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归零·前行——记工艺美术大师林建军
【发布日期:2021-05-28】 【来源:本站】 【阅读:次】

□陈 丹




罗丹认为,雕塑家一切都要在空间中思考。

一枚寻常的橄榄核,一段枯槁的沉香木,一块纹理疏离的松木板,一颗怪诞丑陋的老树瘤……它们静默无言地漂泊了许久,而后共同成就了林建军的异想世界。这个敏感的雕刻家,40余年来其命运似乎一直运行在一条不同寻常的轨道上:得到、失去,归零而后前行。尽管他说生活和艺术是两个彼此独立的空间,但不难想见,抽离繁琐无常的现实生活,回归本真的艺术,于他而言是怎样的恩赐和狂喜。



《八仙·泛槎》

 

《松亭雅集》


 

普京欣赏林建军作品


 

《海峡和平女神》

  

 

为了生活,林建军16岁就进入雕塑行业。然而他很快发现自己陷入枯燥乏味的重复之中,“这儿一只手,那儿一个头,日复一日,拼接成同一件雕塑”,这种机械式的无趣持续了近十年,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他得到了技术。

后来,林建军离开流水式的作业,离开工厂,离开这座他出生的城市,因为他已经在另一条路上了。

他带着简单的行李搬进福建师范大学附近的一间斗室,陌生的生存空间中一切重归起点。

不久,一些画家和艺术家朋友就像火车头一样冲进他的生活,他们带来了更加开阔的视野并分享各种奔放多端的观念;大量东西方艺术大师的不朽之作使林建军深受震动。他沉醉于何朝宗作品的澄明饱满,也为罗丹那种沉重雄浑的美所惊叹……

最初进行雕塑,林建军是为了生活,而当他找到乐趣,获得超越物质的感受时,又发现自己置身于前人投下的“阴影”中,他们用光了所有可能性。身陷于双重困境和危机的林建军,唯一能做的,就是抬头寻找光源。

他借助根雕《突破》来表现这一时期的困惑。这块树根的截面像一团原始混沌的世界,犹如人类的最初形态,即母体的胚胎;它寂寂无声,沉淀一切。林建军将截面正中的树瘤部分雕成一个枯坐的老僧,这老僧如同被嵌进山洞一般,因硕大的自我而动弹不得;无法挣扎,甚至不能发出呼喊;唯有呼吸、禅定,遁入苍茫的冥想中去……看得久了,这个逼仄的壳,逐渐幻化成了一个虚无的外在空间,或是一种升腾的大气,它正被老僧内心的光芒所隐隐照亮。

在这样的光芒中,林建军依稀找到了前行的道路和勇气:“莆田是工艺之乡,人才辈出,大中小型的雕像都有人在塑,尤其一些大型佛像甚至已高达十几米,却没有人碰微雕。既然如此,我不妨一试,就从这56厘米开始,重新起步。”不论是生活还是艺术,一个个体必须始终挣扎求生,才能使自己不至幻灭。像当初离开时那样,林建军近乎一无所有地回到了阔别三年的家乡。

 

 

从宏观走向微观,林建军选择了核雕,这是一个由绝对精确所构成的似真非真的世界。核雕艺术兴盛于明清时期,它微中见宏,极富巧思。这些果核本为弃物,经匠人之手,成为令世人回味不尽的艺术奇珍;它们寄托了中国工匠尊重材质,以物为我的朴素情感。

这种情感贯穿了林建军的创作,他的《关羽像》《莲花观音》《瘦骨罗汉》《古道独行》等作品除了展示其工艺的日渐纯熟,也传达出他的审美意趣。2007年,林建军历时一年创作的榄核微雕《清明上河图》堪称其工艺技巧的巅峰之作。在一枚直径2.5厘米,长4.2厘米的乌榄核上,他以高浮雕的手法,再现了北宋画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段构图最富戏剧性的汴河码头。

