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喜看仙游“第一山”
【发布日期:2021-07-21】 【来源:本站】 【阅读:次】

□陈国孟

 

 

很有名的仙游“第一山”,既不是拔地倚天的“闽中屋脊”石谷解,更不是秀美神奇的十八股头。它乃位于盖尾镇仙潭村、充其量仅为丘陵的寻常小山——俞潭山。

清代散文家袁枚早就说过“看山不喜平”,但一座低得可怜的山包竟敢斗胆号称“第一山”,必有不同凡响的与众不同之处。近日,饱览仙游山水的吾侪从城关驱车20公里慕名登临海拔仅一两百米的仙游“第一山”探访,由衷叹服其真乃一座历史的山、文化的山、英雄的山——不访第一山,白做仙游人。

依着导航轻而易举就直抵横立在木兰溪畔的“第一山”下,仰望平淡无奇,山不高像个大胖馒头似的,但山脚下溪床变宽的木兰溪水很美,碧波粼粼,奇石探头,河水击石,如珠似玉,白鹭掠水,溪畔花草争春,令人神清气爽,构成了万般烦恼尽去的“一泓秀水”丽景。

妙不可言的是,这宝山横断莆仙交界,使得木兰溪因受阻于山脉走向而形成“之”字水流,在最南端崖下的溪床上岩石横亘突兀,溪流变窄湍急,水花四溅,犹如龙头吐水,形成了激情四射的“龙吼绮景”。据说,木兰溪下流的鲤鱼等在春夏之交常在此逆流而上,“鲤鱼跳龙门”时现,可惜无缘这一饶有趣味之胜象。

再没看头,也得攀爬品读,否则白来一遭,因为据说要了解仙游,不可不游第一山。于是,吾等沿着两旁植满奇崛龙眼树的弯弯山路而上,很快,门楣上写有“佛道第一山”的“復真观”与正在筹建的地藏圣殿映入眼帘,但前面斜坡大埕上立着的露天观音铜像面含微笑,手捧净瓶,脚踩莲花,仪态婀娜绝美,在暖阳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名山藏古寺”,“第一山”上的“仙正寺”岂能错过,堪称镇山之刹。从观音像往上,转瞬间但见小家碧玉般的石构仙正寺耸立在悬崖上,坐东向西,背紧贴崖壁,寺前垒砌石壁,寺有连接闭环一体的前、后座殿堂和东西楼阁,寺旁怪石嶙峋,山下村庄可见,时闻鸡犬之声,恍若人间仙境,确实是拜佛修真的幽静之所。

怀着虔诚之心进门,看到的是笑口常开的弥勒佛,上殿更宽敞,供着铸工细致的释迦佛祖等,信男信女来往不绝,热闹非凡,足见这座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的丛林香火绵延旺盛;过佛门移步到寺后山的步游小路回首,规模较小、瓦片鳞次栉比的寺身稳稳耸立着,就像一位年事已高但仍精神抖擞的老人傲然挺立,令人肃然起敬。

急急地从寺北边的盘旋曲径上拐穿过“仙正寺”拱门,顺着硬化山路上行,顿时豁然开朗,站在极近山顶的山尖,向四周瞭望,山下的仙潭、仙溪、湖坂、石马、瑞沟、琼峰和油潭等村落和莆永高速、濑榜公路、木兰溪、木兰大道仙潭桥尽收眼底,新房林立,人来人往,一片繁华似锦。再绕着新建六角凉亭四望,满山都是一人多高的翠绿小松树,我突发奇想,要是依山建个松树主题公园该有多好呀!

登山需登顶,虽然硬化山路断头了,但我不气馁地在松树间艰难前行两三百米,迎面从木兰溪下游呼呼吹过来的风越来越大,但我毅然向山之巅爬去,连绵斜铺的两三个山头上依然觅不到一棵松涛阵阵的长松树,但极目瞧到了木兰溪莆阳古渡渡口的华亭镇濑溪村。就在满眼翠绿得单调之际,偶遇正在规划“第一山”开发的三五老乡贤,探问俞潭山之名为何被“第一山”所取代,他们乐呵呵说,“此山是莆田进入仙游县境的第一座山,加上山体走向与众不同,由东北突然往南,探入木兰溪中,扼住莆仙古驿道和木兰溪河道,无论陆路水路,都堪称咽喉地带,故有‘第一山’之称。”

他们娓娓讲述,抗倭英雄戚继光曾在英雄的“第一山”上率兵作战。嘉靖四十二年底,倭寇2万多人围攻仙游,福建巡抚谭纶与总兵戚继光率兵2千救援。戚继光驻毗邻俞潭山的昌山村,后移兵石马村,同时等待后续援兵。十二月底,援兵齐集,谭纶、戚继光分兵五路血战,终于击溃并歼灭倭寇1000多名,解救被俘男女3000多人。嘉靖四十三年春,兴化府按旨在县城南街等地建祠造堂、刻石立碑,纪念抗倭将士功绩。

更神奇的是,这“第一山”诞下了神乎其神的“和番”民间传说。明代时从俞潭山下走出去的清官林道楠,伶牙俐齿且酷似皇帝,被奸臣推上番邦会盟的舞台,他戴上龙冠做起假皇上,不仅在三天演习皇上时趁机下旨惩办了不法奸佞,还雄赳赳带着一班人马来到番邦都城,见大门两边放两桶水,便怒冲冲踢翻一桶说“天下一桶(统)无二桶(统)”。宴席上,番王故意端出煮熟人头,他将计就计夹住眼睛进嘴,擦嘴时吐出包下放进袖袋里,令番王和手下呆若木鸡,佩服其胆大包天……宴散时,他泰然自若对番王说:“大明与尔等乃友好邻邦,只要互不侵犯,和睦相处,便可互通有无。”此后两国和好。后林道楠辞官归故里,隐居在第一山……

听闻抗倭故事和传奇故事,自生心旷神怡之感,见我等精神抖擞,乡贤们乘机带我们下山去见识已被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第一山”石刻。就在观音铜像下方的山南麓崖石上,果然刻有“第一山”三个楷体大字,字径70厘米,雄浑遒劲,高古灵动,落款“明嘉靖辛亥年六月朔旦,诸峰主人廖云龙书勒”。此“镇山之灵”的刻主廖云龙为明嘉靖二年饱览群书的进士,官至浔阳知府。

啊,青山不改,虽是匆匆来去的“到此一游”,但“第一山”之旅让我增长见识,实乃一次厚实的文化寻踪,收获的是深刻记忆,在漫游山水中怎能不感慨丛生?!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