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闽中游击队长郑金照:铮铮铁骨英雄气 耿耿丹心照汗青
【发布日期:2021-04-23】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时报记者 凌明信

 


位于城厢区马院村的闽中三年游击战争革命史馆红色浮雕



 

位于城厢区马院村的闽中三年游击战争革命史馆


 


位于城厢区马院村的闽中游击区革命纪念馆革命遗物展示

 



地下联络员后代杨国梁讲述闽中三年游击战争红色故事


 


位于城厢区常太镇马院村的闽中游击区革命纪念馆


 


位于城厢区马院村的闽中游击区革命纪念馆内闽中工农游击队第二支队队旗

 



位于城厢区常太镇常太村梧坑的郑金照烈士故居

 



闽中工农游击队外坑驻地旧址前的小叶榕 

 

 “在闽中革命战争史上,常太是一块非常重要的根据地,现在每一个乡村都是老区村,尤其是被称为闽中游击战争‘铁三角’的金川村金竹坑、渡里村畲角里外坑和马院村漈川,这三处连成一片的山河,处处闪耀着革命的光芒,印记着红色的史迹。在闽中三年游击战争中,郑金照是一员骁勇战将,打仗能力突出,他带领队伍驰骋闽中的山山水水,战功赫赫。尽管他25岁就牺牲了,但他是我们常太老区的骄傲,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在去郑金照曾经战斗过的莆田市城厢区常太镇金川、渡里、马院和他的故居常太村采访时,陪同的镇干部黄毅说道。

金川、渡里、马院的山路异常陡峭,十步一弯、八步一拐。这里山峦重迭,一峰接一峰,翻腾如龙蛇。虽然路隘林深,可映山红漫山遍野,像染上了一层层胭脂。“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望着血染的映山红,一条红色的绸带把你带回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嘹亮的军号在山壑间震响,闽中红土地上那一个个“倒海翻江卷巨澜”的战斗场面,游击队员披星戴月、风尘跋涉、血祭战旗的刚毅身影又浮现在眼前——

 

 东方欲晓,青春学子挥斥方遒


1926年,15岁的郑金照考入福建省立莆田高级中学,在校期间参加了党领导的反帝大同盟组织,三年后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0月转为中共党员。是年9月中旬,中共莆田县委决定成立莆田各界反帝援助林案委员会,组织开展反帝爱国斗争,郑金照作为委员会五个成员之一,与郭寿銮等带领学生、工人和农民登上英商泰利公司的“驾鳌”轮,揪出买办分子进行游街示众,并捣毁设在涵江宫下街的国民党特种消费税局和勾结英商的陈湖泉饼行,政治影响很大,受到中共福建省委的通报表扬。   

19302月,福建省委第二次代表大会提出准备全省总暴动的任务。为配合行动,郑金照在他的母校领导学生开展反帝宣传,并发动店员、工人等举行罢市、罢工斗争。国民党反动当局对这一运动加以镇压,悍然下令逮捕并枪杀了莆田学生会领导人陈文奋、林春晖,学生联合会也遭到解散,校方同时蛮横地将郑金照等10多位学生开除。此后,郑金照奉命转入地下革命斗争,不久,被任命为中共莆田县城区区委负责人。

19329月,随着形势的发展,县委决定扩大莆田工农红军游击队,任命郑金照为队长。从这一刻起,他就成为抢关夺隘、冲锋在前的战士,谱写了一曲血染风采!  

 

山岳巍巍,闽中“铁三角”坚如石


193310月,莆田工农红军游击队长郑金照被任命为中共常太区区委书记,并被派回常太开展工作。郑金照回到常太动员各村农会发动农民开展抗租斗争,并取得抗租斗争的胜利,使常太地区成为当时“莆田县在农村工作的三个中心区域之一”。

同时,郑金照深入金川、渡里、马院村农民中传播革命思想,点燃革命火种,培养革命积极分子——在外坑大厝、畲角里、竹门发展陈文通、雷金桐、华金雀,在金竹坑发展了何凤袍、李玉同,在漈川发展了陈金藩、陈丛中等革命积极分子,为接下来开辟闽中游击区打下基础。  

