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峥嵘岁月留史迹 乡村振兴焕生机
【发布日期:2021-05-26】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时报记者 林锦堂

  

 

红色胜地,令人神往。顺着蜿蜒的盘山公路,穿越一片片郁郁葱葱的林间或果园,一阵阵花香扑鼻而来,一条条清流潺潺,宛若天籁的音符,悦耳于心。一个小时的车程在不经意间很快过去,我们乘坐的“百年看百村”专题采访车抵达涵江区白沙镇澳东村。这是一个有千年文化底蕴的古村,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有始建于南宋绍兴十三年(1143年)澳柄桥,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的澳柄宫,千年古迹今保存完整,承载着这个村蕴含历史厚重的文化积淀;这里曾是莆田城区通往广业(白沙、庄边、新县、大洋4个乡镇辖区的总称)山区的必经之路,连接莆田、仙游、永泰三县交通要道,千年风雨春秋印记了肩挑岁月担天下的足迹;这里是红军207团团部旧址澳柄宫所在地,隐蔽的地形,赓续革命先辈的红色基因,记述着那个炮火纷飞的峥嵘岁月;这里是一个美丽的山村,2017年被列为省级“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经过乡村振兴的打造,全村面貌焕然一新,不管是房前屋后还是村头巷尾,处处都是一道风景,一幅幅美丽的山居图迎面而来……

 

 

追寻那年那段的红色岁月

 





金戈铁马,红色传奇。踏在澳东村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追忆峥嵘岁月,追寻当年红色基因。革命先辈为了迎接一个崭新的黎明,早在192610月,莆田党组织便在此建立中共澳柄支部,组建农会,发动群众开展斗争,从此澳柄乡成为莆田革命活动的据点。1928年春,中共莆田县委决定,由陈天章配合广业区委负责组建莆田游击队。19283月,在澳柄宫正式成立莆田第一支工农武装队伍,陈天章任队长,黄经芳任指导员,打响闽中武装斗争第一枪。

19306月,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罗明到莆田巡视后,决定派军事干部黄琬到莆田主持军事工作,加强武装斗争的领导。黄琬到莆后,把各地分散的游击武装集中到澳柄、东度整编。19308月中旬,黄琬、陈天章、王纪修等根据莆田总行委的统一部署,在白沙东泉圆通寺召开军事会议,宣布成立红军207团,首批报名参加红军的有50多人,黄琬为团长,陈天章为政委。同时决定在澳柄、东泉等有条件的乡成立赤卫队,以配合红军开展土地革命斗争。接着,红军207团和中共广业区委在澳柄宫召开群众大会,进行开展土地革命的宣传鼓动。会后,红军和赤卫队开赴澳柄乡各村张贴革命标语,开展反霸斗争。不料,莆田驻军旅部派一营部队从澳柄岭、东坑岭和梧塘山三路围攻澳柄乡,其中一路堵击在虎井村的赤卫队,两路合围红军207团驻地澳柄宫。因寡不敌众,澳柄反围剿斗争失败,黄琬受伤被捕,惨遭杀害。福建省总行委又从惠安调杨伟接任红军207团团长,陈天章仍为政委。为避敌锋芒,杨伟等把整顿恢复后的红军队伍带到莆仙交界的黄龙一带继续开展斗霸活动。193011月,中共莆属特委决定把活动据点由澳柄乡转移到新县外坑乡;1118日,红军207团改编为福建红军游击队第二支队,张威任支队长,王于洁任政委,陈天章任政治部主任。红军第二支队成立后,在外坑各自然村发动群众打击地主、恶霸,实行土地革命,成立外坑乡苏维埃政府。12月底,外坑苏区反围剿失败,撤销了第二支队,转入隐蔽斗争。红军207团虽然存在的时间不长,但给闽中和莆田的革命斗争带来深刻的影响,也在莆田人民心中燃起了不灭的革命火种。

红色基因,血染风采。澳柄宫于200911月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红军207团旧址陈列馆与澳柄宫革命旧址连成一体,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军第207团旧址于200911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20007月被中共莆田市委、莆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莆田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12月被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福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06月被中共莆田市委党史研究室公布为莆田市党史教育基地。

 

聆听那年那月的红色记忆









 

