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作为社区民警,穿梭在辖区的每个路段,排查隐患、巡逻走访、安全防范宣传,为群众排忧解难……这些都是新度派出所社区民警陈洪棋的日常。
村情民意“访”到位
“要做到人熟、地熟、情况熟,没有任何捷径,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这是陈洪棋对社区工作的看法。每天,他都会拎着他那沉甸甸的黑色公文包到村里“走街串巷”,辖区的沿街店铺、出租房屋、重点人员、快递网点、学校等等,他都要去看一看,确保能够及时掌握最新情况。
为全面掌握社情民意,精准解决群众难题,陈洪棋时常会以问卷调查、走访群众、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详细了解社情民意,认真记录下群众所遇到的问题,尽最大努力帮助群众解决。同时将收集到的关于户籍业务办理、消防安全、强化管理等方面的建议进行编辑整理,根据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并改进工作。“社区工作平凡琐碎,看似鸡毛蒜皮,但却都实实在在地关乎着群众日常生活,一点也马虎不得。”陈洪棋说。
辖区平安“守”到位
把工作做在前,是陈洪棋的习惯。翻开陈洪棋的工作日志,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天工作计划、走访情况、辖区治安堵点、矛盾纠纷化解……眼看快开学了,陈洪棋马不停蹄地与辖区各中小学校长、教务主任召开碰头会,全面摸排学校里人防、物防、技防方面易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细化校园应急预案。同时,他还不定期带队对校园周边的餐饮店、小卖部、超市以及摊点餐饮服务开展统一清查,重点检查小卖部、超市食品安全及是否合法规范营业,确保校园周边的治安环境平稳。“社区民警就是要不怕事、会来事、快办事,只有把社区工作做细做精了,才能提升群众安全感、幸福感、满意度”。陈洪棋说道。
急难愁盼“帮”到位
“群众的事今天能办,绝不拖到明天!”这是他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陈警官,我儿子有精神疾病,但是身份证过期了,现在医保、社保、低保都无法申请,这可这么办?”去年8月份,辖区群众周某打来求助电话。周某的儿子周某强,今年53岁,因疾病长期行为不受控制,而其双亲又已年迈,无法带其到派出所换证。接到求助电话的当日,陈洪棋就来到周某强家中,向其家属了解情况并沟通办证所需的材料。第二天,陈洪棋与户籍民警一起,携带相关设备到周某强家中对其进行二代身份证相片采集。办理过程中,周某强由于疾病发作,始终无法配合相片采集工作,在陈洪棋耐心的安抚下,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成功采集了周某强的相片,并顺利完成身份证办理流程。 (时报记者 翁志鹏 通讯员 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