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好湄洲岛”的重要嘱托是我市当前和今后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也是践行“两个维护”和推进新时代新福建建设的重要载体。市政协调研组围绕“加大湄洲岛保护发展力度”课题,深入湄洲岛开展实地调研、走访、座谈,总结当前保护发展的做法和成效,分析今后面临的瓶颈和短板,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为推进湄洲岛保护发展,今年市政协召开“加大湄洲岛保护发展力度”专题协商议政会议。会上,多位市政协委员代表发言;湄洲岛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就相关问题作出回应。会议指出,调研报告数据详实、内容丰富,要高站位建设湄洲岛国际旅游目的地,大力实施全域旅游战略,巩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成果,持续提升引客力、留客力、回客力;要高品质建设世界妈祖文化中心核心区,持续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厚植传统文化根脉,促进文化活态传承;要高质量构筑两岸共同幸福家园,坚持文化相互激荡,产业相互合作,生活相互交融;要高标准打造海岛生态保护样板,强化顶层设计,坚持绿色发展,构筑绿色屏障,倡导绿色生活。
“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生态颜值进一步显现、妈祖文化进一步弘扬、发展动能进一步强劲、湄台往来进一步热络。”市政协调研组认为,近年来,湄洲岛保护力度加大、发展快速,主要体现在顶层设计、生态优先、传承创新、文旅融合、发展新路等五个方面。
●现状
在顶层设计上,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关于切实保护好湄洲岛的若干意见》,市人大常委会出台施行地方性法规《莆田市湄洲岛保护管理条例》。市委、市政府成立进一步保护好湄洲岛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部署、动态推进落实。市政协连续三年定期开展“保护好湄洲岛”专题协商。组织编制湄洲岛相关规划,以新发展理念统筹湄洲岛旅游、生态、海洋、智慧岛建设。
在生态环境上,全力推进“绿满城乡·花样湄洲”三年行动,常态化保持“两违”零增长的态势,全岛绿化覆盖率达到58.3%。保护沙滩和岸线资源,自2015年以来没有发生非法盗采砂现象。加快推进住建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及机制建设”试点工作。加大力度推进治水、治土、治气等工作,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全达标、全利用,“四色收集,五色收运”的垃圾分类收集机制有效运转。2020年,荣获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全国卫生乡镇称号。
在传承创新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连续五届在湄洲岛成功举办,吸引了来自全球五大洲的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导嘉宾参加。妈祖文化传播分布从38个国家和地区增加到47个。2017年以来举办了“妈祖下南洋·重走海丝路”巡安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泰国和台湾地区。湄洲妈祖祖庙列入“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申遗首批遗产点名单。设立3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评选47名妈祖文化传承人。出版发行《妈祖》连环画、《妈祖文化志》《妈祖祭典》等书籍,莆仙戏《海神妈祖》在国家大剧院演出。
在文旅融合上,按照高品质、高颜值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定位,全力推进“一贯四片区”风貌整治、环岛高等级公路、世界妈祖文化论坛旅游综合体、湖石淉生态公园、旅游集散广场及渔港码头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造“夜经济”湄景、《祥瑞湄洲》室内情景剧、《妈祖》3D水幕秀、晨拜妈祖、平安塔秀、夏季沙滩音乐节等体验互动项目。先后被评为“中国国际妈祖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在发展新路上,实施《构建两岸同胞幸福家园实施方案》,湄洲岛已与金门县旅游协会签订旅游合作协议,与台湾地区的高雄等10个县市达成“产品互推、客源互送”共识。举办两岸妈祖文创节、两岸农产品交易会,共植“两岸同愿林”。马蹄铁、两岸艺术、默客、泊澜艺术、湄屿时光等一批台湾文创企业入驻湄洲岛。赋予台胞“岛民待遇”,29名台胞在岛领取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居民居住证。2011年湄洲妈祖祖庙被国台办授予“海峡两岸交流基地”;2017年湄洲岛妈祖文化影视园获评福建省台湾青年体验式交流中心;2018年妈祖祖庙获评“港澳台青少年游学基地”;2020年妈祖祖庙获评省政协港澳台侨交流基地。
在看到湄洲岛保护发展成就的同时,市政协调研组也发现,在保护和发展中,湄洲岛还存在一些亟待破解的瓶颈与短板。比如,规划引领作用存在缺位、自然环境承载能力有限、文化活态传承存在不足、旅游业态发展稍显薄弱、湄台融合发展面临瓶颈等。
湄洲岛是展示我市生态保护的一扇窗口,是我市弘扬传统优势文化的一张名片,也是我市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桥头堡,保护和发展好湄洲岛至关重要。要贯彻落实好省委尹力书记调研湄洲岛时的讲话要求,下大力气、花大成本推进各项工作。(时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