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张秋华:酿就“甜蜜”产业
【发布日期:2021-03-03】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本报讯 “只能不停地迁徙,去守住下一片初晴花季。”曾经有诗句这样描述养蜂人。一个斗笠一面纱,花开了,山里的蜂箱、帐篷构成他的家,陪伴他的是成群结队的蜜蜂还有漫山野花……这就是张秋华的甜蜜事业。

张秋华今年51岁,仙游县大济镇古濑村人,他多年与蜂结缘,严寒酷暑风雨无阻,不辞艰辛奔赴各地山头,带着蜂儿风餐露宿按营扎寨,再苦也不甘放弃他多年经营的蜜蜂事业。

春季的花期像一场接力赛,紧凑热烈,此起彼伏。古濑村大帽山,古木繁茂,百鸟啾鸣。三月初春,万物复苏,山林间百花悄然绽放。张秋华来到古濑村大帽山山上的蜜蜂基地。“养蜂人都是去深山里采蜜,那里水土好、空气清新污染少。城市里的许多花木,都是景观植物,用农药防治,很容易造成农药残留超标。”他说。

张秋华养殖蜜蜂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早年无意中养殖10箱土蜂(又称中华蜂或中蜂),从此与蜂结下了不解之缘,“我是从10箱蜂开始发展起来的,第一年挣了钱。那时候就觉得,蜂养好了真的能增加收入。”经过多年的发展,他摸索出了一套养蜂经验,他的10箱蜂发展到了近80箱蜂,每年还可以采收蜂蜜1800多千克,价值10万多元。蜜蜂是随着季节花期轮换迁移养殖,多年来他走遍了仙游度尾、大济、龙华、西苑、钟山的山山水水,处处留下了他奔波的足迹。他说:“我们就是‘追花采蜜’的!春采荔枝与龙眼,夏进山区采野花,秋时气爽百花放,蜂建家庭传后蜂,逢冬枇杷与甘朴,蜜正可行治病生”。

戴上环披着纱帐的帽子,张秋华走到其中一个蜂箱前,利索地抽出其中一块台基条(一张布满一个个六角形蜂房的巢脾,插在蜂箱内,存储蜂蜜的塑料板),上面爬满了蜜蜂。张秋华说,一个蜂箱内,一般有23万只蜜蜂,他用手指着一只体型较大的蜜蜂说:“看,这个就是蜂王,也叫蜂后,它是一群蜂的首领,是雌蜂,专门负责产卵。”他顺势一甩顿时成群的小蜜蜂四下围着他飞舞起来。他早就习惯了这样的场面,任凭蜜蜂爬上他的手臂,依旧自顾自地查看台基条上的蜂蜜数量。“没事的,只要你不侵犯它,它是不会无故蜇人的,顶多爬一小会儿就飞走了”。对养蜂人来说,这一排排蜂箱是他们最重要的家当。

孤单、寂寞,甚至还会有危险常常伴随着“养蜂人”,可当他倒出蜂蜜那一刻,你就会从他的脸上那一抹微笑中发现,那微笑像蜜一样甜。交谈中张秋华还会非常乐观地谈到这样的生活可以接触到不同的风土人情,游览大好风光。“走的地方多了,眼界也广了,人也豁达乐观了”。

古濑山村山青水秀、林木苍翠,养殖蜜蜂资源极为丰富,是养殖蜜蜂的优选地。冬去春来,夏往秋复,张秋华把自己全部的养蜂经验和技巧一点一滴、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养蜂爱好者。在他的带动下,该村王洪龙、王开明、江进攀等8户也养殖300多箱,年产量达7800多千克,走上了致富路。“别小看养蜂,它不仅是技术活,更是增收致富的好产业。我希望能带动农户去发展养蜂产业,搞活经济,有更好的收入。”

真是:养蜂传粉为农民,五谷丰登人人敬。不畏艰苦勤奔波,四处追花一路漂。不论收成多与少,正蜜利民养健康。必定要学蜜蜂志,勤劳和睦一家亲。国富民强处处通,风调雨顺个个望。我愿学蜂仁义信,勤劳一生幸福长。 (陈国松)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