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其山
二、林登名同徐霞客一样,热心旅游考察事业。
《徐霞客传略》云:“生而好游,欲尽绘天下名山胜水为通志。游遍京省,阅尽天下佳山水。”①钱谦益《徐霞客传》云:“年三十,每岁三时出游,有再三至。与人论山经,辩水脉,搜讨形胜。行游数百里,就走笔为记,如甲乙之簿,如丹青之画,虽才笔之士,无以加也。与友人剧谈四游四极,九州九府,经纬分合,历历如指掌。”②
林登名同徐霞客一样,热心旅游考察事业。其表兄黄起龙曰:“季子慨然有司马子长窥九疑、浮湘沅之志。”③从子林齐圣谓:“读书于渔沧溪,饮食起居,与山为接,暇则走深丛,穷迴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有得而归,随纪其胜,兴之所至,足能供之,足之所至,笔与舌又能传之。”④可知林登名同徐霞客一样,是个钟情旅游考察事业,不畏艰险,探奇揽胜的有志之士。徐霞客遨游的是中国大地,林登名则几乎遍游了吾莆山川名胜。
徐霞客旅游考察,历经了大半个中国;林登名的足迹,则几乎遍布于莆仙主要的名山秀水。他登山攀岭,涉溪观海,探奇揽胜,无远不到,是一个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旅游探险家。
林登名是个健游者。据《 莆舆纪胜》,林登名先后游观了莆城近郊的乌石山、天马山、凤凰山、石室岩、弥陀岩、州峰(太平山)、梅峰,和小西湖、智泉、钟潭等名胜,以及延寿溪徐潭、白水塘(白塘)、木兰溪、东华江等舟游之胜。还游览了莆城北境的近山囊山、福平山、紫霄岩、九华山;西北境的远山越王峰、瑞云峰、永兴岩;沿海的城山、壶公山、双髻山、嵩山、大蚶山、紫霄洞以及小屿等。又特赴仙游游览了九鲤湖、麦斜岩、蔡溪岩、石所山、九座山、大飞山等名胜。他登山攀岭,涉溪观海,探奇揽胜,真可谓健游不倦,无远不至。大凡莆仙的主要名山秀水,多多少少都留下了他的足印。
万历四十二年(1614)八月,林登名登莆田常太长基最顶时,见麦斜岩上一峰耸起,作大莲花状,按古《图经》考之,知是石所山之云居岩。十日后,悬轻车八十里,由牛岭进至麦斜岩夜宿,晨起而登。石所山在何岩东,居群峰之上,高拔耸起数千仞而出之。林登名眺览其奇,“始而望,望而至,至而游焉。”始信艾轩先生所言“天下佳山水,未有如鲤湖石所者也。”乘兴而来,尽兴而归,欣欣然“自谓得之矣。⑤(卷四《始游石所山记》)
林登名不但慕名寻游了所知道的名山,而且还有新的发现。如探游弥陀岩之胜时,发现羊狮山一境(距莆城二十里,智泉瀑布的发源地之一),世上尚无人知道它,登名游而得之,成为第一个游览者。(卷八《近郭纪胜》)有些名山,他还不止游过一次。莆田城山已游过两次,又与山僧订期,待梅垅盛开之时,再来游观。
林登名是个苦游者。从《莆舆纪胜》的记述看,林登名出游,除少数舟游外,可能主要以车轿或骑马代步。虽有仆人随从,但在当时的道路交通条件下,其辛劳艰险是可想而知的。
如登城山时,狂风忽起,松叶乱掷扑面,身亦飘摇不定,遂下至僧舍。(卷六《东海名山》)
游弥陀岩之行,由城西出数百级,始至石室岩,由石室数千级,始逾龙岭。由龙岭过桥,不知几百千级,乃至弥陀岩,得羊狮峰胜境一游。直至傍晚时分,与仆夫寻路而归,昏喑中无人之境,几迷失道。至城时,城门犹未闭,到舍片时,则雨盈盈注矣。(卷八《近郭纪胜》)
显示他对旅游事业的执着追求精神,及其对莆阳山川的向往与热爱。
林登名是个智游者。天下山水名胜,千奇百怪,异采纷呈,各显奇观。追求新奇,观赏特异,乃是古今旅游者的共同心态,亦是外出游观的一种动力和出发点。旅圣徐霞客出游是为“问奇于名山大川”;登名其游,首要动机同样是为了猎奇观胜。猎奇,就是探寻景观的奇特之处,观赏其新奇特色之处。所著《莆舆纪胜》一书,处处讲述其猎奇揽胜的故事。