没有根据地,就没有立足之地。19349月,在莆田灵川西厝村重建中共莆田中心县委,王于洁任县委书记,郑金照被推选为县委委员。游击队也进行整编,任命郑金照为游击队长,潘涛为政委,并决定到国民党统治势力薄弱的常太开辟新的活动据点。随即,郑金照和陈建新、翁鸿镗等奉命到常太建立革命据点,很快在具有一定群众基础的外坑、金竹坑、漈川建立了稳固的革命基点村,并以此为据点广泛开展游击战争,打土豪、杀恶霸,使这三地成为闽中三年游击战争时期莆仙边游击根据地的三个主要基点村,全村40%以上的村民参加革命队伍。一钩残月,数点银星,这三个村的革命成燎原之势:金竹坑处于外坑和漈川之间,山上各有5公里的红军路,将这3个村连接起来,形成坚若磐石的“铁三角”!面向雄关,昂首遥望,无边青山,峰峦起伏——“铁三角”是昂扬的战斗意志,是磅礴的英雄气概,外坑从此成为闽中党组织和游击队的主要驻地,漈川成为中共闽中特委和闽中工农游击队的主要驻地。  

在革命战争年代,来之不易的武器弹药是队伍的命根子。郑金照在建立根据地时获悉,外坑有位原民军营长的儿子雷光熙拥有枪支欲报父仇,便以探亲访友为名到外坑畲角里雷金桐家,一起动员其堂弟雷光熙参加革命队伍。雷光熙接受动员后,献出家里所有的枪支弹药,中共莆田党组织利用这些武器,在常太建立了一支游击武装,从而开辟了常太第一块游击根据地,游击区逐渐扩展到常太以北的莆田广业区和仙游兴太山区。同年12月,郑金照同潘涛一起率游击队骨干30多人,化装袭击了常太枫叶塘的镇公所常备队,缴获20多支,取得了闽中转入三年游击战争后的第一次胜利,这次战斗犹如一声春雷,极大振奋了游击区人民的斗志。游击队的每一踏足都踩得山头在晃动!

   

南征北战,游击战将血染风采


19355月,中共闽中特委成立,王于洁任书记。同年10月下旬,中共闽中特委在漈川召开军事会议,决定把分散在莆仙各地的游击队调集漈川整编为闽中工农游击队第二支队,郑金照被任命为第二支队支队长。整编后的第二支队以常太根据地为依托,在敌后开展机动的游击活动,先后突袭国民党常太区区长;袭击马口铺田赋征收处,镇压了民愤较大的铺差韩觐侯;攻打广业里恶霸兼民团头子范少京的住处等,使常太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

国民党当局对常太游击队的一系列活动惶恐不安,纠集武装联合对常太根据地轮番进行“清剿”,郑金照、雷光熙率领红军第二支队沉着应战,一次又一次地击退了敌人的进攻。国民党便改“清剿”为“驻剿”,封锁常太根据地的出口,企图把第二支队围困在深山中。西风凄紧,雁声嘹唳,霜华满地,为了避其锋芒,打破被动局面,19364月,郑金照带领10多个勇敢善战的游击队员,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到沿海地区袭击了驻笏石丙店宫的国民党自卫队,并喊话敦促敌方缴械投降。正当宫内国民党士兵把一支又一支枪从窗口扔出来时,不料一颗子弹从窗内射出,警卫员郭文富迅速跨到郑金照身前掩护,郑金照刚要举枪反击,又一颗子弹射穿了他的胸膛,就这样,他和郭文富都壮烈牺牲。郑金照以豪情壮采,践行了入党誓言!

在三年游击战争时期,闽中党组织率领游击队先后开辟了以常太外坑、漈川、金竹坑为中心的莆仙边游击根据地,以罗汉里为中心的福永边游击根据地和以山溪、宁里、旗插安为中心的莆永边游击根据地,游击区域从莆田、福清一直影响扩大到仙游、泉州、晋江、永春、永泰、南安、德化等县,成为南方八省十五块游击区之一。在莆仙边游击根据地创建过程中,英勇战将郑金照南征北战,威震敌胆,战功赫赫。

“常太红色遗址遍布,这些遗址见证了闽中革命史的重要历史时刻,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成为闽中人民传承革命精神,推动绿色发展的精神源泉和宝贵财富。”站在闽中工农游击队金竹坑驻地旧址前,当年地下联络员陈细妹的孙子黄元煌动情地说着。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