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兴化古城
【发布日期:2021-09-29】 【来源:本站】 【阅读:次】

□陈开中

 

 


兴化府城西门城门楼旧照


 

 

明兴化府城示意图


 

 

清兴化府城示意图


兴化“五城门”东侧民舍

 

兴化府城西门城墙一瞥

 

我的家乡在莆田广业山区,懂事伊始,“城里”一直是我心生向往的地方。少时常随祖父到莆田姑母家,有幸徜徉在“城里”的大街小巷中,初识了古城的熙攘和满目的琳琅。工作之后,常行走在莆田的坊巷之间,那些触动灵魂的相遇,总能在心底激起最温柔的感动。再年长,已能品味千年时光下古城的厚重,历史的画卷常常在怀旧的心坎上散发着芬芳。兴化古城,以其独特的历史古韵在兴化平原上熠熠生辉。时光回旋,千年兴化古城的画卷缓缓展开……    

    兴化郡治,山川形胜。《莆阳比事》载:“北枕陈岩(1),南揖壶公,东薄宁海,西萦石室,木兰寿溪,环流左右,山川人物,独甲他郡”。宋太平兴国四年(979),游洋人聚众起义被平定后,宋太宗翻阅《游洋图志》,“念游洋地险,欲以德化之”,遂划出仙游县的游洋镇(今游洋、石苍、钟山、象溪等乡镇),莆田县的百丈镇(今莆田大洋、新县、庄边、白沙),永福县(今永泰县)的陈山头和福唐县(今福清县)的百丈岭等村落设置县治,取名兴化,寓意“兴德化民”,此即“兴化”一词的由来。同时设太平军以领之。第二年改太平军为兴化军,并将原属泉州管辖的莆田、仙游两县改隶兴化军,从此,兴化军辖莆田、仙游、兴化三县,军治亦设在游洋。宋景炎二年(1277)改兴化军为兴安州,元至元十五年(1278)兴化郡改为兴化路。元皇庆元年(1312)兴化县治由游洋迁往莆田广业里湘溪。明洪武二年(1369)改兴化路为兴化府。明洪武十二年(1379)扩城后,明、清皆称“兴化府城”。兴化郡城亦是附郭莆田县治所在地,俗称“莆田城”,今位于莆田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的旧城区,谓之兴化古城。

兴化郡城创建于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初筑子城(古称牙城),以守护官署衙门;同时,建崇楼于军治之前,以鸣鼓角,此即兴化军子城的城门和门楼,亦称“谯楼”,俗称“鼓楼”。又筑土垣为外城,以环居民,此为兴化军初建军城。宣和三年(1121)改建砖城,绍定三年(1230)再改为石砌。明洪武十二年(1379),兴化府以军城扩建为卫城。新城“乃越旧濠,跨乌石山东麓,历前埭、后埭,与旧城合”,称兴化府城。嘉靖四十三年(1564)建罗城。万历九年(1581),扩建西北隅的城墙,围乌石山在内,即所谓“重城”也。宋宣和三年(1121)更筑军城时,并设五个城门:东曰“望海”,西曰“肃清”,南曰“望仙”,北曰“望京”,东北曰“宁真”。洪武十二年(1379)兴化府扩城时,府城改设为四个城门:东门,仍旧称“望海”;西门,堵塞旧西门,新设西门沿旧名曰“肃清”;南门,改“望仙”名为“迎仙”;北门,即城北开新门曰“拱辰”,俗名“辰门”。遂废宋军城之北门即“望京门”、东北门即“宁真门”。隆庆五年(1571)重建古谯门时,并改东门曰“镇海”,西称“永清”,南为“迎和”,北“拱辰”不变。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重修府城时,改西门“永清”名为“来凤”。各城门皆建有城门楼,城门建为瓮城。清朝兴化古城进一步修缮,成为一座完城,雄伟坚固。兴化古城号称“石兴化”,与“铜延平”“铁邵武”并称闽“三大名城”。谯楼坐落在子城的城台上,坐北朝南,面向十字街,正对着古城迎和门。楼高三层,三重屋檐,谯楼是兴化府城唯一的标志性建筑。民国17年(1928),闽省修建福厦公路穿城而过,增设西南、东北两城门,民间俗称位于旧车站北偏即龙门下的西南门为“五城门”,位于东岩山下校场坡东北偏的东北门为“六城门”。民国28(1939)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顾祝同以“攻守便利”“拆城池,沦陷易于反攻”为由,拆毁沿海12座城垣,其中就有兴化这座千年古城的城墙。古城墙毁于一念之间,荡然无存,化为废墟。后来,兴化古城遗留下来的古建筑也变得支离破碎,兴化古城失去原来的历史脉络。千年古城的核心区,处在兴化古城原址上,许多大宅大都是明建清修。作为莆田建制沿革缩影的兴化古城,街巷纵横相连,现存的六个街巷,仍留存当年的风貌与格局。

