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澳柄桥:威震广业三千界 雄踞莆阳第一关
【发布日期:2021-06-09】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时报记者 林锦堂

 



一座古桥,是记忆与乡愁,承载着一段历史厚重的文化积淀。位于涵江区白沙镇澳东村的澳柄桥,原名澳溪桥,近千年来饱经风雨洗礼,依旧完整横跨澳溪之上,印记着莆田广业里(白沙、庄边、新县、大洋4个乡镇辖区的总称)沧桑岁月和红色传奇。  







 

据史记载:绍兴十三年,高维正任莆田知县,重农桑、兴水利。南宋名僧隆树行义举、率众筹资,由李富的能工巧匠设计施工,组织大众兴建澳溪桥。风雨沧桑,历经宋、元、明、清时代,桥墩经受无数次洪水猛烈冲击,稳坐如山,屹立依然。澳柄宫碑刻记载,澳柄岭古道自南宋绍兴十三年(1143)始建澳柄桥起,就成了交通运输和人们出行要道;更因地理位置险要,成了历代兵家争夺要冲。

澳柄桥坐落在澳东村澳柄宫广场前,这是一座平梁石桥,古朴苍劲,全长49米,宽2.2米,高11米;桥上用石板做梁,大小不一的石块按八卦形状铺设在桥面上,桥面两侧围着石栏杆,顶立五对石狮,柔和悦目。古桥分水七门,门径为4.2米,使用了6座船型桥墩,让桥下的澳柄溪水流畅通。桥头一棵遮天蔽日的大榕树,与古桥一样见证了沧桑岁月。踏上澳柄桥,你会深深地感受到古桥将建筑、艺术与科技和谐相融,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跨过石桥,便是澳东文化长廊和老街。街口有一座土木结构二层的古驿楼,构建结构保持莆田古民居特色,古朴精致,挂着澳柄古驿楼牌子,引人驻足观赏。古驿站保持了百年前的样貌,有游客过往,热情的驿站主人总会主动邀请喝茶小歇,聆听古桥的故事,让你的思维穿越时空,仿佛看到近千年来人潮涌动的繁华。

历史上,澳柄岭古道以澳峰头为界,分为南岭和北岭。南岭旧属莆田县武化乡尊贤里,今属荔城区西天尾镇;北岭旧属广业里,现归涵江区白沙镇。驿道由石盘水库为起点,经象峰栖隐亭,渡枫溪桥,过石厝,登澳柄岭头,延至澳柄古石拱桥,全部由石头铺筑。岭道崎岖难行,自古民间就有上爬十里,下走八里之说。澳柄岭古驿道是古代莆田通往福州干线之一,历经宋、元、明、清各代,已有近900年历史。特别是明代以来,屡屡修建。古驿道起于福州,经永泰,越广业、常太二里,终至莆田全境;并连接泉州、仙游等地,是当时福建政治、经济大动脉,无论是脚夫、商贩、行人还是赶考的生员、上任的官吏,进出广业山区,澳柄桥是唯一的必经路。

在澳柄桥桥头,你会看到一副威震广业三千界,雄踞莆阳第一关的豪气楹联。广业,是涵江区白沙、庄边、新县、大洋等4个山区乡镇的古称。澳柄桥,在广业里境内堪称广业第一桥,而南宋名僧隆树和尚就是倡建澳柄桥的功德人。据传,隆树法师在16岁时入闽,皈依佛教,到嵩山寺参谒弘正法师。在寺20多年,隆树法师守佛规戒律,精通佛学经典,很受器重。宋徽宗大观四年(1110),奉师父法旨,隆树来到广业里澳柄界,择地创建金聪庵寺院,亲掌寺门,大振禅风,为邻里百姓建功立业、排忧解难,深受民众爱戴。澳柄地处交通要道,隆树法师熟曙日行数百人马的古驿要道被澳柄溪拦截,路人绕道步行甚是艰难,尤其雨天洪水冲没路人的悲惨情景,悯心难忍。他不辞劳苦,走遍莆田、兴化、仙游、永泰、福清等地传经讲法,倡导化缘,筹资造桥。最终,建成澳柄桥,造福一方。澳柄桥建成了,隆树法师又为修好大桥南北延伸的崎岖羊肠小路改造驿道,不辞劳苦再次深入民间,发动民众按乡界分段包工,仅半年时间,原本狭窄的小土路变成石板大道,南通兴化府,北达永泰大樟,全长100多公里。南宋绍兴二十九年(1159),广业故里百姓感念隆树法师造福于民的功德,建造澳柄宫,雅名昭惠灵宫,奉祀隆树法师为开山祖师,并将每年农历十一月二十一日定为奉祭的日子,一直传续至今。

澳柄宫位于澳柄南面,临溪而建,坐北朝南,面阔五间,由门厅、主殿、左右宫房、天井、走廊等组成,古朴典雅。宫前植有两株百年古榕,老干新枝,根深叶茂。澳柄宫不单专为奉祀兴建澳柄桥的开山祖师而建,主殿还祀妈祖、齐天大圣等。澳柄宫现存建筑为清代重建。1926年,中共莆田党组织创建。同年10月,在澳柄宫成立全县山区第一个党支部,并组建农会。从此,澳柄宫成了中共领导莆田革命据点。1928年,中共莆田党组织在澳柄宫成立第一支工农游击队,打响闽中武装斗争第一枪。1929年,莆田各地游击队整编,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23军第8207团,团部亦设在澳柄宫。1930年,中共福建省委派邓子恢、张鼎丞来莆,又在澳柄宫召开扩干会议,进一步掀起革命斗争高潮,燃起闽中革命斗争不灭的革命火种。1980年,原莆田县政府在澳柄宫建立中国工农红军207团遗址纪念碑,200911月,又列为福建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澳柄宫革命旧址已开设红军207团陈列馆,成为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莆田市党史研究教育基地。

悠悠澳柄桥,记录着一部史海钩沉的故事,赓续革命先辈的红色基因。近年来,澳东村充分利用红色资源,挖掘澳柄桥、驿站、驿道等古迹资源并进行景观修复,融入乡村振兴文旅新业态,勾画美丽乡村古色添新貌的靓丽风景线,成了一处研学研游的网红打卡地。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