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千年古村焕新彩 “制干”故里探古今
【发布日期:2021-04-16】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时报记者 翁志鹏

 

 



 


























 

位于白塘湖畔的洋尾村,是宋朝爱国将领、大慈善家李富的故居。洋尾古村落最早形成于唐代,是李氏族人聚居的一个古老村落,村中河网密布,小桥、流水、人家,有着“凭湖而生,逐水而居”的水乡风貌,村内文物古建随处可见,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是我市第一个被列入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的古村。

车泊白塘湖公园,从湖上的古桥进入洋尾村,徜徉在村中,牌坊、石碑、李富祠、李氏大宗祠、州牧祠、祁阳祠等众多古色古香的建筑令人有种穿越时空之感。据当地老人介绍,洋尾村曾有过7座牌坊,在李角自然村,至今还有佥判第坊、白塘科第坊和栢府归荣坊三座保存完好的古坊。佥判第坊建于宋代,是洋尾村最古老的建筑,系李富次子、承直郎惠州佥判李廷耀所建,砖木仿楼阁式结构。建于明代的栢府归荣坊,现存为原始建筑,横跨于古官道上,抬梁式,悬山顶。而始建于明代的白塘科第坊为土木结构,坐落于白塘湖畔。白塘科第坊的梁枋上,密密麻麻刻录着许多李氏后人名字和官职。当地村民告诉记者,白塘科第坊上所刻录的,都是功名成就者才有资格被收入,这是一份荣誉。

据史料记载,唐高宗时,皇室江国安王李元祥之子李皎为躲避武则天迫害,逃难到福建南安。宋咸平二年(999,李元祥第十四世孙李伯玉自南安迁居白塘洋尾,并在这里生活繁衍。自宋至清代,洋尾村共走出进士98名,举人62名,职官216名。

“李氏谱牒,子孙保之”。这是宋抗金民族英雄岳飞为李富家族谱牒所题的词。村中的明代建筑李氏大宗祠是李氏族人为纪念李富而修建,李富是南宋时期抗金爱国将领,后人将其与蔡襄、陈俊卿、林光朝、陈宓称为莆田五贤。李富(1085-1162)字子诚,号澹轩,洋尾人,宋建炎元年(1127),金兵大举南下,国家处在危急存亡之秋。蕲王韩世忠劝富举兵勤王,他毅然捐献家财,招募义兵3000人,从海道扬帆北上,入长江,向孟太后提出兴宋破金的谋划。太后将其义兵隶属韩世忠部,授承信郎。他随部收复建州,攻克大仪,屡立战功,金兵败回北方。宣抚使张渊赏识富的才略,荐任殿前统制司干办公事官(简称“制干”,故世称李富为“李制干”)。当得知岳飞被奸相秦桧等陷害,以“莫须有”的罪名冤死于风波亭时,李富义愤填膺,托言母亲年老,辞官回乡侍奉母亲。

“远近之贤且贫者,咸厚赖焉”。李富一生乐善好施,热心公益。民间有“乐善之士”,必推“李制干”为第一人的说法。李富辞官归养后,在梅峰寺畔建卧云轩和梅峰书院,聚徒讲学,并捐资供给学子费用。又捐巨款修建兴化军学,修筑海堤,围垦农田,造大、小石桥三十四座,重修囊山寺、重兴寺和满月院,修建凉亭两个,供路人歇脚避雨。

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撕毁宋金和约,再次挥戈南下,长江前线告急,此时李富已卧病在床。次年(1162),有人从北方返莆,他询知边境危急情况,愤慨填膺,长叹数声气绝,终年77岁。其著有《春秋注解》《澹轩集》等传世。

记者在走访中,从当地老人讲述中得知,修于清康熙年间的《白塘洋尾李氏族谱》不仅详细记载李氏自唐江王李元祥派下各支世系,还收入不少碑记、诰敕、制词、诗联等重要文献资料,族谱中还收入有一篇《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是记载有关妈祖信仰的珍贵资料,这也是莆田作为“海丝”城市的重要证明。

千年古村焕新彩,美丽乡村入画来。近年来,洋尾村不断提升古村“颜值”和“气质”,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加快乡村振兴步伐,进一步改善村民生活条件,让千年古村焕发新的风采。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