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莆田闽中工农游击队金竹坑驻地旧址:寸寸红土地 遍洒英雄血
【发布日期:2021-03-24】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时报记者 凌明信

 


闽中工农游击队金竹坑驻地旧址外观


 


闽中游击区革命纪念馆内部场景

 



“红军路”上供游击队员歇脚的茅草屋



 

闽中工农游击队金竹坑驻地旧址一角

 



闽中工农游击队金竹坑驻地旧址一角


 


当年连接外坑和金竹坑两个革命基点村的“红军路”


 


当年地下联络员陈细妹的孙子黄元煌介绍旧址情况

 

 

“外坑、金竹坑和漈川是闽中三年游击战争时期,莆仙边游击根据地最重要的基点村。金竹坑处于漈川和外坑之间,山上的小路把这3个村连在一起,便于闽中游击队在莆仙边根据地的活动。”站在闽中工农游击队金竹坑驻地旧址前,当年地下联络员陈细妹的孙子黄元煌指着通往山上的小路说,“这是条红军路!从渡里村畲角里自然村的外坑,到金川村的金竹坑,山路全长5公里,城厢区委已经重新修复这条革命路。今年新春期间,好多回乡的在外乡亲,都上山重走一趟红军路,重温革命的史书!”

19302月,中共福建省委在第二次党代会上提出“造成泉属、莆田的赤色区域”的斗争任务,要求莆田党组织深入农村发动群众,组织地方暴动,开展苏维埃运动。中共莆田地方组织在邓子恢的领导下,于同年129日,在新县建立了苏维埃政权。1932年,中共莆田县委派陈建新到常太的漈川、金竹坑、外坑等村进行革命活动,为建立常太游击根据地打下基础。

19355月,莆田、福清两个中心县委领导人在福清樟溪召开联席会议,决定在两个中心县委基础上建立中共闽中特委,推选王于洁为特委书记,黄孝敏、潘涛、刘突军、陈炳奎为委员,统一领导福清、长乐、莆田、仙游、永泰等闽中各县的斗争,福清和莆田两支游击队统一整编为闽中工农游击队第一和第二支队,分别以福永边的罗汉里和莆仙边的常太两个根据地为中心开展游击斗争。

樟溪会议后,王于洁和潘涛在常太漈川召开军事会议,决定把分散在莆仙各地的游击队正式整编为闽中工农游击队第二支队,任命郑金照为支队长,潘涛为政委;同时成立常太游击队。从此,中共闽中特委和游击队在常太根据地广泛组织发动群众,开展抗捐、抗租、抗税、抗粮斗争,发展党团组织,扩大农运影响,使农民得到实际利益,更加信赖共产党和游击队,纷纷要求加入贫农团、妇女会、儿童团等革命群众组织,主动为游击队巡逻警戒、通风报信。

193310月,闽中工农游击队队长郑金照被中共莆田中心县委派回常太开展革命活动,发展农民开展抗租斗争,并深入金竹坑等村传播革命思想,培养革命骨干,在金竹坑发展了何凤袍、李玉同等革命积极分子,为开辟闽中游击区打下基础。

193410月,中共莆田中心县委决定到常太开辟新区,郑金照、陈建新奉命到常太建立革命据点,很快在具有一定群众基础的金竹坑建立了稳固的革命基点村,并以此为据点广泛开展游击战争,打土豪、杀恶霸,开展抗租抗税斗争。金竹坑成为闽中游击队驻扎和活动的基地,是闽中三年游击战争时期莆仙边游击根据地的三个主要基点村之一,全村40%以上的村民参加革命队伍。金竹坑处于漈川和外坑之间,山上的小路把3个村连在一起,便于闽中游击队在莆仙边根据地的活动。

1936年是国民党莆田当局对常太游击根据地摧残最为严重的一年,不断派兵“清剿”革命基点村,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一片白色恐怖。同年11月,闽中游击队在金竹坑反“清剿”斗争中,由陈金藩带队阻击,在战斗中陈金藩中弹牺牲,游击队丧失主将,只好退到与仙游交界的九仙关,抢占隘口,以防御来犯之敌。因天色已晚,国民党军怕迷路未敢恋战而撤回枫叶塘。随后,金竹坑又遭受了多次的“清剿”,该村群众遭受极大损失,被迫随游击队逃居深山,挖野菜、采野果充饥。这一年7月,国民党驻军派重兵大规模“清剿”莆仙边根据地,闽中工农游击队决定撤出金竹坑等基点村,转移到广业区的白沙、庄边一带隐蔽,开辟新的游击根据地。

闽中工农游击队金竹坑驻地旧址位于金川村金山自然村,南接留角自然村,北临社后自然村,东接萩芦自然村,西侧毗邻早田尾。中共莆田市委党史研究室于201112月给予立碑保护。时光荏苒,沧桑巨变,先辈的足迹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湮灭,红色的记忆并没有在历史的深处褪色。闽中工农游击队金竹坑驻地旧址,得到了较好的保护,踏入旧址,多少峥嵘往事从这里浮现。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