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林玉燕:发展农村电商 促进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2021-03-31】 【来源:本站】 【阅读:次】

【编者按】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农村电商为促进产业发展、扩大农村消费、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助力精准扶贫发挥重要作用。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施数字乡村战略”,要求各地“继续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

2014年,莆田市被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等八部委确定为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电商从业人员超过30万人,电商企业达3000家以上,这些电商企业绝大部分依托鞋革、服装、工艺美术等重点行业从事产品销售活动,而从事农村电子商务的企业屈指可数,而且力量单薄、体量弱小、布局分散。为推进我市农村电商发展,市政协常委林玉燕提出《关于发展农村电商,促进乡村振兴的提案》,该提案被评为市政协2020年度好提案。

 






 

我国农村电商发展呈现五大趋势:居民消费生鲜农产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电商扶贫更加精准化;现代农业线上线下发展紧密融合;助力城乡一体化加速推进;带动农村创业创新掀起高潮。市政协常委林玉燕表示,我市电子商务虽然走在前列,但农村电商还比较薄弱,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和瓶颈。

林玉燕调研发现,我市农村电商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思想认识不足、发展规划欠缺,农村电商与涉农服务脱钩脱节,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建设缺失,农村电商专业人才严重匮乏等。从农村电商从业的主体上看,由于农民文化程度不高,对网络运作极不熟悉,对电商认识存在局限性和习惯性偏差,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够。一些农村干部也存在误区,对电商发展没有清晰的规划,发展思路不明确。林玉燕指出,农村许多优势农产品、特色农产品仍由小家小户的农民分散供应,没有标准化品牌,造成质量难以保证、货源组织困难,而且多数价格低于传统经销商的收购价,农民并未获得增收,线上销售难以长久。此外,农村电商企业普遍缺少网店运营人才、网络技术人员和前端营销人员,特别是网页设计师、产品摄影师、美工师、产品文案和电商创意人才更为稀缺,致使电商运作和效益难以突破。

针对我市农村电商现状,林玉燕建议,要大力建设农村电商发展的基础设施。加强农村公路、物流、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宽度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覆盖步伐,针对农产品生产布局、季节性收获和生鲜性销售的特点,科学规划集货、初加工、预冷、分拣、包装、仓储等基础设施,提高物流配送能力,强化物流服务网和设施的共享衔接。

要打造农村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农产品产后分级、包装、营销,建设冷链仓储物流体系,支持供销、邮政等涉农企业把服务网点延伸到农村。建设适应农村电商发展的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更多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健全农村电商监管机制,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避免恶性竞争和同质化竞争。

要鼓励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农村电商业态的农业产业模式。帮助农村从供给侧入手,发展数字农业,培育特色优势产业,通过电商大数据,改进生产经营模式,健全农产品产销衔接机制。立足农村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等产业基础,打造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农村服务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促进乡村振兴建设成果向经营成果转化。

要优化农村发展环境,吸引电商专业人才。要切实针对农村电商已进入新阶段,对电商的各要素要求更高,比拼的是个性和创意,亟需美工、创意、前端营销等人才支撑的状况,应努力改善农村教育、医疗和创业的配套设施建设,吸引城归”“雁归”“新农民及大中专毕业生等群体返乡下乡,使这些专业人才留得住、创得成、做得好。  (时报记者 郑育俊 通讯员 黄海声)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