兴化古城汉晋时即有北人徙居于此,驿前西州有古老的龙津庙,传说“其中井泉灵异,胡道人修真于此”。梁太平元年(556)重建,改名“太平社”。聚族而居的历史最迟形成于唐代,据《榄巷文峰陈氏族谱》载:榄巷陈氏由广业里(今庄边镇)迁莆城,谱内有陈仁璧作《兴化军厅璧记》,中有“易都巡检廨署并仁璧旧宅以为军”。《八闽通志》亦有载:“万安水陆院,旧为敬善院,唐开元中建。”此地即文峰宫旧地万安水陆院山门。宋《莆阳比事》亦有“水陆院前谢”为“教授莹之族”之载。兴化古城先民聚居于此由来已久,自唐以来这里已是街市繁华,历千余年。

莆阳人文荟萃,“十室九书堂,龙门半天下”。郑露三兄弟在南湖山创办了南湖书堂,揭开了莆田书院文化的千年历史。兴化府城还是一千三百年中国古代科举史上的活化石。“科甲之盛,甲于闽中”,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进士、举人密度极高的古代府城。在兴化府城中,其中就有著名的兴化学府,它位于府学前街,俗名“学前街”,在兴化古城东南偏即南门内横街东,即今擢英中学校内。唐时这里是莆田县学,宋为兴化军学,元明清皆为兴化府学,废科举后,民国以来,在这里创办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此后校名屡有更新,学校更改为福建省立莆田中学,此即莆田第一中学前身,这里是莆田近现代教育的摇篮。

清知府马夔陛有《登楼记》云:“暇日与诸君登楼而览莆阳之形胜,壶公、九华、木兰、寿溪环拱映带,山川之秀洵甲闽中矣。”后人盛赞兴化人杰地灵,古城繁华错落。

巍峨的古谯楼历来是莆阳人民登高览胜之地,登古谯楼,在那些红砖厝与门楼的青石里,总能寻找到古城历史的点滴记忆。清代邑人陈池养登上谯楼,就曾作七律诗赞誉荔城胜景:

