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故乡的荷
【发布日期:2021-08-11】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杨永生

 

 

在我的故乡仙游,第一中学旁边,以前有一段长300米、高约两丈的古城墙遗址,名曰“城墙顶”。听长辈人说,这是一段昔日县衙城墙残垣遗址,有数百年的历史。其下面有一方长300米、宽约60米的护城池,原先系兰溪泄洪闸流临村的一段。

后来,溪水改道,就成了一段闷头池。每时每刻,都有两股细细的泉水从金石山上“汩汩”流下,流入池中。一年四季,从不间断。它满储着一池水,清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每当夏、秋之时,我漫步荷池,但见池中荷叶田田,碧绿丛中高出尺许或红、或白的花苞,妆点着茎秆。有的刚含苞,有的已开放,幽幽的清香在茎头四溢,顿感心旷神怡。此际,我油然忆起前不久读过的一则史载:清朝道光五年(1825),仙游首富陈天高先生慷慨解囊,热情捐赠“金石书院”经费。道光皇帝龙颜大悦,御赐“乐善好施”牌匾以彰其善,并命其建造“东门石坊”。相传这一年仲夏,陈天高陪同聘请来的建造东门石坊的“八闽雕龙始祖”郭怀一道勘察选址路过这里,登上“城墙顶”,见到满池荷花含苞欲放,心头顿生灵感。他捋一捋,出一上联:“池中荷苞攥红拳,打谁?”在一旁的郭怀灵机一动,脱口而出对曰:“岸上麻叶伸绿掌,要啥?”形象逼真,甚为风趣。那炎炎烈日下的荷叶,酷似一把把丽伞,默默为花仙们遮羞蔽浴;有时在一场新雨后,宛如绿盘盛珠,在微风生于青荷之末里,摇滚着晶莹剔透的断线珠玑。

七月,清清的“护城池”恰成了儿时的我的天然游乐浴场。下水后,面对着湛蓝的天空和悠悠轻荡的白云,头枕着凉爽怡人的水面,我只觉得盛夏的热浪顿时沉入了水底,暑气的烦躁也在轻盈的扑腾中消失得无影无踪。我和小伙伴各摘下一片荷叶盖在了头顶,“嘻嘻!”戏耍于荷花当中。然后拗下一截荷茎插入口腔中,用于吸、换气,潜入水底,顺着株株荷茎,寻根究底,偶尔也会拈出两三小节又嫩又白的小藕。在那个靠天吃饭、乏荤缺油的年代,能有一小盘香嫩可口的炒荷藕,也可算是改善了生活。有一次,我正潜入水底、手脚并用摸索荷藕时,我的左手摸到了一只大螃蟹。我心里暗喜:捏紧些,别让这家伙挣脱了!我赶忙左手收紧五指,右手再覆上,笑眯眯地举出了水面。小伙伴王二愣子见了,惊喜地叫道:“哇,足足有半斤!”倏地,虎仔从两米处的水面冒出头来。他用一只手抹了两下水乎乎的脸,另一只手捏紧了一条筷子长的黄鳝鱼,摇晃着,炫耀着,嗲声嗲气地唱道:“地道战,嗨!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逗得大家全都呵呵地笑了起来。此情此景,在我的记忆深处,留下了难忘的一幕。

池边有一块西瓜田。护瓜的雷二爷,为人善良厚道。他的肚子里有好多好多的有趣故事。他每天抱着一本《聊斋志异》小说在阅读着,偶或凑近瓜棚的缝隙往外察看瓜田与池里戏耍的小孩们。有时候,他在棚里待得累了,会走出来到瓜棚旁边的空地上,行云流水般地打一会儿太极拳,舒活舒活筋骨。瞅着满田的大西瓜,儿时的我们口水都要流出来了。有一次,我们在池里游泳完毕,上岸后,虎仔悄悄地趴在我和其余两位小伙伴耳边,秘密地“授”与一条锦囊妙计。先是由虎仔出面,到瓜棚里缠住雷二爷好听的故事讲一个,并悄悄地用左肩挡住雷二爷的视线。趁着雷二爷不注意,虎仔把右手伸出瓜棚摇了摇,发出了信号;早已用荷叶伪装好全身的“疤癞德”见状,匍匐着前进,靠近瓜田,选好一个大西瓜,摘下抱着,再匍匐着转回来,递给了接应的我。最后由我匍匐着慢慢后退,递给了趴在池边的王二愣子。这一点小伎俩怎能瞒得过雷二爷?毕竟老人吃过的盐比小孩吃过的米还多,走过的桥比小孩走过的路还长。因此“疤癞德”第二次接近大西瓜,正要得手时,就被雷二爷逮了个正着。雷二爷并没有惩罚我们,而是和颜悦色、苦口婆心地教育我们。他说:“……非法所得就是小偷。自小偷西瓜,长大偷耕牛。所以,从小就要养成不贪小便宜的好品德。你们要好好学习,学好本领,长大了报效祖国。”临走时,雷二爷还一边捋着花白的胡子,一边乐呵呵地送给了我们每人一个大西瓜。

一转眼,几十年的时光过去。昔日的“城墙顶”“护城池”旧址,如今早已不见了。也不见了当年池内荷叶田田、丽葩灼灼的景象。当年善良厚道、和蔼可亲的雷二爷也早已去世了。原来的“城墙顶”“护城池”连同那一片瓜田上,早已建起了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而那一段充溢着童年童趣的记忆,却依然清晰如昨。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