二级调研员郭国成代表民进莆田市委会作《关于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的建议》的发言。
郭国成认为,目前我市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住宅小区养老服务设施引争议,养老从业人员数量少且专业性不强,养老机构供需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不完善,财政资金投入不足,筹集资金渠道单一,健康意识薄弱,社区养老低信任等。为此,郭国成提出建议:
加强宣传力度,化解“邻避效应”。政府应发动居委会及相关部门充分利用网络、电视等主要媒体,宣传社区居家养老的政策信息及服务内容,以提高公众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知晓度和重要性认识,让“家门口的养老院”获得居民认同。应将养老服务设施作为社区必备的设施纳入政府部门公建配套方案中,明确相关规章制度,使养老服务进社区更具可操作性。在社区内应选择对住户干扰较少、相对独立的区域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与居民小区保持适当距离,打破居民心理忌讳,避免后期“邻避效应”的产生。
打造一支专业化、职业化养老服务队伍。政府和社会要构建具有综合能力强的多元化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人才培训体系,保障人才培训和多学科交叉的可持续教育,提高行业从业者的待遇和标准,吸引年轻人投身养老护理行业。鼓励有条件的医学院校、职业院校新办养老服务专业或者开设养老相关专业课程,培养养老康复和服务的人才。养老机构可与院校加强合作,招收贫困学生定向培养,吸引学生报考这些专业,鼓励毕业生到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机构就业,壮大服务队伍,缓解养老服务人才不足的难点。
加强养老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要不断加强养老产业政策激励和扶持作用,建立统一的养老服务建设配备规范标准。可参照“一刻钟养老服务圈”配置要求,确保实现全市每个镇(街)有1个以上综合型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每个居委会有1个居家养老服务站,每个建制村有1个以上农村幸福院或村级互助养老点;建设运营更多长者食堂并提升服务质量,以满足居家长者用餐需求,提升居家养老服务品质。
建立多元化的筹措和运行机制。目前全市共计6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3家幸福驿站、1家幸福院实行社会化运营。政府可通过加大政策支持、资金投入,拓宽养老资金筹措渠道,建立以社会筹集为主、政府资助为辅的多元化的发展体制。鼓励更多社会资本拓展养老服务业务,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扶持民营养老机构不断做优做强,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化运营。进一步放宽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申办养老机构的准入条件,落实好财税、土地、人才等扶持政策。养老机构可根据老年人的实际承受能力,形成不同档次的服务标准。同时吸引私人投资,拓宽资金来源,确保长期的、持续性的发展运营。
提高社区信任,改变消费观念。加大宣传力度,利用社区宣传平台,如社区宣传栏、文艺活动以及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普及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试点工作理念,解析国家及地区最新的养老政策等。加强社区互动,积极促进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养老服务工作中,让居民了解到政府推行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的意义,消除社区居民与社区的陌生感,提升居民对社区的信任度。平衡各地区间的经济差异,提高老年人整体收入保障水平,扩大服务购买力,通过建立资金补贴机制,提升老年人及其家庭的消费意愿,推动老年人潜在服务需求向显性需求转换。(时报记者 郑育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