他认为,“莆之山水,多以水石见奇。水石之胜,旧邑西南,仙色之东北境为最。旧邑之胜,其旋濑峻流,可目注而神留者,不胜纪,而九鲤为最。”(卷三《鲤湖志略》)他观赏九鲤湖珠帘漈奇观:兩崖苍苍,舒双匹练,石触泉飞,垂垂若掛,晶瑩夺周,错落争寺。认为它是“九漈此其最胜处也。”(卷三《鲤湖志略》)徐霞客当年游九鲤湖,亦称赞“珠帘、玉筋瀑布,两泉并悬,玉龙双舞,瀑流交映,集奇撮胜,唯此为最。”“若水之或是或渟,或翼飞叠注,即匡庐三叠雁宕龙湫,各以一长擅胜,未若此山微体皆具也。”(《游九鲤湖日记》) 可谓英雄所见略同也。
林登名对城山的记述和评价,是他猎奇览胜的一个典型。“莆山览眺多奇,而城山尤奇。山有二十四面,莆诸山或得二三,或得六七,而城山独全收也。”“凡山之高,各据一胜,兹山不甚高,举二十四际之奇尽收之,而石之怪特,又难指数。”(卷六《东海名山》)
他观赏碧濑溪,飞湍激石,湧注而下。轰翻震蕩,似螭龙争斗,似电裂而雷起。从观止亭瞬目下视,奇怪万状,固壮哉。下步溪旁,溪石如坻、如缶、如砥,突怒偃仰,若立若卧,“瑰伟奇特,争出奇状。”(卷二《北境近山》)
他游石所山,见有石如笏,有石如毯,一石平如砥,又有一石如覆钟。其峰峦间错,若虎豹踞而龙蛇走,各争其奇怪也。转步而东,则石色黟黑,高特古怪,尤可喜也。余如峭壁清泉,碁局、马迹、仙篆诸奇,又不可名状也。览眺正东,则九华、天马夹立,若辟一门户,东海一带横之,作门前一大池。壶山、凤凰、紫帽、赤崎诸高山,皆可一瞬收也。乃知向所旷览之未尽奇,奇观于是乎始。何岩既居群峰之上,此山又高拔耸起数千仞而出之,眺览之奇又宜也。”(卷四《西境名山》)
林登名作为一个资深旅游家,阅历深广,故善于揭示景观的特色,又精于比较鉴别,论其优劣,作客观全面的评价。
他游壶山认为,八闽山水,称奇特瑰伟,则首武夷。武夷居八闽最顶,俯度莆之壶山,高出其顶,不知几千万百仞也。论境之幽深,九曲縈流,三十六峰峦,奇特瑰伟,壶山诚不及武夷。若夫眺望无际,海外奇观,夷国错列,岛屿有无,烟涛浩渺之间,尽收眼中,似可览眺宇覆之半。则壶山一峰,固已吞武夷八九于胸中而不芥蒂也。(卷六《东海名山》)指出了壶山览眺海外奇观的长处。他评论小屿“可全收东海之奇观,孰谓屿之小哉!”(卷六《东海名山》)
他评论西淙瀑布泉曰:“莆泉水以瀑布名者非一,而西淙最奇。西淙悬崖之间,泉直下千仞注一潭,复坠下一带千仞,皆如悬掛白练,他泉鲜有如此。”(卷八《近郭纪胜》)
他精辟地指出,“游之趣,或以怪丽,或以清幽,犹文词家,取奇取平,各尽其妙耳。鲤湖、麦斜,相去只在数里间,各得其胜致。鲤湖奇观,固可独冠,然宿其上,湍声喧激轰轰,终夜若雷,聒耳(指声音刺耳)而神震,似亦难久居。……大都水自高而下,转出则转奇;山自下而高,转上则转旷。鲤湖以泉石胜,九漈逐流而下,触目无不奇也。麦斜以崇耸胜,两洞蹑磴而上,览眺无不妙也。若夫一径深沉,可以处休,可以栖神,麦斜趣致,固自远也。”(卷四《西境名山》)
在游城西弥陀岩时,又推崇一种“简妙”的理念。曰“游者皆取其远望,而予独赏其简妙。从禅堂眺望,一近山横前案,一壶公,一远山,一区海,玄远中何等简妙!”(卷八《近郭纪胜》)这些理念,乃是他长期旅游生涯实践的心得总结,无疑具有理论上的意义。
总而言之,林登名之游,并不随心所欲,四处出击,浅尝辄止。而是在寻奇览胜中,追求一种雅趣和理念。这是一种更高的旅游境界,因此说他是个智游者,一个雅趣、理智的旅游家。
①②《徐霞客游记·附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11月整理本。
③〔明〕黄起龙《莆舆纪胜序》。
④〔明〕林齐圣《莆舆纪胜序》。
⑤〔明〕林登名《莆舆纪胜》卷四。以下该书引文,只在文后括注卷数与篇目,不再逐一出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