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明信
中国人对牛的特殊情感,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古往今来,中国人民爱牛、敬牛、颂牛,或咏之、或绘之、或塑之。
“门外一溪清见底,老翁牵牛饮溪水”,这是陆游《饮牛歌》的诗句。“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在宋代名将李纲的笔下,牛代表的是牺牲精神。“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每每颂扬无私奉献时,我们常常不由自主地引用鲁迅先生的名句;也常常引用诗人臧克家的好诗:“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
中国人对牛的热爱,还体现在古老的脍炙人口的“牛郎织女”传说,和“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千古唯美画卷中。
这些诗文名句如春风化雨润心扉、暖心窝,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追梦前行。
我从小就生活在农村,和广大农民一道喜欢牛,而对农民甚至将牛视为家庭一员,更是感同身受。
“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一部犁起码有四十公斤重,所以犁田的一般都是男人,他们在田间不停地使唤着牛,不停地扶正犁把,不停地拎起犁转弯,没有足够的力气和恰当的犁田技术,是吃不消的。一部犁就像一艘轮船,那新翻在一边的清新泥巴正如轮船驶来时迅速后退的海浪。牛是轮船的动力,耕田的男人是轮船的舵手,他们以泥土为砚墨,以犁刀为画笔,在大地上绘就五谷丰登的美丽画卷!
牛是“日耕百亩”的勤劳符号。夏天农忙,牛跟着农民起早摸黑连轴转,太阳烧烤着大地,人和牛气喘吁吁,农民心疼耕牛,便把牛连同自己,浸泡在溪水中。此刻的溪水,好比洗脚水温热,农民像是为自己的孩子擦背一样,一遍又一遍地洗刷着牛背。
“日斜草远牛行迟,牛劳牛饥唯我知”,农民非常珍惜数量不多的耕牛。牛由每个家庭轮流饲养。这一家牛饲养期满了,生产队的人会牵着牛去过磅,而后交接给下一户。如果一户家庭在饲养期内,牛瘦了,会按掉几斤肉来扣口粮的。反之,如果在饲养期内,牛长膘了,生产队会相应奖励这户人家若干斤稻谷小麦。所以,人们都把牛视为家庭一员,把牛牵到山上,牛的拴绳留得足够长,然后把木桩尖锐的一端固定在土里,这样,牛就可以把一大圈内的青草吃个精光。正如古诗所言:“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就是过春节时,农民也要出门放牛,春雨滴答中,他们穿着蓑衣,戴着斗笠,向着春天的原野走去,让牛吃饱长膘备春耕。
农民对于牛的喜欢,在于喜欢牛俯首躬耕顷万亩的脚踏实地,在于喜欢牛渴饮路水无怨言的默默无闻,在于喜欢牛自奋连蹄不卸鞍的战斗意识。中国古语有:“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不辞劳苦、不计得失,脚踏实地、默默奉献,这是牛身上的优秀品格。
“在牛文化里,牛是勤劳、奉献、奋进力量的象征。人们把为民服务、无私奉献比喻孺子牛,把创新发展、攻坚克难比喻为拓荒牛,把艰苦奋斗、吃苦耐劳比喻为老黄牛。”在2021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继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之后,深情礼赞牛所代表的精神品质,并赋予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三牛”精神新的时代内涵,激励着中国人民在新的伟大征程上披荆斩棘、开拓创新、奋发图强。
这“三头牛”的显著特征,就是出力奉献,正如谚语所言“九牛爬坡,个个出力”;正如刚刚过去的难忘的、在新中国历史坐标系中留下闪亮脚注的庚子年,有了每一位“平凡英雄”的共同书写共同出力,我们“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奉献的民族。我国古代神话传说很多与奉献有关。女娲补天,讲的是女娲面对人类灾难,挺身而出、补天救世的传说;大禹治水,讲的是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舍小家为大家,在华夏大地驯服洪水的经历;愚公移山,讲的是愚公决心子子孙孙挖山开路、最后感天动地的故事。女娲、大禹、愚公,他们头顶着最毒的烈日,口含最苦的蛇胆,脚踏最烫的黄沙,他们尝遍被荆棘刺伤,被虫豸噬咬的苦楚,但他们始终抱着奉献甚至牺牲的如磐初心,所以呢,他们“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这些传说故事,几千年来人人皆知,深深扎根在中国人的心间。
“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是家喻户晓的美好形象,也是底蕴深厚的文化意象,蕴含着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砥砺奋进的精神密码。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有太多诠释“三牛”精神的诗句: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而今天呢?不论是抗疫的“天使白”抑或是“橄榄绿”“志愿红”,不论是“天问”升空抑或是“嫦娥”取壤“奋斗者”深潜,不论是誓拔穷根的时代楷模抑或是一线脱贫攻坚模范,都是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的真实写照,每一个故事背后都是“三牛”精神最美的当代诗行。
古人说:“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奋斗者,荣光属于实干家。
白云朵朵,能勾勒出蓝天画卷;细流涓涓,能汇聚成浩瀚大海。我们的时代需要每一个平凡的奋斗的“我”。冰心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不是吗?当年,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终于成就《红楼梦》;当年,三毛放弃安逸舒适的生活,踏上撒哈拉沙漠漫漫征程,才收获《撒哈拉的故事》。这都是牛劲十足的生动写照!
时间的河流奔涌向前,我们和光同尘,与时舒卷,当年小小红船已经成长为巍巍巨轮。信仰的火炬代代接力,初心和使命薪火相传,在我们或激昂铿锵,或低吟浅唱的记录中,我们迎来了辛丑牛年。这是一次特殊的年轮交接,一头接续着渐行渐远的百年史诗,一头开启第二个百年的壮丽蓝图,“两个百年”在此交汇,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历史的坐标深深地烙在亿万人民的心间,这个春天,我们更需要“三牛”精神,来延续奋进脚步,来激昂奋斗华章。
是的,“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中国前行之光,需要砥砺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三牛”精神。“牛马年,好耕田”,那么,就让我们像牛一样耕耘,像牛一样奋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