英雄史诗,不朽丰碑。在红军207团陈列馆入口处,闽中第一枪五个字苍劲有力的镏金赫然入目。陈列馆内展示有当年红军207团军旗、游击队队旗、枪炮、军号、大刀、草鞋等革命文物以及珍贵的历史图片和史料,那一张张珍贵泛黄的历史照片、一件件满载沧桑的实物、一段段催人泪下的文字,悄然记述着那个硝烟年代轰轰烈烈的历史。在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解说下,令在场的参观者仿佛听到冲锋的嘹亮号角,仿佛看到当年红军奋勇杀敌的壮烈场面,一种油然而生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在心潮涌动……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解说,更是将参观者带进炮火纷飞的峥嵘岁月,领略到红旗不倒,战斗不息的红色精神。

在澳东村,我们寻访到已89岁高龄的陈最钿,聆听他讲述的那年那月亲历的红色记忆。陈最钿说,他的父亲39岁时被国民党捉去当壮丁,后来得到的消息是父亲去世了,7个兄妹全靠母亲一人抚养,家庭生活十分艰难。他16岁那年,看到村里的青壮年都参加游击队,在征得家人的同意,他也参加了游击队。当时游击队区部设在澳柄乡,现在的澳东村,过去都是归属澳柄乡。陈老记忆犹新地讲述当年跟游击队的艰辛岁月,在对敌斗争中,经常背着锅、米、碗、瓢往山里住,并在每个驻点都设有哨点,侦查敌人的动态,与敌人斗智斗勇地打游击战。他说,有一次,他跟游击队员们一起破坏敌人的通讯设施,他们冒着生命危险,爬梯子,剪电线,切断了敌人的通讯联系,为红军们打败敌人提供了有力的支援。说到这里,陈老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在谈及陈老的晚年生活,陈老连声感叹:太好了,太好了!他说:现在的生活衣食无忧,太幸福了!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这些人员关怀备至,逢年过节,各级领导都会来到家里慰问送暖。为了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陈老不但经常给他的子孙讲述自己当年的战斗历程,教育他们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而且还被一些学校请去做报告。每每此时,他总能乐此不疲,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激励后人要发奋读书,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他还表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做红色基因的薪火传人。

 

 

且看今朝今夕的山村新生


 






金戈铁马,春秋代序。据《福建省革命遗址通览》介绍,澳柄宫革命斗争在莆田革命史上誉称4第一:创立了第一批乡农民协会、创建了第一批农村党支部、创办了第一期列宁小学、创建了第一支工农红军游击队。此外,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共闽中特(工)委、莆田县工委驻地都曾设在澳柄宫。历史的硝烟已经散去,但历史的红色精神传承仍在不断延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个村子太吸引人。近年来,在涵江区白沙镇澳东村,许多游客前来开展红色教育研学、观光旅游,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

据澳东村党支部书记许新华介绍,为了充分挖掘澳东村丰富的红色资源,在涵江区区委组织部牵头和各方共同努力下,建立了涵江区入党誓词展馆。该展馆以红军207团旧址陈列馆为基础,设置上主要分为入党誓词主展馆、政治生日活动室、户外活动广场三个模块,通过图片展览、实物展览、视听多媒体、故事讲解等形式,生动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的历史沿革、入党誓词的解读等内容,吸引广大游客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更多的游客焕发爱国热情。

近年来,澳东村积极探索发展新模式,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坚持村旅共融,不断完善村内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红色精神发源地的优势,整合红军207团旧址、澳柄宫等现有的红色资源,积极对接旅行社和教育机构,打造红军街、修缮红军路、红军岭、红色教育研学基地等红色文化景点;利用东泉溪两侧生态河岸滨水绿道景观,修建1.6公里沿溪木栈道及景观亭,配套建设古驿道亲水平台等生态景点,推动红色旅游与研学之旅、生态之旅、体验之旅融合并进,激活乡村振兴文旅新业态,让这个红色山村蜕变为省级绿盈乡村,成为乡村旅游的又一网红打卡地。

澳东村党支部书记许新华说:现在,一天就有上千人来参观旅游。前阵子村口一天停了72辆大巴车,现在是旅游旺季,要来参观需提前预约。下一步,将加快乡村开发进度,深挖红色内涵,投入相应资金加快对红军岭、古驿道、古商业街进行修复;同时,引进旅游公司参与开发,把澳东村建成红色、古色、绿色相融合的文旅产业,促进村民增收致富。

酒香不怕巷子深,山美莫愁无人知。如今,澳东村红色遗址仍红旗飘扬,一批又一批的党员干部、学生市民来到这里,瞻遗址、观展陈、学党史、悟初心,从中国革命历史、优良传统和精神中汲取养分,给自己心灵洗礼。澳东村村民依托庞大的客流量,原先山货要运到镇上才能卖掉,现在都不用出村,村民们办起了农家乐,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