岑楼作镇仰巍峨,百里莆阳竟若何。

郑白渠开原野沃,崔卢族聚故家乡。

青山有日回佳气,绿水终年障巨波。

此会登临聊极目,能无长啸发高歌。

古谯楼岁月变迁,历经火灾、战乱,几经废兴……绍兴六年(1136),崇楼失火焚毁。当年知军刘登重建,置更鼓刻漏于其上,故亦称“鼓楼”。南宋德祐二年(1276),宋王室南下,元兵过莆,陈瓒、陈文龙守城拒敌,城陷殉国,元兵“屠城三时,死者三万余人”。兴化不时仍有寇祸,侵毁路城。至正十四年(1354),兴化路同知关保就旧址重修路城。元末兵乱持续十年多,城池不断被毁圮。明洪武二年(1369),为巩固海防,以防倭乱,兴化卫指挥李椿重新葺缮旧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倭祸频发,再修四门楼,兴化卫建东门,郡、县建西、南、北即拱辰、肃清、迎仙三门。城坚池深,古城焕然一新。明嘉靖二十二年至四十二年(1543-1563)二十年间,古城沦陷倭寇之手达十五次,焚掠之余,死伤无数。史志称“莆中文物,同归于尽”,一派“庭堆白骨人踪少,鬼哭荒村日色昏”(明代莆籍工部尚书康大和《倭平返乡》诗)的悲惨景象,“止存衙舍,终日行不见一人”。巍巍谯楼,自然也在劫难逃,被倭贼放火焚毁。这场倭患,是兴化史上一场腥风血雨的大劫难,给兴化人民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和精神创伤,让人久久难忘,以致其子孙后代仍刻骨铭心地以“做大岁”的隆重仪式,告祭罹难先祖的在天之灵。谯楼现存建筑物,系清代康熙年间(1697)重建。古谯楼也曾破败过,清嘉庆七年(1802),马夔陛任兴化知府,与士绅郑远芳等倡议重修鼓楼,“仲夏经始,孟冬落成”。马夔陛撰《天一楼记》,石刻碑记至今仍置于楼上,“天一楼”也成了清代古谯楼的又一别称。如今,历经世间沧桑的古谯楼,依旧巍峨屹立着,仍是兴化古城最引人注目之所,也是我常去的地方。有人说,爱上一座城,是因为城中住着某个喜欢的人。其实不然,爱上一座城,也许是为城里有叠叠厚重的文化记忆。兴化古城走过千年,已经深深烙进莆阳人的心里……

走进历经岁月风雨洗礼的大宗伯第,令人感慨不已。这座府第是研究明代官宅重要的历史建筑。古城里,还有很多古老建筑,像林扬祖故居、郭尚先故居、彭鹏故居、冬卿旧第、陈尚书第等等,这些古色古香的官宅府第,是莆田赢得“古代进士第一乡”之誉的历史见证。在书香满路的坊巷,莆田第一任县令陈迈就定居在这里。宋时此巷科甲联芳,朱紫世第居多,于是就有了“朱紫巷”之名。到了明代,这里科甲进士、名门望族聚居,朝廷赐建敕封的牌坊林立,此巷又有了“坊巷”之称,这一地名一直沿用至今。它是兴化府古城最早的一条古巷,亦是“文献名邦”“海滨邹鲁”的历史见证。

如今,在三清殿里面,四个城门的门额被镶嵌在其碑园的墙壁上,静静地等待后人的凭吊,它的留存见证着那个时代,也为后人的联想留下了更多的可能。古谯楼与六条街巷的古城遗存告诉我们,这里曾有一座千年的古城。兴化古城,与其它古城相比,城垣已然消逝了,或许,她并不完美,但它的存在,昭示着她的久远和厚重。

穿梭在古老的街巷中,我无数次用脚底丈量这座古城。在这里,你可以感受着历史的温情与诗意,沉静与温婉;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岁月变迁的淡定与从容;在这里,你能感受到许多耐人寻味的往事和风景,在时空铺成的道路上,留下一串串古朴而端庄的印记。

此时此刻,再一次登上被时光精心雕刻的古谯楼,眺望一马平川的兴化平原,壶山兰水尽收眼底,木兰溪蜿蜒东流,一湾碧水映蓝天,远处的壶公山巍然矗立着。这个时候,千年古城的辉煌和静谧,与眼前的壶山兰水对悟,细细品味柯潜“见了壶公山,聪明花会开”的民间传说,心头的喜悦油然而生。

兴化古城,光阴悄然从指缝间滑落,找寻千年古城的风情,壶山兰水间遗落了时光,思恋化成一曲悠远的歌。兴化古城,把世间的悲欢离合,刻在时光的记忆之中,眼眸中,那一抹美丽,在长长远去的光阴中如花绽放;慢行其中,我仿佛成了画中之人。  

注:

1)陈岩:即今九华山。莆田九华山层峦叠嶂、翠峰如簇,形如九朵莲花,故有“九华叠翠”之称,系莆田二十四景之一。此山还有别名:因落日余晖映照山峰而称“霞山”;因山形如笔架而称“笔架山”。九华山最为古老的称谓是“陈岩”“陈岩山”“仙公尾”。相传汉代有陈胡二道人来自北方,在莆田择胜而栖。姓陈的上九华山,姓胡的上壶公山,后皆得道成仙,故九华山有“陈岩”诸称。

分享至:
打印】  【关闭