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先母林顺仪传略
【发布日期:2021-03-17】 【来源:本站】 【阅读:次】

□陈文波


先母林顺仪祖居莆田县笏石镇贝津村。世务农。清光绪年间,因不堪豪族逼迫,举家迁居城厢北郊,为人种菜看园度日。先母姐弟四人,母氏居长,勤劳聪慧,薅草牵砻,针黹女红,莫有不能。及嫁入门,人称尾婶,孝侍翁姑,敦睦邻里,相夫教子,极尽妇道。翁姑喜其巧,亲邻夸其贤。先父从此再无为衣食烦,得以专心行医济世。

庚辰年(一九四)春先父殁,家无余粮,祖无遗产。唯孤儿十口,均未成年,嗷嗷待哺,生计无着。邻里或说鬻儿,或劝遣女。先母不为所动,忍悲痛独擎将倾之大厦,奋力维持家业,含辛茹苦,躬亲劳作生产,举凡养猪种菜,理发缝衣,修屋改灶,力所能及,莫不亲自为之。遵循先父遗志,对子女课读极严,凡事百般节省,唯学费优先,责令读书,以求上进。子女十人,不负厚望。个个大学毕业,或为大学教授,主任医师,或为企业经理,高级工程师。分布祖国及海外各地,繁行后代五十余人,均事业有成。

先母素性慷慨仗义。先父在日,将行医收入,不置家产而尽力培养子侄,先母极力支持。每次汇款,均由先母亲手操办。笔笔清楚,从无间断。三角埕姑母赞曰:人言阿舅好,我说还得阿妗好。一九九O年,姪孙祖坚欲出国留学,费用不菲。时各户家庭始得温饱,无多积蓄。先母毅然将桃巷本房份内旧屋,交二房文奎出售以资助。爱心所及,不论亲疏,一九二九年,建筑城墙巷新厝,由先母亲自负责。工程虽曰承包,但工人被包工头拖欠工资,每遇困难,向先母求助,先母从不吝惜。逢年节又另给回沪路费。工人感其德,在施工中精心细作,从不偷工减料。建筑质量,实为上乘。竣工临行前,又特制一大菜橱留赠相谢,质地极其坚牢,一直沿用至今,六十余年仍尚完好。

一九四九年寒春,一国民党军伤兵路过,沿街诸户,皆泼水门前以相拒。唯先母怜其异乡沦落,伤病在身,饥寒交迫。尽管当时家中已无余粮,仍喂以粥更施以被。允其在门厅暂栖,次晨,伤兵不幸病逝。邻里怨先母留宿,招来晦气。先母笑曰:济人危难,无使倒毙荒郊,果有灵,其当无怨,余心无憾,何晦气之有。

一九五一年,贝津人林文藻,患胃病无钱医治,一任病魔肆虐,形同枯槁,成年男子体重尚不足二十五公斤。家人抬送医院时,已奄奄一息,医院拒收令其抬回准备后事。先母得悉,将其留下,以稀粥喂养调理,并与圣路加医院院长陈国熙医师商议:若院长肯免费为其手术,余愿负担生活调理,果能救活,善莫大焉。陈院长深为感动,谓一寡妇人家,自身已极其困难,尚肯尽力救人,吾当鼎力相助。遂收治并亲自主刀。出院后,先母将其留宿,调养四月有余。藻竟病愈,能自己步行回家,乡里称奇。藻后出任村生产队会计等职,结婚成家,子孙繁衍,至今健在。藻常告人曰:若非阿姑,无我今日。

先父殁后,一应对外事务,悉由先母担承。先母秉性刚强,不畏强暴,极力维护家庭利益,依情据理,坚韧不拔。先母常念先父遗骸流落他乡。时值抗战,闽浙两省,多处沦陷日寇,道路不通,无由搬取。一俟抗战胜利,虽道路时通时断,于一九四六年春,不顾关山阻隔,只身前往金华市石枚泉镇,奉先父遗骨回乡安葬。

一九四七年,伪福建省保安第一团团长胡季宽,派人逾墙开门,强行占住城墙巷房屋。胡季宽以活埋共产党人最多,残暴闻名,在赣南时提及胡氏姓名,小儿不敢夜啼。先母不畏强暴,据理力争,迫使其只在楼下前院活动,后院及二楼以上,仍归己所用。另装小门以隔离,不准擅入。胡母死,欲在家中设灵堂供祭,遭先母断然拒绝而未果。

解放初,解放军尚无营房,多借住宫庙,先母深明大义,自动将辛苦手建,极其珍惜的住屋借给驻军居住,不收分毫房租,直到一九六九年冬驻军调防山西为止。

先母本不识字。解放后政府号召扫盲。先母以五十有三高龄,参加扫盲识字班,夜夜秉烛,勤读不辍。及至高小毕业,因无更高年级升学而辍。从此先母能读书看报,写信作文,不再为无法与分散在外的子女沟通音信而苦恼。还从书报中了解时事政策,使思想跟上时代,常以自己心得,教育勉励子孙,清廉为政,服务人民。耄耋之年,仍常读书以自娱,作诗咏志。诗曰:

中年失舵孤舟摇,孤寡无依江中飘;

唯盼儿女快长大,个个成才慰九霄。

含辛茹苦数十年,重振门楣意志坚;

继承夫志重担挑,诗礼传家世代延。

先母生于戊戌年九月廿一日(公元一八九八年十一月四日),卒于一九九四年一月廿九日,享年九十有七。临终前仍思维敏捷清晰,儿女婿媳等除在境外归来不及外,国内诸房,不论远近,均奉侍在侧,先母含笑仙逝。

一九九八年十一月四日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