在这个拇指大小的乌榄核上,共雕刻有109个人物,4头驴,4匹马,人物纤细如发,各具形态:有挑担货郎、负绳纤夫,有摇橹船工、闲散行人;汴河水流湍急,满载货物的船只有的正逆流而上,有的正泊岸卸货。横跨榄核的虹桥上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商铺内陈货历历可见,桥边树木枝桠亦清晰可辨……整件作品精巧绝伦,繁而不乱,令人叹为观止。放大镜下,林建军以一只蚊子的视野,深入世人纷繁生活的细枝末节,像是一场充满讽喻的自省过程。

财富和声誉随之而来,尽管林建军的核雕作品有的售价达数万,并拥有一批固定的收藏者,但他却自觉“刀法到了头,无法表达”,他不想仅为取悦于人,而没有实质,更不想陷入刻意为工的泥淖。经好友吴剑伟的启发,林建军开始雕刻沉香,他把理想和追求寄托在这种高贵而珍罕的材质上。

  

 

沉香木的特性使它首先作用于人的嗅觉而不是视觉,它气味辛辣,使人清醒;其质地坚硬,外相沉郁低调,宛如一座古老静穆的火山。此外,它的纹理繁复,如同其不可测的内心,稍有不慎,就会使整个画面空间陷于嘈杂。因此,许多人并不轻易雕刻沉香木。

2007年,由林建军和高级工艺师吴剑伟共同创作的沉香木雕处女作《八仙·泛槎》,一举摘得第四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金奖。作品刻画了八仙泛槎于江海的逍遥之行,寄托了创作者不随波逐流,不畏惧浮世的精神追求。其工艺则体现出莆田精微透雕的艺术特色,他们首次尝试透雕圆作,更大限度地拓展作品的空间感和层次感,使其更显舒朗。他们把整段枯槎的底部雕作舟状,枯槎之上松荫如盖,八仙或清谈,或品茗,形止不稽中,其趣无穷。

在林建军心中,林氏祖姑妈祖就是孜孜不倦的行路者,她以博大的爱愿从有限的人生中走进人们灵魂的彼岸。他决定用檀香来表现妈祖。最终商定以屈原《九歌·云中君》中“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灵皇皇兮既降,獂远举兮云中;览冀洲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那种云气飞扬、状物寄情的楚骚传统为基调,以永乐宫的《朝元仙仗图》为蓝本,以莆田精微透雕为技法,以湄洲妈祖祖庙新殿的“妈祖八将”为素材,并以众多的仙妃、仙童、瑞兽、祥云穿插其间,以妈祖巡游绕境祈保平安的传说作为创作的基本内容。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屈原在《离骚》中的立志名句。把国家级非遗莆田木雕推向世界,则是林建军的立志,也是他基于人生使命的探索与思考。

2017年金秋时节,在厦门金砖会晤期间,经层层推荐选拔,作为国家级非遗莆田木雕传承人代表的林建军,携13件木雕精品亮相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展览现场,林建军的精微透雕作品牵住了普京的眼球,他饶有兴致地拿起放大镜细细观赏。这场艺术品的“非遗外交”令莆田木雕惊艳世界。

2018年,由林建军主持的中国文联青年文艺创作扶持计划项目作品《一带一路木雕主题创作工程》圆满收官,获得中国文联资助;2019年,林建军主持的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作品《源远流长》,于20207月正式结项通过。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辛勤的汗水浇灌出荣誉的芬芳之花,近年来,他被授予“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等众多称号。当然,这些光鲜的称号只是身外之物,其内里,是对美的孜孜不倦追求。这个“美”的涵意,包括生活之美、事业之美、创造之美、艺术之美。

尼采曾说:“因不得不超越自我之故,人类终极的选择,是创造或者毁灭,爱或者恨。”很显然,林建军在他旋转翻腾的命运之路上,一直选择向美好靠拢,向光明前行。但愿他能通过刻苦修行,不断出发不断抵达。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